瞿佳佳
1.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与实践,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新理念日渐深入人心,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需要艺术,培养人的教育更需要艺术。在艺术教育地位日渐恢复的今日,我们已经努力克服了改革初期的“两大顽症”,即艺术教育非艺术化和艺术教育专业化问题[1]。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成长环境予以更多关注和体察,如何更巧妙、更具前瞻性地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实际教学工作中,是我们所应该有的,也是最具价值的理论创新点。本文从日常教学实际出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探讨如何理解新的教学对象与新的教学环境及新的学科理念如何与之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2.学科整合
“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养、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内蕴于不同历史、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因此,人文性质应该是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2]。新课程强调使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这不仅是对美术学科价值的进一步充实与肯定,而且对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更大责任,怎样用好这个广阔的教学舞台,如何巧妙地进行学科整合、体现美术学科的文化性势必成为实践的重点。
所谓人文性,包括人存在的意义、人的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知、情、意、人格都是其中内涵。人文性更多的是由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人文学科体现出来的。因此,初中美术学科与语文、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是顺理成章的,但具体怎么整合,要动一番脑筋。
例:《美术》八年级首页《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一课,课本上仅展示了《簪花仕女图》的局部,一页半,可以说是整本书最概括的一课。初次拿到课本,我有些不知所措,因为似乎没有任何导向性文字,电话询问外地同行,不是忽略不上就是让学生课外自学,那我是不是也这么算了呢?国画科班的我有一种非常自然的学科本位主义思想,那就是渴望让自己的学生热爱国画,或者说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在我的眼里,简单的图片并不简单,因此,课堂的阻碍并不是自己的专业素养不够,可一想到教学对象是初中阶段学生,我便有些茫然。正如“神六”发射期间看的一期访谈节目里白岩松说的,当一位航天专家要向一个6岁的孩子解释清楚火箭为什么能上天的时候,这个专家还真得动一番脑筋。那我又该如何在这一课上动脑筋呢?答案是学科整合:课件的首页我选择了世界小姐大赛上时尚而具高贵气质的中国选手身着绚丽的唐装展示自己的一张精美图片,配以《明月几时有》的轻音乐,营造一种典雅而柔美的意境,题目是《梦回唐朝——神秘的唐韵风流神采》,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为唐装的华丽与大气所震撼。接下来的工作便很好地结合历史学科知识,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完成了解释唐朝特殊历史时期与国际地位对当时服饰艺术特色的影响问题。在具体分析头饰——“簪花”的时候,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模拟现在非常流行的“鉴宝”场景,让学生自己当一回文物鉴定专家“看发髻识年代”,在说到低胸上衣、外罩薄纱的仕女服饰时,我不失时机地介绍了英国美学家博克关于着衣的色彩观点,简单的美学小知识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当然,基本的场景与作品意义分析是必要的,这样一节课下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使同学们印象深刻,在不知不觉中较好完成了承载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任务。
3.角色定位
互联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传统家庭与学校角色定位,Bronfenbrenner(1979)提出的个体发展的生态模型,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前学校教育受互联网的冲击与影响,从而及时地给自己的教师角色予以正确的定位。
Bronfenbrenner认为青少年的发展要受到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青少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产物。社会影响可以分为围绕青少年扩展开来的一系列系统,青少年是这些系统的中心。对青少年最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微系统”(microsystem)中的因素,包括个体直接接触的那些方面。对大多数青少年而言,家庭是主要的微系统,接下来是朋友和学校。微系统中的其他成分是健康服务、宗教团体、街区的游乐场所及青少年隶属其中的各种社会团体。“中系统”(mesosystem)包含微系统背景中的交互关系,如人际关系。“外系统”(exosystem)是由那些青少年并不在其中扮演活跃角色,但是又对他们会产生影响的背景构成的。比如父母在工作中发生的事会影响父母,接下来也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发展。“宏系统”(macrosystem)包括特定文化中的意识形态、态度、道德观念、习俗及法律。它包含的是教育、经济、宗教政治及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观核心[3]。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及处于这些系统中心的青少年个体,共同构成了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决定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
根据心理学家Erikson的观点,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与过渡时期,面临探索与建立个体的自我认同的核心发展任务。如果说小学阶段的孩子(7-12岁)最需要的是发展学习中的勤奋感,父母和老师更倾注于对他(她)成功体验的培养和积极态度的形成,那么到了初中阶段(12-16岁),学生则处于发展或建立自我同一感的特殊时期,独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逐渐形成期[4]。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同伴和家庭等多方面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些因素实际上就是青少年生活于其中的生态环境。而在现今网络化社会中,上述各方面均会受到来自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冲击。因此,青少年的自我认同与心理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互联网的烙印。国内教育心理学界依据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的原有理论,结合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详尽阐释了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形成与发展的密切关系,我们称之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新型生态关系”。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包括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在内的方方面面,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冲击,其中明确提出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由于在线交流的平等性和年龄的广泛性会侵蚀家庭与学校的权威结构,导致青少年对父母及老师权威接受程度的降低。一方面,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信息,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为美术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带来了很大便利,因此,就美术学科而言,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对学科学习有益的信息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例:观看美术片是学生极其热衷的内容,这学期我给学生看了一段《花木兰2》,这是美国迪士尼根据中国传统故事改编的卡通片,那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非常受学生欢迎,而我作为美术老师,如何不失时机地扮演好学科引导者的角色是极为重要的,在开始时,我让学生思考对这种文化商业行为的看法,而后不做狭隘评价,只是告知学生,作为文化艺术,要明白一点,那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鼓励学生积极地关注本民族的文化并促使其深入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起源。西方学者指出“人是文化的动物”。一个现代公民除了要具备世界的眼光和胸怀外,更要具有中华文化的气质,每个国家的教育都具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教育只有在本国传统、民族文化和立国精神的基础上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5]。这并不代表宣扬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而是我们对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自信。
4.“眼高手低”
“眼高手低”这个词语原本是贬义的,却是我非常熟悉甚至时常引以为豪的,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美术学科专业领域,“眼高”是值得称赞的,因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只有“眼高”了,“手”才会“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新课程解读中提到,除却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高水平的美术作品,因此,我说的“眼高手低”就是把学生积累高水平的审美经验作为一大要点来看待的意思。
席勒在《美的书简》中写道:“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审美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我们通过对审美判断过程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审美过程其实是必需的一个理性判断环节,因此,培养中学生真确的理性思维、给予他们积极的审美经验,让他们学会“按客观的文化存在和主题的积极实践对文化给以评定,就会对日常文化的审美取向真理性和深广性发生直接效用”[6]。新的美术课本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提供参考的范稿水平之高,都是美术界或者是美术教育界的泰斗级专家的亲笔徒稿,这是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上乘的审美经验将直接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正所谓“取法乎上,适得其中”,“眼高”是我对学生的一致要求。
5.学会鉴别
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关于素质的定义:“素质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所有外部事物、知识文化等在人的身体心灵头脑骨髓中内化之后所氤氲所澄明所亮敞出来的那些东西,它是超越了旧的明晰与熟悉,面对新的混沌与陌生时的那种分选、爬剔、梳理、消化、吸纳,以及新创的自由与自觉。”初中阶段,教会学生“鉴别”,体会真、善、美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人生的完整需求出发,为现代化建设与生活的素质教育,它的理念与运作中所贯注的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获得完整与幸福的目标的关怀与“竭力帮助”,即一方面帮助其拥有开创事业人生、发展自己,实现自我所必需的方法与能力,不仅教给获取知识能力、开启灵明的钥匙,激发起追求未知的渴望,在内心里建立起自我教育的意念,一生追寻与维护生命的灵性、激情、想象与创造力。另一方面帮助其拥有一颗丰富饱满的心灵,一颗能够去粗取精、吐故纳新的向着纷纭繁富、良莠参差的现实存在敞开的心灵,树立其一个能够抵拒种种诱惑与打击,能够把持、能够守定自己的信念,养育一个能够参与与融入现实人生而又能够超越某种现实层面的进退裕如的精神,经营一方能够宁静、抚慰心灵、修养生命、栽种生活中点点滴滴、大大小小深深浅浅的体会与感动并且能够使其开出芳馥的的花来的丰饶园地。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健康、快乐的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不断改进学科教学,培养学生“见贤思齐,改过迁善”,成为一代高素质新人。美术学科不小,教学舞台广阔,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换取健康快乐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艺术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美术课程标准解读[S].100.
[3]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科学进展.2005VOL13(2):172.
[4]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8.
[5]王仲孚.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6]于淼.略论日常文化的审美判断.文艺评论,1995/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