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电影节期间刷微博和微信公号,看明星公关通稿上各种“征战”、“艳压”,就想起电影《雨中曲》的开头。
那是在好莱坞的中国戏院门口,一部电影正为首映式举行红毯秀。率先走上红毯的是一位搔首弄姿的性感女神,绰号拉链女郎;接下来是位打扮得像黑蜘蛛精的异国明星,她有件昂贵的配饰——有男爵头衔的新婚丈夫;最后,当晚最大牌的明星到场,粉丝激动地晕倒,男星唐先是就着绯闻打太极,接着又回顾一番成名历程,端上一盆励志鸡汤,热热闹闹皆大欢喜。
《雨中曲》中的红毯秀发生在1927年,但片中表现出来的红毯规则延续至今,仍然行之有效,比如,都要在红毯上艳压群芳。还有,你总能看到天气并不冷,但女明星身披皮草。
关于服装和天气的关系,纽约著名设计师迈克尔·柯斯(Michael Kors)发表过精辟的论调:如果你因为天气原因穿衣服,你绝对是穷人。暴风雪中一位女士穿着无袖连衣裙和凉鞋,你自动就联想到她有私家车和专职司机在旁边等候。他说出了红毯乃至一切名利场上最重要的dress code(着装规则):看上去财大气粗比看上去性感都重要,所谓show-me-the-money。于是,有大品牌、电影节最大赞助商撑腰的中国明星团浩浩荡荡走上了戛纳电影节的红毯,“实力抢镜”。也确实做到了,公关稿上说价值1700万(货币单位是人民币还是欧元?我真的没听错?!)的礼服,无人能敌,参加过戛纳电影节的戴安娜王妃都没穿过如黑金般豪贵的礼服。
戛纳电影节性质不同于奥斯卡,明星走红毯是为了宣传电影,所以历来穿得没有颁奖礼那么隆重。戛纳电影节红毯的着装要求是,男性穿无尾晚礼服,系领结,穿系黑鞋带的黑色皮鞋;女士穿裙装、高跟鞋,并不要求是礼服,如果是礼服也是轻松的鸡尾酒礼服,很少见大拖尾长礼服,章子怡还穿过裤装走红毯。若干年前,国内的时装编辑从戛纳回来说,比起奥斯卡,戛纳的着装更随意,让人感觉舒服。那时,时装、红毯秀还没有盖住电影本身的光芒。
好像是从龙袍开始改变的,各种花团锦簇的礼服被中国明星穿上了红毯,到去年癫疯级别的大花被面,展示出一个奇异的美丽世界。再看今年的各场红毯秀,欧美明星也不甘落后,隆重得好像每条红毯尽头摆好了一座座金棕榈,一路走来人手一尊。
红地毯不再是电影人讨论自己作品、彰显明星成就的地方,它成了展示高级定制礼服和珠宝的T台,走在上面的是年度风头最劲的明星。今年朱迪·福斯特、茱莉亚·罗伯茨和乔治·克鲁尼夫妇为新片《Money Monster》一起走红毯,要不是罗伯茨光脚引起媒体的热情,克鲁尼的老婆一定比她们更能引起旁边等待的全球媒体的兴趣。
今年,罗伯茨本来穿了一双黑色高水台露趾鞋子,可能是穿的时间太久,脚很疼痛,走红毯时她脱掉了鞋子,上台阶轻轻提起裙摆,露出了光脚。
著名到罗伯茨这个程度,可以藐视一切规则。有评论家尖刻地说:大多数女人宁愿穿着高跟鞋下地狱,也不乐意穿着平底鞋上天堂。光脚足以把罗伯茨载入戛纳的花边史册,红毯服装也预示了明星的演艺生涯,这正是红毯有趣的地方。龙袍比大花被面有助于提升星运?至少现在看起来管用。如果造型师品位好,选了件20世纪中期时装大师让·德赛(Jean Dessès)的古董小礼服,就算你后来拍了多少部《BJ单身日记》续集那么烂的片子,时尚众神殿里也将永远供奉你的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