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彦桦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 轼
一株小草,会用它邈渺的绿色,充实着春天的内涵;一只小虫,会用它卑微的躯体,演示着生命的灵动;一株青藤,会用它柔韧的枝蔓,见证着执着的力量……静观茫茫宇宙,你会发现,生命的格调多种多样。而我始终认为,“清欢”才是生命最为从容的格调。
历史让人明智。当余秋雨走近古罗马的斗兽场,其规模之宏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巧令其震撼不已。站在那片废墟上,他体会了到人世间一切权势纷争、纸醉金迷都将烟消云散——那些胜利的狂喜、失败的沮丧都“曾不能以一瞬”,终将在时间这一川腐蚀性极强的王水的中化为尘埃。生命本当在淡泊中回归本性,宁静祥和,带着一丝淡淡的欣悦。
自然使人回归本真。如果你置身于江南悠长的雨巷,脚踏着缝隙中小草探头而望的青石板,抚摸着温润的黛色长墙,会蓦然觉得尘世的喧嚣已经远远遁迹。是的,远离纷扰的尘世的现代人,此时咀嚼的是“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是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的清新淡雅,悉心品味的是“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悠悠情怀。也许,行走在水性灵秀的江南,倾听着内心深处清晰而悠远的絮语,感觉到的便是生命的清欢吧。这不仅是寻求心灵的宁静,更是在皈依生命原本的格调。
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跳出人生看人生,一切只是云淡风轻。“清”是本当是生命的一种本色,一种风范,一种追求,一种格调。庄子决绝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飞黄腾达之机,只愿“曳尾于涂中”;陶渊明远离官场,南山种豆,东篱采菊,“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便是他内心的写照;居里夫人将英国皇家学会颁发给自己的金质奖章给小女儿当玩具,面对朋友的不解,她只是淡淡地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古今中外,凡有成就者都会始终坚守着心灵中的那方净土,面对外面世界的风风雨雨,始终波澜不惊,心清如水。
一箪食、一瓢饮是清,体悟到的是安宁,平和,简单;饭疏饮水、曲肱枕之是清,品味出的是静谧,自在,平易。寻一片清净,放松心灵,洗去尘埃、疲惫与浮华,让我们的心回归本真。这一路,穿枝拂叶,芳香清逸,无怨无求——在别人眼中也许是清贫、清苦,但我的心中却是难得的清欢——而这,才是生命最从容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