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荀子?劝学篇》“类”和“完”

2016-05-30 13:38:11高君花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物类王力古代汉语

高君花

摘 要:《荀子·劝学篇》是古籍经典篇目,然而该文的注释有的地方却有考究之处。本文选取了“物类之起,必有所使”和“巢非不完,所系者然也”两句话对“类”和“完”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关键词:《劝学篇》;“类”;“完”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1--01

《荀子·劝学篇》是先秦古籍中经典篇目,为多家重要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必读课文所选入,各权威语文词典也多引用其中字、词、句作为书证。然而,对该文的注释和理解也有可商之处。

《荀子·劝学篇》:“物类之起,必有所使;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底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王力先生及郭锡亮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都没有对“类”进行解释,认为与现代汉语中的“类”没有区别。现代汉语中的“类”字解释为种类,但与文意不符合。理由如下:

首先,古汉语“类”字词义范围很广,凡事物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都可以解释为“类”。例如:

1.《易·乾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2.《鬼谷子》:“抱薪赴火,燥者必先然;平地注水,湿者必先濡。此类相应也。”

3.《荀子·大略篇》:“均薪施火,火就燥;平地注水,水流湿。夫类之相从也,如此之著也。”

4.《变动篇》:“春秋之时山多变。山、城一类也。哭能崩城,复能坏山乎?”

5.《寒温篇》:“夫比寒温于风云,齐喜怒于龙虎,同气共类,动相招致,可矣。” 例1以“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为“从其类”;例2、3以火与燥、水与湿为类;例4以山、城为一类;例5以寒与怒、温与喜,风与虎、云与龙为共类。这些类,都不是种类的意思。

或言“物类”。比如:

1.东方朔《七谏·谬谏》:“音声之相和也兮,物类之相感也。”王逸注:“言鸟兽相呼,云龙相感,无不应其类而从其耦也。”

2.《论衡·感虚篇》:“云龙相应,龙乘云雨而行,物类相致,非有为也。”

例1、2“物类”连用,指具有某种联系、某种类似性的事物。

其次,再看本文,开篇第一句贯穿全段,“物类之起,必有所使;荣辱之来,必象其德”。“物类说的是两种不同而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起”的意思是兴起,出现。这句话的意思是相关事物的出现,肯定有所本,如谷风之至,始于虎啸。本段的最后一句说“物各从其类”,与这句话相得益彰。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不解释“物类”,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为“泛指各种事物”,都不是很准确。 而“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这句话与上句话是互文的,所以“象”的意思与类的意思大同小异。

既然第一句话贯穿整段,那么后边的几句话都是围绕这句话而讲的。比如“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肉腐与虫相联系,鱼枯与蠹相联系,这就呼应了两种不同而具有某种联系的事物的物类;“怠慢忘身,祸灾乃作”:“怠慢忘身”与“祸灾”相联系;“强自取柱,柔自取束”:“强”与“柱”相联系,“柔”与“束”相联系;“邪秽在身,怨之所构”:“邪秽”与“怨”相联系。所以类是事物之间的联系。

《荀子·劝学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完为完整。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完为完善,完备。

蒙鸠既然以羽为巢,复编之以发者,就是想使其巢坚固,其巢坚固而最后导致卵破子死,就是所系者使然。若根据《古代汉语》解释完为完整,或完善、完备,完整而不坚固,则其巢易于毁败,巢败亦可令卵破子死,不一定是“所系者然”,《古代汉语》解释的有点不妥。

完应该解释为坚、固。理由如下:

首先,“完”字古代有坚、固之义。例如:

1.《荀子·王制篇》:“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杨倞注:“完,坚也。”

2.《国语·晋语九》:“襄子出,曰:‘吾何走也?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

3.《孟子·离娄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杨伯峻《孟子词典》:“完,坚固。”

4.《汉书·晁错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禓同。”

例1“尚完利”,说的是崇尚坚固、便利,完就是坚固的意思。例2“长子近,且城厚完”,“长子”,晋之别邑。厚完,就是坚固。例3“城郭不完”与《荀子·君道篇》“兵不劲,城不固,而求敌之不至,不可得也”之“城不固”意思相同,完就是坚固的意思。

其次,《说文·宀部》:“完,全也。”完整无缺就是完;缺损破败而又修复之,也叫完。所以“完”解释为“缮”“治”。“缮”“治”与坚固相联系,所以“完”引申为“坚”“固”的意思。《说文·阜部》有“院”字,训“坚”,也就是“完”字后起区别字。因为“坚”与“全”“缮”相去不远,又因为“院”字与体“院”同形,所以古书中完坚字仍用完。

“巢非不完”即巢非不院,就是说巢并非不坚固。所以王力先生《古代汉语》训“完”为完整;郭锡良先生《古代汉语》训为“完善”“完备”,不是很正确。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M].中华书局.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商务印书馆.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

[4]霍生玉.荀子·劝学篇校释两则[J].江蘇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物类王力古代汉语
七绝•兄弟赞美诗(二首)
当代作家(2022年7期)2022-07-13 01:59:21
人生的台前和幕后
保险理赔知多少
理财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 21:32:54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留学生古代汉语教学设计探索——以《远水不救近火》为例
王力手迹
诗选刊(2021年1期)2021-01-04 04:16:14
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教你写物类文章
艺术百家:王力
电影文学(2018年15期)2018-12-09 08:26:12
为王力先生一辩
中华诗词(2017年7期)2018-01-22 02:19:59
歇后语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