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丹妮
【摘要】随着人们对人物形象设计的个性化、多层次需求,生活形象设计、职业形象设计等新兴行业开始蓬勃发展。行业的发展急需大量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既懂形象设计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的实际人物造型设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本文将主要探讨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创新型 人才培养 形象设计 课程教学
从一门新兴学科,到成为各大高校办学的特色专业,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教学规模。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美容行业和美容教育的期待也在提高。但是目前对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定位还停留在过去通过运用造型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整体造型的层面,而未能就整个社会的产业发展对形象设计专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做出回应。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建设的特点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遵循专业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跟随行业发展脉搏,以高就业率衡量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配置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
1. 专业的时尚性
课程设置虽然侧重化妆、发型、服装技术层面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但由于人物形象设计这一特殊领域,与社会的时尚流行、审美变迁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是时尚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在技法的运用、风格的表现、色彩的搭配等方面都会紧随流行趋势而改变,所以在培养学生掌握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对时尚的审美,能够用时尚去引导技术。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对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对时尚的理解与分析,利用各个方面的时尚资源,让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审美意识。
2. 专业的实践性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与其他艺术设计類专业都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的主干课程:化妆设计、发型设计、服饰设计等都是实践性强的学科,光靠老师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示范是远远不能达到教学要求的,更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实操练习。实操练习,除了课堂上的练习外,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以强化和验证课堂理论教学,另外,安排一定的课程与演出、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实践要求,形成对本专业市场状况、技术应用的感性认识,拓宽学生的眼界。
3. 专业的服务性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同其他设计类专业最大的不同是他的“服务性”,其他设计类专业在设计产品时,并不需要与消费者面对面的进行,与消费者的沟通是通过产品进行的。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都是与消费者面对面的进行,整个工作是直接面向顾客。由于专业的这一特点,所以需要人物形象设计师在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的同时,还要学会与顾客“沟通”,面对面的沟通能力,对于一个人物形象设计师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作为一个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师是不能忽视的,因为要打造出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作品,与顾客有效的沟通,引导顾客、满足顾客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
二、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形象设计课程教学模式
(一)时尚资讯融入平时的教学和实践指导中
时尚资讯与教学大纲、教学过程结合,采用案例分析方式与教学进行结合,可以采用最新的时尚大片、每年的各大时尚发布会,在时尚化妆、发型设计、服饰搭配等授课时,选用的案例将最新的时尚资讯引入课堂。中外经典大片的资讯也必不可少,时尚圈每年的流行发布都会看得到经典的时尚影子,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及分辨的能力,这些就需要老师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以获取最新、最前沿的时尚资讯作为教学资料。
(二)关注社会对人才就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必须是以人才为支撑。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定位和教育发展应始终坚持关注国内外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发展。不停地学习借鉴成功的专业教育模式、优化教学结构、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水平。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育和发展在中国刚刚起步,在实践和理论建设上还有很多的路要走,机遇与挑战并存,人物形象设计的专业定位和发展需要联系国家整体发展的要求,不断去探索和实践。如何培养更多知识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诚信做人与创新兼备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如何完善和健全我国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育的方向和模式? 需要相关政府决策部门、高等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是办好高职教育,尤其是办好形象设计专业这种实用性较强专业的根本保证。“双师型”的教师是教学和实践的多面手,理想型的“双师”可以多方面理解其内涵:一要具备“双证书”,即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其它职业资格证书;二要具备“双职称”,即取得教师系列的技术职称和其它系列技术职称;三要具备“双素质”,即要求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各种专业技能。因此,一流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必须有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
结论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涵盖较广,包括美容、化妆、服装、发型、配饰等专业课程,而建立相应的化妆、美容、美发、服装、摄影、形体训练等多个实训工作室,应该成为专业建设的配套需求。这些实训室集教学、培训、生产性于一体,即可用于毕业设计,也可用于校内顶岗实习,旨在营造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提前认知并迅速转变学习观念,加速人才培养,达到较理想的训练状态。未来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的市场适应能力,就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培养适应市场发展、服务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和就业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才是当今人物形象设计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参考文献】
[1]俞 艳,袁艳斌, 黄解军. GIS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计[J]. 地理空间信息,2015,02:.
[2]吴迪. 双元培养、艺工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报告[J]. 美术教育研究,2015,24:155.
[3]卜晓风.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4:86-87.
[4]王羊羊.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4:86-87.
[5]丁跃华,熊雯婧.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校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