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征
【摘要】大学生经过4年的知识储备准备步入市场,用他们的青春、热血和知识书写未来,但他们的所学能否被市场接纳?被用人单位认可?本课题以大学生知识储备和市场对人才需求差距为主题对高校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大型抽样调查.本文是对此次调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大学生就业与市场需要之间的差距、大学毕业生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能及普通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 毕业生 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将发生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质”的变化。这个时代给毕业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但毕业生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1]。
1.高校大学生就业环境
在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随着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步伐的加速,也给广大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选择。
就业对高等教育的有效导向机制初步建立。从办学指导思想转变,到新的人才观、发展观树立;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到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从就业状况与高校经费投入等十八项工作挂钩制度建立,到与就业相关的高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机构改革;从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广泛开展,到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双证书”制度试点等,就业贯穿了大学教育与管理的每个环节。
2.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因素
当前中国宏观就业形势严峻,其主要问题在于:由于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就业观念,就业政策、就业机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发展的趋势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高等教育的计划色彩使专业性强的工科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各类高素质人员的需要[2],大学毕业生就业仍存在结构性困难,大学生的待业数逐年增加(见表1)。
(数据来源:根据教育部相关年份统计公报推算。其中,2011-2013年数据按照一次就业率70%计算,2014年数据根据9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推算,2015年数据根据不低于2014年一次就业率的目标预测。)
从高校毕业生近三年的就业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例:在推荐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学生为了完成校安排的实习任务与无法到用人单位接受就业前考核(学习、培训、岗前训练)产生冲突与矛盾的问题。
2) 个别专业设置缺乏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缺乏专业优势,就业出现困难。再加上部分课程设置和社会市场需求脱节现象较为严重,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严重滞后。知识体系陈旧,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机会少等,这些都成为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障碍[3]。
3) 高校毕业生观念上就业难现象突出。对于待遇较低的单位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就业积极性普遍不高,而造成部分市(县)的用人单位招不到或招不满毕业生。结果是一方面用人单位岗位空缺,另一方面不少毕业生落实不了单位。
4) 人才质量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着较大的差距。毕业生知识结构、综合能力、就业期望值与社会需求差距较大。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目前能够达到如此要求的毕业生为数不是很多,多数学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从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我们发现那些在学校担任过学生干部,参加过科技竞赛获奖,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倍受用人单位亲睐。
5) 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薄弱。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是:①就业指导途径单一,就业教育没有系统化。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宣传和咨询进行,并且主要是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这样的就业指导属于“临阵磨枪”型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毕业生就業起不了根本性作用。
3.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方法
提高专业的特色与整体优势,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要认真研究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建设强势专业,扶持新建专业,注重培育形成新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专业整体竞争力。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课堂教育、实(践)训教育、社会实践和创新基地四位一体的教学架构,把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有机地组成人才培养目标。
将学生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把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与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结合起来,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就要加强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素质的教育。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通过对优良学风的广泛宣传,营造学生勤奋学习扎实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氛围。要加大对外语和计算机的教学力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及等级考试通过率。
4. 结束语
从国际竞争态势来看,人才的竞争已成为最具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优势。自动化专业要努力为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型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技术支撑。在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关系上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以服务经济求发展的创新意识,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娜.《以人为本 打造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5.10. 79-82
[2]沈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与前景》.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4. 123-136
[3]何祥林.《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高素质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