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治强
摘 要:领导创新是提升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观念创新是领导创新的先导;角色创新是领导创新的重点;职能创新是领导创新的根本。领导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领导创新;研究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包括创新发展理念,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就意味着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一个没有创新的国家,难以有实力参与竞争较量,一个没有创新的政党,难以赢得胜利而生存发展下去。“领导创新是提升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创新能力的关键、核心”。只有领导创新,才能带动整个创新体系和创新因素去发挥最大的创新力量,才能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才能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才能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前头,永葆党的先进性。
1 观念创新是领导创新的先导
21世纪是观念的世纪。谁与时俱进,观念创新,谁就是赢家。领导观念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界的领导观。以往的领导观认为领导和群众界限鲜明,官贵民贱。领导拥有绝对的权力、特殊的身份、显赫的地位。现代的领导观认为领导与群众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没有贵贱高低之分。领导不仅是一种权力,而且是一种实践,只要有素质、能力、敢于实践,都可以学得到,“领导”将成为21世纪的“通货”。无界的领导观就是平等的领导观,领导对群众的人格、意见、职责成果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②“柔性”的领导观。过去的领导是刚性的,往往喜欢靠权力发号施令实施控制。而现在人民群众素质明显提高,再靠这些刚性的管理已经很难行通。领导者要学会柔性领导,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个人魅力,要以情感人,善于协调沟通。
③“互动”的领导观。过去的领导活动往往是单向的,只重视领导者的作用,而忽视被领导者的作用。现代领导观认为领导的作用是互動的,既要调动领导者的积极性,更要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注重团队建设,形成强大的合力。
④“价值”的领导观。过去的领导只强调实干,目的与价值相背离。现代领导观认为,手段没有目标重要,目标没有目的重要,目的没有价值重要,要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⑤“变革”的领导观。过去的领导者往往总是过分地强调稳定,一旦组织机构和领导方法形成后,总不愿意改变。现代领导观认为领导不是一成不变的,领导需要变革,变革需要领导。
2 角色创新是领导创新的重点
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主要是依靠成功地扮演各种角色实现。领导角色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领导是战略家。过去的领导只讲究实干精神,只埋头实干,注重战术而不注重战略。现在领导角色的创新,既要讲究实干精神,又要从实干家向战略家转变。为了有效地扮演战略家的角色,领导要充分掌握影响组织战略的各种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战略制定要有个性、特色,要有准确的定位;让员工充分地参与,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在最有价值的战略决策上。
②领导是设计师。过去的领导常常扮演工程师的角色,事无巨细,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其影响力非常有限。现在领导要从工程师向设计师的角色转变,设计师是在问题没出现之前,已设计好问题出现的解决办法,所实施控制方式是间接的,其影响是巨大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称邓小平为总设计师他欣然接受的原因。为了有效地扮演设计师的角色,领导者一要理顺组织内部的关系,做到贤者居上、能者居中、工者居下、智者居侧。二要设计实现组织目标的制度框架规范、准则,设计在事情未发生之前避免问题出现的良好机制。
③领导是公仆。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的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邓小平在谈到领导本质时也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如何服务,应强化公仆意识。为了有效地扮演公仆角色,应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从以“领导为本”向“以民为本”转变;从提供后勤服务向提供制度服务转变;从领导活动的中心向领导活动的边缘转变,从一般化服务向具体化服务转变;从传统政务向电子政务转变。
④领导是教练员。现在台湾流行一句口号,“停止管理,赶快辅导”。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竞争力来源于组织成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领导者不仅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而且应成为员工的良师益友,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引导是领导者必须承担的重要角色。领导者要教会员工了解自己的责任、使命,要教会员工创新,为了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领导者要了解员工的需求,辅导要由浅入深,要制定阶段性目标等。
⑤领导是激励者。美国著名的领导学专家柯维说:“如果有哪件事做坏了,那是我干的;如果有哪件事做的一半好,那是我们干的;如果哪件事做得真好,那是你干的。”这恐怕是现代领导的真谛。领导应扮演激励者的角色,要学会用物质、精神、荣誉、情感、目标等多种激励手段,满足下属的需要,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引导他们的奋斗目标,把他们的潜能变成显能,进一步变成领导工作的效能。
3 职能创新是领导创新的根本
领导活动过程,就是领导者履行职能的过程,离开领导职能,领导者的地位和作用就无法开展。领导职能的创新主要包括决策和用人两个方面:
①领导决策的创新。决策是领导的主要职能,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领导目标的实现。领导决策创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决策是领导的重要职责,但不是领导的专利,领导要少做决策,慎做决策,要减少决策的量,提高决策的质。二是领导要从出主意向选择主意转变,既要重视众谋,还要重视善断。三是决策不是领导者的单赢,必须考虑相关公众的利益需求,要进行共赢决策。四是决策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决策的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可推广性、可修正性等。
②领导用人的创新。治国之策,贵在用人,领导就是用人,这个观点几乎是家喻户晓。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有必要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命题,否则,过分强调领导就是用人的观点,很容易导致人治,违背法治,很容易导致用的是庸才。领导用人的创新应实现五个转变:一是从“用干部”向“用人才”转变。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并以品德、知识、业绩、能力为导向。二是从“人选人”、“少数人选人”向“制度选人”、“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转变。三是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四是从“追求完善”向短中见长转变。五是从“用好个体”向“用好团队”,重视结构优化转变。
领导创新是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和灵魂。创新是我们在新世纪的立足之本,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领导创新是中国成功决胜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不显示出领导创新的巨大成功,可以说没有领导创新,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2-11:11.
[2]《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7-10:45.
[3]习近平: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http://news.sohu.com/20151103/n425151868.shtml.
[4]邱霈恩.领导创新[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