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
1950年我在西城大石桥小学上二年级,那时候学校每年冬季都在什刹海组织冰上运动。当时班里的同学,绝大部分是什刹海周边北京居民的孩子。一到冬天,后海的冰面就成了同学们的主要游戏场所。那时大家在冰上的活动,主要是“踢冰核儿”。
什刹海周边有许多冰窖,每年冬天最寒冷的时候在湖面上起冰,为的是起完一次冰,水面就会封冻很久,天若特别冷,一年内就有可能起两次冰。凿的冰块是约半米宽,长80公分左右的长方块。开凿时往往会出现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边角碎料,使得水里和冰面上均散有大量的“冰块”,我们将这些碎冰块叫“冰核儿”,放在冰上踢着玩。“踢冰核儿”的规则与夏天小孩玩的“弹玻璃球”相同;而弹玻璃球的规则是从“踢石球”那里学来的。说起“踢石球”的规则,那是很有来历的,是什刹海边上摄政王府中的太监们传出来的。其基本规则是,甲乙二人,各选一块“冰碴儿”为己方用“球”。游戏开始后,甲方喊:“一喽!”,然后用脚把球踢到一个理想位置;然后乙方喊:“二喽!”,再把球踢到一个甲方不容易击到的地方。当双方布局完毕后,就开始了相互进攻。双方只许进攻,不许逃避,谁如果把“球”踢向非进攻的方向,就视为“临阵脱逃”,自动认输。据说,这是清代八旗兵民间“冰嬉”的内容,所以很重视保持进攻棈神。“踢冰核儿”虽然是就地取材,规则简单,真正踢好了也很不容易。一要稳,踢球时可以用脚掌踩在“球”上把球向前踹,在冰上必须要站稳,稍一动,就计“出击”一次;二要准,好的蹴球手,可以在5米外击中对方的“球”,技巧很高;三要狠,就是力量大,能在第三下把对方的“球”碰出很远。起冰时,有的地方有起冰后尚未封冻的水面,如果把对方的“球”击入水中,而己方“球”仍在冰面,那是最精彩的胜利。因为“踢冰核儿”的规则是从老北京体育游戏“踢石球”发展而来,而“踢石球”已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定名为“蹴球”。所以,有次老同学在回忆儿时的冰上游戏时曾说“踢冰核儿”应叫“冰蹴球”。
当年小学同学中还有个同学,他有一双自制的木板下饷钢豆条的“跑冰鞋”,在冰上跑起来飞快而不摔跤,大家视他为“冰上英雄”。他也是“踢冰核儿”的能手,曾将一个比他大三岁的男同学的“球”击入水里。小学的时候,同学们还经常组织踢冰核比赛。比赛共有三个项目:第一项是穿自制冰鞋的同学和穿冰鞋的同学比赛,这一项让我们这些北京孩子很开眼,因为当时北京普通家庭的孩子都买不起冰鞋,自然也不会滑冰。同班同学会滑冰,是大家引以为傲的事。第二项是“滑冰床”竞赛,同学们借来几架“冰车”,我也从家中拿来自制的冰车。这种冰车只是半米见方的一块平木板,下面镶上粗铁丝,有的用镶在冰鞋上的跑刀制成,参赛者坐在平板上,两手各握一个冰锥,靠两锥扎冰的推力促冰车前进。第三项是“踢冰核儿”比赛,当时有同学提议又加了个项目即女同学比赛冰上踢毽子,以连续踢得最多者为胜,结果脚穿“棉窝”的又胜了脚穿皮鞋的。虽然互有输赢,可是全班同学都很愉快。
儿时的“冰上运动会”,不仅让同学们之间结下深厚友谊,而且也是我记忆深处的一道风景,始终难以忘怀。当下,什刹海的“冰上运动”如火如荼,这也算是什刹海的一种文化现象吧,特记下来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