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全视角浅谈民航机务维修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2016-05-30 13:05:58陆潇
关键词:民航

陆潇

摘 要:民航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性行业,是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的行业。安全是民航的永恒主题,也是民航事业发展的命脉。国际民航组织对安全的科学定义是:“安全是一种状态,即通过持续的危险识别和风险管理过程,将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降至并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或其以下。”而航空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则是影响和制约航空发展的最基本要素。

关键词:民航;机务维修;航空安全管理

在安全工作中,飞行安全和机务维修安全是重中之重,而机务维修安全作为支撑飞行安全的基石,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沿阵地,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机务维修单位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安全防范关口前移”的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机务维修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机务维修安全乃至民航运行安全的目标。因而,科学规范化的机务维修安全管理是实现机务维修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航空运输系统良好运转的关键问题。然而,安全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单纯地把安全和零事故划等号,并不是科学的思维方式。但安全又是可控的,通过人的掌握规律、科学管理、结合高新技术与设备,不断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建立科学的、规范的机务维修安全管理体系直接关系着机务维修业乃至民航业的兴衰命脉,随着民航业的快速日益发展壮大,实行现代化安全管理的发展势不可挡。这是保证民航安全的有效措施,也是民航管理改革的必经之路。

第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树立科学管理理念。紧抓机务维修工作规章与制度的订立及完善,完善管理程序的同时,完善各种维修差错以上事件调查法规和规章,这些规章制度在执行中发现工作的不足,在工作中发现规章制度的不足,相互促进,有机结合,从一定程度上达到有效避免因未按规章执行工作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做到每一个具体的维修行动有章可依、有据可查,每一个细小的维修管理措施都责权分明、有条不紊,工作过程以完整的文件规范体系做支撑,同时努力完善机务系统自我审核机制。

第二,加强人员综合素质,从根本预防飞机维修人为差错。 提高机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工作技能、业务素质、维护作风、理论基础、安全意识、思想品德等。工作技能、业务素质和理论基础是通过学习和生产来提高的,这不仅是员工培训的重点,也是员工考核的依据,更是工作的根本。职业道德、维护作风和安全意识三者是与个人的思想品德紧密相关的。高尚的职业道德、优秀的维护作风、科学的安全意识完全离不开好的管理方式。其中加强机务维护作风的建设尤其重要,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机务维护作风是安全目标的实现、企业管理的落实、生产运力和服务质量保障的必要条件,是机务人员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优秀品质。“实事求是,认真负责。严格要求,遵章守纪。迅速准确,细致周到。团结协作,刻苦耐劳”这三十二个字想必每个机务人都铭记在心,因为这是代代机务人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是每个机务人机务维护作风的有力体现,更是机务维修工作的灵魂,为保证飞行安全正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培养优良的维护作风对飞机维修单位至关重要,也是每个机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面提高机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大课题,它与人为差错息息相关,而人为差错又与安全紧紧相连,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机务维修领域,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牵系着维修安全,因此在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下不断全面提高机务人员综合素质是避免维修差错的最大的基石。

第三,重视安全教育,夯实思想基础。在安全管理中,思想教育是基础。安全意识的树立,首先来自于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教育应做到:广泛深入、形式多样、讲究实效。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渗透到各个环节,建立全方位安全责任制。进一步加大安全整顿的工作力度,建设良好的安全氛围和工作环境,加强机务维修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从而增强一线员工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密切管理者和生产者的关系,使生产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全面合理高效的多层次安全经营管理体系。充分采用形势教育、岗位教育多种教育相结合,加大对职工安全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了对安全的理解和认知。机务维修工作的实践显示,事前1%的预防胜过事后99%的补救。这就要求维修单位时刻强化机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善做维修安全工作的“主人”,时刻用“显微镜”查找存在的问题,不轻易放过细微隐患。积极运用“后视镜”,经常开展“回头看”,总结实践过程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有效规避。再运用“望远镜”,立足现状,高瞻远瞩,有预见性地发现问题,填补漏洞,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在前想在前,积极占领主动的制高点。

第四,加强奖惩机制,激励安全成效。对违反规定的不良工作行为加以惩罚,但惩罚并非最终目的,只是一种引以为戒的警示方式,真正的最终目的是以良好的工作作风来确保机务维修工作的长久安全。因此在管理中不应当简单粗暴地使用“惩罚”对待所有的不良工作行为。而要加强教育,结合绩效考核等方式等达到整改效果。对安全生产中的好人好事,特别是由于作风扎实而发现重大故障的事例,要加大“一事一奖”力度,对工作严谨细致、发现较大故障隐患或有其它突出贡献的人与事给予物质奖励并进行大力宣传。建立健全的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精神激励为主的“双重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维护作风建设的配套措施。在精神激励方面,要把维护作风的严谨与否作为对干部提拔和员工考评的主要标准。

综上所述,建立机务维修工作科学规范化的安全管理体系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机的结构化的管理体系,以控制运行中的风险。完善飞机维修安全管理体系是控制和预防人为差错最有效的途径,它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体系。我们要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将其化为维修人员的自觉行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主导思想,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思想过硬的机务维修队伍,不断提高飞机维修质量,为保障民用航空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达到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民航
民用航空空中管制中的人为安全风险以及应对措施
构建第四代海事卫星民航客舱通信系统
民用航空导航信号的干扰研究
基于颜色特征的行李箱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软件导刊(2016年11期)2016-12-22 21:42:53
民航数字化通播系统优缺点分析
浅析民航服务质量问题及对策
论民航机务维修的科学规范化管理
浅析ADS—B在民航空管中的应用问题
民航地面设备保障决策优化方法研究
民航空管系统管制员班组资源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