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莎莎
一张报纸能够引起读者的青睞,往往因为它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名牌栏目。《聊城故事》专栏就是聊城日报今年重磅推出的栏目,它于2016年1月18日正式推出,每周刊发1期,栏目深入挖掘基层老百姓的闪光点,及时跟进社会热点,组织策划了一批触动人心、充满正能量的稿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稳定的读者群。
一、讲述群众身边有人情味的故事
从小处着眼,彰显大主题。《东方时空》曾提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个提法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弄清楚读者希望看到什么、了解什么。多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故事,选一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通过曲折动人的新闻故事,引人入胜的人物命运,来折射新近发生或出现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
9月21日见报的《杨乃庚和他的“幸福快车”》就采访了我市一家交通公司的总经理杨乃庚。从赶着毛驴给窑厂送货,到每天经营近400辆公交车,方便数万人出行,30年,杨乃庚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也用汗水和智慧联通着城乡。其实,他的创业史也从侧面折射出我市公交事业的发展史,他发展农客运输,成立客运公司,也都是受国家联营政策所推动。如果说改革成就了一批创业者,杨乃庚就是其中之一。
李希光是国内积极倡导新闻写作故事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新闻是故事,任何一条好新闻,它必然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是的,好听的肯定会打动人,而打动人的故事必有人情味。而《聊城故事》专栏最不缺的就是人情味。我们努力去发现社会发展、时代需要弘扬的人间真情,使一切报道对象,即使是极细微平凡的生活,也流溢着兴奋盎然的情趣。
9月21日《聊城故事》刊发稿件《一块爱心月饼的分量》,讲的是一块月饼背后的公益行动。路玲作为一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免费开办了“起飞的天使”爱心妈妈陪护中心,收留了十几名自闭症和唐氏综合征儿童。她的事迹感动了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了筹集中心运转的日常费用,爱心人士帮她办起了爱心食品加工车间。一位爱心人士将这件事情编辑成微信,在朋友圈广为转发。很多市民看了这个微信深受感动,争相购买爱心月饼,这是一个众人拾柴、救助智障儿童的故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一部分人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他们的故事往往是感人的、有情怀的,讲好这些故事,对于我们媒体来说,也是发掘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职责所在。
二、强化采编互动,编辑策划意识明确
报纸有了好的栏目后,还需要精心策划和细心呵护。因为一个好栏目往往因为稿源不足而淡出读者视野。这就要求编辑注重经营栏目, 稳固和发展作者群、读者群。 《聊城故事》在刚开始开办专栏的时候,就曾经遇到稿源不足的问题。
为此,报社总编亲自调度,要求编辑、记者加强选题互动。报社成立专门的“聊城故事”讨论组QQ群,每个部室推荐一名优秀记者加入。记者每周上报选题,经与编辑讨论后,上报总编。而专栏编辑的职能也发生着变化,编辑不仅仅是进行“编”与“辑”,而是要主动地帮助记者确定报道题目,写稿的角度,进行版面的谋划设计。
首先,我们结合节日进行精心精心策划,抓住特定时期的新闻热点,发掘社会大众尤其关心的话题,话题性与副刊性报道相结合,使得报纸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先后围绕母亲节、劳动节、520网络情人节、端午节、中秋節等进行了一系列策划。
试举两例。
5月8日是母亲节。我们以母爱为主题,策划一组稿件,刊发出《妈妈对我说,要有精神气地去生活》《她,是百余脑瘫儿的妈妈》《走进“漂”着的晚年》等稿件。既有新闻性稿件,反映当下也有副刊类散文,内容丰富,情感动人。
同时,我们联合聊城日报微信公众号十万个聊城人,发起“寄语”母亲节活动。活动一经发出,就受到很多网友的回复。我们有幸收到一位读者来稿,她是一位从小患有腿部残疾的女孩,在妈妈的精心照顾和鼓励下,自立自强,考上心仪的大学。现在她的母亲在大学里照顾她的饮食起居,陪伴她度过大学时光。根据她的故事,我们组织成稿件《妈妈陪我上大学》,向她的母亲致敬。
最后,我们为整个栏目起了一个总括性的标题《母爱·岁月》,并配发编者按,鲜明准确地表达出版面的主题与核心观点。
推出有感染力的版面、作品是聊城故事专栏创办的初衷。我们不断地寻找着与读者的精神共通点,去发现有普遍意义,能引发读者共鸣的选题。
每年的7月底、8月初都是准大学生们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在这欣喜的圆梦时刻,我们精心策划了一期《通知书背后的故事》。分别采访老中青三代人,通过他们,讲述不同时代里,高考对于年轻人成长的意义。
编辑明确告诉记者,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故事很多,但我们不求流水账式的回忆,而是力求故事感人、有代表性。征集来的稿子的确达到了上述要求,稿件通过主角口述、记者整理的方式,让三个不同年代(1964、1997、2016)的年轻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去追忆高考岁月。由于是作者亲身亲历,由于有真情实感的注入,文章充满了一种直抵人心的真情。
正是青春的奋斗,成就着远大的理想。梦想不也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会让每个人的精神同频共振的主题词吗?这期版面推出后,引发了读者共鸣,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