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城区饮用水源地,建起隔离防护栏和防护网,有效地防止垃圾的倾倒,解决了数十万大埔居民饮水的后顾之忧;困扰兴宁市刁坊镇多年,原稀土矿区沙土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已基本解决……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中,环境治理的拐点已经真切地到来。而对于梅州的振兴发展而言,守住生态环境底线至关重要。
事实上,梅州的“绿色冲锋”早已发起。今年6月,梅州建立重点环境问题综合整治制度,由市政府常务会议每季度挂牌督办十大环境问题,实行综合治理、限时办结。
梅州市市长谭君铁说,生态环境是梅州的“命根子”。希望通过全面统筹政府资源、加强综合治理,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在偿还历史旧账的同时不断营造生态环境新优势,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困局:农村环保历史欠账多
2015年年末,由于反常的连续高温天气,梅江河长沙段三龙水电站坝内水浮莲再度死灰复燃。从环保部门的工作日志上看,一个月前这里的水浮莲已经清理干净、垃圾打捞完毕。
看到几个月的艰辛工作“打水漂”,梅州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杨鹏不由地叹了口气:守护绿水青山,确实非一朝之功。
梅州地处山区,经济欠发达导致农村环保投入历史欠账多,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善,大多数乡镇的居民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即使是在县城城区,依旧存在污水收集配套管网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彻底等问题,对韩江、梅江水质造成威胁。此外,散乱小的畜禽养殖场普遍存在,畜禽养殖业污染已成为污染江河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工业上,部分小型企业由于环保意识淡薄、污染防治设施不足,直排废水、废气现象仍然存在。如梅江区日前取缔的城市规划区内的8家小砖瓦厂,大多数都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投产,非法排放污染物多年,直接影响城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在平远、兴宁等富矿区,由于利益驱使,部分地区矿产遭到无序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兴宁市刁坊镇长段村为例,由于富含稀土矿,在2000年至2005年间,该村遭到乱开滥采,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50多亩的山上泥土大面积裸露、沟壑密布,被人戏称为“黄土高原”。
强力推进环保工作刻不容缓。但是,由于环境监管力量不足、手段有限,环保部门被赋予的职能和担负的任务不匹配,加之环保基础设施欠账多、环保能力建设薄弱等问题,环保工作受到诸多掣肘,压力极大。
兴宁市刁坊镇副镇长黄威灵告诉记者,长段村稀土矿区从2004年起就停止开采、开始整治。但是由于资金问题,治理工作效果一直不明显,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直到这次被梅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列为重点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整治工作才得到彻底落实。
环保工作道阻且长。地处粤东韩江上游的梅州市,承担着下游潮汕平原1500多万人的饮用水源保护重任。生产型、分散型的污染源特点,决定了梅州必须全方位、全覆盖地开展环境治理,这是一场不能退缩的战斗。
梅州市副市长李远青表示,环境治理是一件民生大事,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保护好绿水青山,向老百姓交出满意的答卷。
攻坚:环保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梅州市环保局局长曾光指出,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但很多人却错误地认为环境问题就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环保“一岗双责”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造成了环保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靠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困局。
这一困局该如何破解?梅州市一直在探索。今年6月,该市制定了《梅州市重点环境保护问题排查与整治工作方案》,建立了重点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制度,每季度从全市范围内排查出十大重点环境问题,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后实行挂牌督办、综合治理、限时办结。
根据要求,各县(市、区)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的重点环境问题负责,要在一个季度或半年内整治完毕,经市政府组织检查验收后方可销号。同时,市政府督办室联合市环保局每月进行督导。
梅州市副市长李远青表示,环境治理不是环保部门一己之事。环境问题的产生有其长期性和复杂性,环境治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加强污染治理,需要动员全市力量、全民参与。
政府主导、挂牌督办正是最大限度地整合了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梅江支流小密河旁边,2个月前,这里还养着上百头猪,猪场废水通过小沟渠直排入河。2个月过去了,猪场已经关闭了、水浮莲清理干净了、臭味没了、水质好了。“鱼也变多了,”来此钓鱼的曾叔竖起大拇指称赞:“政府做了件大好事!”
在挂牌督办后,环保部门不再“单打独斗”。梅江区政府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沿梅江河镇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强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建设镇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同时,还关闭黄建英、马汝套等养猪场,划定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
记者了解到,挂牌督办的环境问题主要从群众投诉、媒体曝光和日常工作排查等渠道进行分析筛选。第一批问题主要包括饮用水源水质下降、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规划区内小砖(瓦)厂污染、老矿区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养猪场污染环境等。在挂牌督办推动下,当地就环境问题掀起整治风,以彻底破除“顽疾”。
历时数月,成效初显。目前,第二批十大重点环境问题亦已通过梅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治理工作正在推进中。
如今,在县一级的兴宁市,同步建立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挂牌督办重点环境问题的联动机制。5个月内,解决了部分村落多年“垃圾围村”的问题。兴宁市环保局副局长罗庆平说:“在整治重点环境问题上,由政府牵头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优势互补,相关职能部门能更有效地形成合力。”
规划:夯实基础推动绿色发展
大埔县城湖寮镇,梅潭河穿城而过,这是大埔县的“母亲河”,也是县城的饮用水源。
长期以来,该县部分居民养成了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直接运到黎家坪村倒进梅潭河的“坏习惯”。同时,沿岸部分畜禽养殖户废水直排,也给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带来威胁。今年6月,大埔县城区饮用水源环境污染问题被市政府列为重点环境问题进行挂牌督办。
大埔县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措施,进行源头治理,对沿河两岸畜禽养殖场等进行专项整治。
在饮用水保护区,大埔县建设了约2公里的饮用水源地隔离防护栏和防护网。“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倒不进去了。”大埔县环保局长何凯涛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在人口密集的镇村建设污水收集、处理的设施,从源头上为梅潭河“减负”。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挂牌督办,前所未有的环保工作力度,让不少基层环保干部感到振奋。一名环保干部告诉记者,如果这一制度能长期坚持下去,1年就能解决40个重点环境问题。
在铁腕治污的同时,梅州还积极夯实绿色发展的环保基础。
根据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发展规划,科学谋划集聚带环保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以集聚带开发的空间分布和时序规划为依据,按照同步实施、适度超前、分期建设的原则,提出各区域、各时段污水处理厂以及配套集污管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的建设规模和要求,确保集聚带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和处置,保护韩江、梅江流域环境安全。
其中,在产业集聚带核心区将建设9座污水处理厂、外围园区将建设6座污水处理厂,总日处理能力达11.5万吨,分别从2016年至2020年分期完成。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建设方面,污泥处理中心将在2016年底前完成,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中心将在2018年底前建成。
这一系列污染治理设施的规划建设,彰显了梅州加快绿色发展的决心。
在农村污染治理方面,兴宁市、大埔县等县(市、区)已经在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推广和完善“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的垃圾处理模式。同时,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重点推进水源保护区范围内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梅州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落实《跨界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框架协议》,加快推进《韩江上游跨界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与周边省市沟通协调,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共同推进跨界流域水污染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