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琳
摘 要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程标准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基本理念。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鉴于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逐步开始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方法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026-02
当今世界国与国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其竞争的根本就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推行了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以新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重建学校课程。历史学科是反映过去的客观事实,而这种客观事实既不能重演也不能通过实践去感知,学生感觉与现实相差太远、乏味单调,教师教学达不到预期效果,出现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局面。如何提升中学历史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粗浅之见。
一、利用多媒体实现历史课的再现教学,让教学更形象、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历史学科过去性的特点。历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全部的过去,记载人类过去的斗争、挫折、胜利的历程。历史学科特点的突出性在于它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历史学科与中学其它学科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由于历史知识的过去性,人们无法再次去经历、去体验。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去想象历史、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初中学生一般年龄结构大致在13-15周岁,处于生长发展时期。而初中学生知识结构还不丰富,接受能力还处于感性认识的时期,认识方法上还需要更多形象直观。对任何现象追求新奇,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不足,虽然空间知觉方面抽象性有所增强,但仍离不开直观表象的支持,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抽象关系的理解,更需形象具体。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会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就会将过去的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展示得清晰、直观。例如将历史文物或历史遗址摄制成录像片或拍成照片,录像片以视频采集的形式转化为数字电影模式的文件,照片也可以扫描成各种图片文件,再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加之教师的艺术性加工,形成具有系统性的课件。在讲《南京大屠杀》时,我制作了一个电脑课件。搜集了很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并配以文字说明。还配了若隐若现的背景音乐,以烘托气氛。最令学生震撼的是我剪辑了电影《南京大屠杀》中的片断,血淋淋的场面让学生无比悲愤,很多学生甚至义愤填膺,握紧了他们的小拳头。此时,不用我过多讲述,学生自然明白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滔天罪行,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达到了本课的思想教育目标。
二、利用历史活动课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通过开展历史活动课来促使学生抓好“基础课”这个源头之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任何实践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基础的知识作为指导。换句话说,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是开展实践活动的前提和条件。历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直接体验为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非课程教学形式,其与历史课程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历史课程教学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历史活动课侧重于能力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创造意识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历史活动课强调的是: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自主地钻研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且,一切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保障,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观点”,离开了这“四基”,历史活动课必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人的知识主要来源于间接经验,这也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历史的特殊性在于其过去性和不可重演性,不可能去亲自体验一番。作为基础的历史知识的掌握,依然是要通过课程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完成。那么,我们如何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贯彻“四基”教学?面对着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先抓住五个”w”, what, when, where, who, why”,也就是“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点、谁、为什么”,把握这“五个”历史要素,而这正好可以通过活动课让学生自主地去发现和钻研问题。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历史活动课也就能生动活泼而又丰富多彩地顺利开展起来。把历史课程教学和历史活动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必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从而完成和实现我们历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2)通过历史活动课明确学生“主角”地位,提高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教育和学习的中心,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和创造精神,注意学生的自我组织和互相启发。如果我们把历史活动课比喻成一幕话剧的话,里面的全部“演员”都是学生,他们之间的互相配合和角色的发挥是整个话剧成功的关键。因此,他们是整个话剧的主角。虽然说教师的导演地位不容忽视,但教师所起的作用也只是诱导、引导和宏观上的指导而已。通过历史活动课才能更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历史活动课当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角”地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首先要大力提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内容、形式,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尽量满足和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要求。其次,实行激励机制,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独立思考和自我创造,使他们在历史活动课这一广阔的天地里,充分施展个人才能,自由飞翔。再有,活动课中要实行“无统一的标准答案”评价方法,倡导创新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生的“主角”地位的实现,才能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三、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贯彻“爱国主义”的主线,激发学生积极性和热情,提高课堂有效性
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可以说历史课堂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试验场”和“检验地”。通过历史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提高本民族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足以使每位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教育和感知形成的;要我们的学生去领略万里长城的雄伟,秦始皇兵马俑的威严,故宫的悠远、深邃,都江堰的千秋泽被,三峡工程之壮观恢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其可行性很小,但如果能从我们身边的、具体的资源中找到爱国主义材料,其可行性就大了许多,并且有血有肉。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认为:“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这就为我们的历史课堂提供了一个方向和线索。历史课堂通过对乡土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历史跳动的脉搏,使学生认识到故乡的祖祖辈辈,父老乡亲和各族各地的人民一样,共同创造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作出了卓越贡献,使学生从热爱自己的故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和古往今来的父老乡亲入手,升华至热爱伟大祖国和各族人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历史课程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爱国主义主线呢?可参考以下措施。
其一,要求学生对故乡的某个历史遗迹,或文化留存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
其二,用调查报告和摄影作品的形式,从历史的角度,或者现实的角度,出版介绍赞美家乡的专栏。
其三,将调查内容改编成娱乐节目,如快板、朗诵、歌曲、戏曲,召开一些“我爱家乡”的主题班会,并配上乡土历史的投影图或自己绘制的投影图来渲染气氛。
(责任编辑 全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