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华
通过梳理近几年历史高考真题,不难发现,中国经济文明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备考时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基于上述考量,笔者试图对这一专题做一梳理,为备考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小农经济与工业化的概念:
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为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工业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
重点1. 认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商周时期,大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称为“千耦其耘”。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是出现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和长期不变的生产;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重点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兴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国有土地制度的典型特征。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和土地私有制。① 封建土地国有制,其主要形式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均田制:开始于北魏,隋、唐两朝相继沿袭,是指政府在不触动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这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封建土地私有制又包含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部分。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的私有土地,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
重点3.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1)实施原因:①根本上是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②古代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人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③土地税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④稳定农民有利于社会安定。
(2)表现:①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②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③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对商人进行诸多限制,并课以重税。
(3)评价: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①封建社会前期,巩固了封建统治和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②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重点4. 资本主义萌芽。
(1)出现: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的一些生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2)发展缓慢的原因:大量商业资本流向农村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缺乏雇佣劳动力;自给自足和购买力低下,缺乏国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重点l. 近代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相互关系:(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斗争。(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和依赖性。(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重重阻挠,其发展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3)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结束。
重点2. 如何理解近代化。
(1)近代化也称作现代化,主要标志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理性化等,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2)从历史发展进程看,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3)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4)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化和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重点3. 近代化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1)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2)关系:工业化发展为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近代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重点4. 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极其缓慢,历经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发展。(4)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三、新中国的工业化
重点1. 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历程。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①主要成就:建成飞机、汽车等项目;交通运输业成就巨大。
②主要原因:国内:政权巩固;经济恢复;总路线提出;生产关系变革。
国际:苏联援助;和平环境 。
③特点: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体制: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1956—1966)
①成就:工业生产有巨大增长,特别是石油、钢铁和电力发展迅速。
②特点:重工业为主,曲折中前进。
③原因:取得成就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八大的正确路线;七千人大会的总结调整;一五计划奠定的基础。
曲折的原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反右斗争扩大化;恶劣的国际环境。
④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1966—1978)
①特点:损失巨大,缓慢发展;仍以重工业为主;
②原因:损失巨大的原因:“左”倾错误泛滥。有所发展的原因: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调整;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左”的抵制。
(4)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调整时期(1978年-90年代)。
①主要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经济体制改革 ;十二大、十三大、南巡讲话、十四大的重要决策。
③主要特点: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由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
2. 新的起点──新型工业化道路。
(1)含义: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即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2)特点: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工业化。
(3)途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新中国工业化的启示:坚持党的正确领导;遵循客观规律;适时地调整政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工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例1】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均田制是指政府将掌握的无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不允许自由买卖。故A、B、C项不符合均田制的特征。
【答案】D
【例2】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理解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可知A、C错误;从“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但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所以B错误。
【答案】D
【例3】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 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 “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大跃进,由此可知①错误,其它选项都符合大跃进的实情。
【答案】B
【例4】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 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企业“茫然”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抓住时代背景分析即可。
【答案】D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
1. 大家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有这样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实质是 ( )
A. 封建自然经济 B. 发展家庭手工业
C. 耕地织布出售产品 D. 重农抑商
2.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二、非选择题
3.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发给国内的电报中说:“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南京临时政府的第八号公报指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今虽兵战未息,不能不确实经营,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画。”
──引自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年项目为主,由近700个大中型项目组成。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成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近五六百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请回答:
(1)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工业化的主要背景;并分析这次工业化的结局及主要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第三次工业化的探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三次工业化与前两次工业化的主要异同。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A。解析:从材料来看,主要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其实质就是封建自然经济。
2. D。解析:材料中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借助外国力量寻求保护,反映了封建主义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
二、 非选择题
3. 解析:(1)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斗争的促进。结局:短暂发展,很快衰落。原因: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缺陷,自然经济的强大等。
(2)相同: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受到西方工业化的影响;都重视外部技术的引进,都是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开始的。不同:前者工业化发展不平衡(或答:重工业弱小,轻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分布不平衡,主要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未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是在外国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情况下被迫进行。后者是在取得国家和民族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备考策略】
对于本专题内容,高考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主要命题角度有: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重心的南移,自然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复习时,其一,注意对知识的总结,如中国古代农业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原因和特点。其二,注意对制度演变规律的分析,如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其三,注意中国近代五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其四,注意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其五,注意将经济建设与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外交乃至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全面把握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全貌。其六,注意将中国经济文明与同时期的世界经济文明相联系。
责任编辑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