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培养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可行性分析

2016-05-30 00:43:42王长进李银朋哈明达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石油工程区域合作人才

王长进 李银朋 哈明达

摘 要:国内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合作机制或不完善,造成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分配不均,利用率低的缺点,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不同的学校在石油工程教学上各有特色,综合各学校的优势建立区域合作培养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模式,可以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教学综合质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还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文中探讨了区域合作培养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可行性及方案。

关键词:区域合作 石油工程 教学 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a)-0137-02

培养石油工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以培养专门人才为最终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为手段,直接面向一线岗位,培养能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高等技术型人才。在前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弊端:首先发展了数量忽略了教育质量;其次是教育投入的不均衡,由于经费限制,每个学校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发展不全面,并且资源利用率不高。为此,如何解决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资源合理利用成为了关键。在台湾地区,以协同发展为目标,整合各校资源、协助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大学教学品质以及学生学习成效,从而带动了台湾整体教学水平[1]。区域合作教学以联合培养学生为导向,在确定学科建设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合作教学,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在石油高校集中的区域整合几所学校的优质资源,取长补短,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培养符合石油工程行业需要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同时,促使不同学校的石油工程专业的教学交流,办学模式更加开放,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实践的机会。培养石油专业队伍离不开石油专业技能和石油情怀的训练,区域合作教学恰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这一素质。在区域合作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实践活动,也可以提高区域合作教学大学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1 师资合作交流

共同协商制定专业培养计划,建立共同的培养标准、教学计划,推动和提高区域内合作高校的学术与教学水平。建立机制定期组织探讨教学方法、手段,促进专业发展,联合制定或修订专业教材。由相对封闭办学,变成开放办学。由相互竞争关系,变成合作关系。为提高石油工程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为开办石油工程的高校培养教学骨干,建立石油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对教学效果好的示范性高校进行学者访问的制度,开展通识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活动,举办区域性的或全国性的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讨会。

2 学生校际交流

联合成立高校信息资源发布平台,发布留学、招聘、竞赛活动、论坛会议、交友互助等信息,促进高校学生交流与合作,提升行业交流意识。联合举办暑期学校培训班,利用各校的优势资源,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地质实践、生产实践等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人生经历,又能拓宽学生视野,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为方便学生获取交流学校的学习经验,安排学生旁听学习交流学校的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增加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校际交流合作中受益,提高交流的质量。在学生交流活动中可以研讨学习经验、石油人文精神,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石油专业的热爱,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有效的提高了石油专业人才的爱岗敬业素质,同时增强石油工程学科的社会影响力。

3 建立区域教学资源中心

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可以选在资源、地理条件优秀的学校,它具有示范性教学、组织各种实践、会议等功能,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远程教学资源共享、实训基地中心、区域合作高校运行机制管理维护。

远程教学资源共享是区域合作教学的纽带。通过数字图书馆、虚拟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校际课程交流平台建立校级间的远程交流平台。以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实验课等课程为核心内容,通过远程网络平台,实现同步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并且节省大量教学经费,为学生的系统化、全情境学习提供便利。

区域合作学校共建实训基地中心。目前,石油工程的学生到石油企业实习,没有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由区域合作学校共同规划、共同出资、共同管理建造实训基地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训练场所,包括钻井模拟、固完井模拟、采油作业模拟、井下作业模拟、HSE模拟等,可以实现石油工程各工艺的设计、施工、设备维护等实践训练项目。可以采用模拟现场石油生产环境的实战团队进行实操训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处理实际问题中的应变能力,使实践训练能够更好地与石油工程生产实际结合,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各个学校可以根据预约安排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学习,没有出资的学校可以租用使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并能降低实践教学经费,提高教学水平。

区域合作高校运行机制管理维护。由教学资源中心整合各高校的优质资源,负责使合作学校紧密联系起来,协调安排教学活动、学生校际交流等,以及远程教学资源的网络运营及维护。

以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为例,学校位于秦皇岛,拥有模拟钻井设备,井下作业工具等实训室,所处地区的柳江国家地质公园是全国著名的地质填图教学和普地教学基地。可以与没有相应条件的高校建立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和师资合作交流促进石油工程专业的发展。

4 结语

国内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缺乏合作机制或不完善,造成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分配不均,利用率低的缺点,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利用区域的优势可以整合几所学校的优质资源,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文中探讨了建立区域合作培养石油工程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性及方案,为石油工程和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江萍.台湾区域教学资源中心创建、发展及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0):61-66.

[2] 毛金波.论新时期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新常态——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特色化发展探略[J].当代继续教育,2015,33(10):33-36.

[3] 郑珏,陆晓庆,乔学斌.对高校学生校际交流新举措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2015,23(3):424-426.

猜你喜欢
石油工程区域合作人才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石油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石油工程化学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
亚太教育(2016年34期)2016-12-26 18:38:00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
英国区域合作元治理的实践与启示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0
石油工程专业软件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科教导刊(2016年9期)2016-04-21 02: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