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林霖 吕汝泉
【摘要】:随着今年G20峰会在我国杭州的召开,我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同为亚洲国家,中国与日本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会计交流历史也源远流长。我们通过对中日两国的会计历史进行比较研究,弥补短处,发扬长处,为中国会计发展提供基本素材。
【关键词】:会计史;中日对照;启示与借鉴
一、古代会计比较
(一)中国古代会计
我国会计制度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式簿记到复式簿记的演化过程,这是一个不断革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動,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在原始社会中随着人们交换消费等问题的凸现,“计数”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成分,人们尝试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日常进行的经济活动,这些原始计量行为基本代表着原始的“会计”。原始会计是中国会计的萌芽,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形成了最早的会计制度。春秋时期,在会计准则、法律、方法方面都有所发展,孔子提出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秦汉时期,中国在记账法上已不再是文字叙述上的单式记账法,而是建立起了另一种形式的单式记账法,又称为“入出记账法”。唐宋时期产生了《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会计录》等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用来记录国家财政收支实际数额和资料分析。南北朝时期出现“朱出墨入记账法”。明末清初之际,中国又出现了新账法--龙门账法,标志着中式记账法由单式簿记向复式簿记转变。中国古代会计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会计越来越完善,经济也在逐步发展,明末清初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经济发展达到顶峰。
(二)日本古代会计
推古天皇时期的圣德太子认为当时中国已是“法令完备”的国家,遂派遣留学生赴唐朝学习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当时的会计,留学生带回了众多古典书籍和律令制度,这样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大化革新”提供了改革依据。
公元645年6月,日本孝德天皇即位,大太子摄政,改号“大化”。一年后,公开倡导以中国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为模板进行改革。中央官制下设八省,其中一省为主管财政、会计、国库事务。在唐朝的影响下,日本会计也快速发展。由此可见,在古代会计时期,中国超前于日本,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日本通过借鉴中国发展。然而后来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地方豪强经济割据,中央集权削弱,不少地方的财计组织沦为虚设。
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建立了日本最典型的中央集权政治,幕府在将军之下设“大老一职”为非常任最高行政长官,设“中老”及“若军寄”为主管财务及其他方面事项。三役之下又设置“勘定”分管财计,掌管税收、会计及国库出纳。庆应三年设置金谷出纳所,并在财务官员以外,同时设置经济监察方面的官员,对财务方面形成牵制。但德川幕府统治后期,封建统治腐败日益加剧,财计也处于失控状态。
日本古代的会计不像中国一样不断发展不断创新,而是早期向中国唐朝借鉴学习,虽然承逐步发展趋势但随着封建统治日益腐败也逐渐堕落。
二、近代会计比较
(一)中国近代会计
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瓦解,西方各种制度与文化逐渐被国人所熟知,在爱国志士的带领下,我国会计制度也仿照西方的制度与方法进行改革。
在记账法方面,西方的借贷记账法传入中国,这也成为当时的大事件。西方借贷记账法方面的专著有蔡锡勇的《连环帐谱》和谢霖的《银行簿记学》,象征着我国新式会计思想的开端。蔡锡勇曾留学日本,其后又曾出使美国、秘鲁、日本三国进一步了解借贷记账法,历经数载写成《连环帐谱》。
1910年,大清银行请日本人做顾问,众多留学生以大清银行为实践基地,实行了“改良中式簿记”。这两件事均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中国会计改革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我们由此看出在清朝末期在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中国会计制度发生改变,当时日本作为西方列强的一份子,经济政治也较为发达,因此我们向日本借鉴先进的会计方法。
20年代末至30年代,徐永祚通过拟定《改良中式簿记方案》,发起革新中国企业会计的运动,将西方簿记的精华与中国传统记账方法相结合,由此可见,徐永祚先生主张中西结合,而潘序伦主张的是全面引进西方的簿记方法。
新中国建立之初,在经济恢复启动及经济体制建立的选择方面,既不可盲目的在经济方面进行对外开放,实际上也缺乏实行市场经济的根本条件。因此,当时借鉴前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选择计划经济体制是唯一出路,势在必然。这一时期大的改革方面的成就有:①建立财务组织,领导全国财政、会计工作与改革工作;②建立统一会计制度;③推行班组核算制,稳固企业会计核算基础④改革会计方法体系,实现企业会计方法应用的统一性、一致性;⑤确立总会计师设置制度,实行总会计师责任制。在这个时期,是中国经济体制的产生阶段,我们按照计划经济体制构建了会计工作的基本模式,实行了统一会计制度。
(二)日本近代会计
日本近代会计开始于19世纪晚期,受到明治维新影响,日本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经济持续向上发展,逐步发展为工业强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步带动了近代会计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于会计研究的热情。当时西方会计著作的日译本在日本出版,例如Shand银行簿记,它也被作为日本银行会计体系的法律依據。其它文献也开始在日本出版盛行,例如《公立学校的簿记》和《簿记精论》。
日本在明治维新至二战以前,日本学者多被德国会计所影响,学习德国和法国制定商法、税法。20世纪初会计学者的代表人物有太田哲三、黑泽清。太田哲三著有的《会计学纲要》是将收入费用匹配法与德国施玛伦巴赫的研究相独立,最早的将动态理论引入日本的会计文献,这与当时的商法和税法中占统治地位的静态理论不同,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黑泽清则在战争中经济控制时期和战后经济民主化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主要贡献有三个方面:一是日本商业会计准则及其影响的建立;二是促进科学的(不同于完全法律的)会计方法,特别是宏观和微观会计理论的完整;三是先进的政策或标准会计研究,该研究能够应对生态环境问题。
三、现代会计比较
(一)中国现代会计
中国现代会计以公认会计准则的“会计研究公报”的出现为起点。這一时期,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标志着中国的会计发展进入成熟阶段。2006年2月15日,国家财政部发布了包括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新的会计准则运用中西结合,既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接轨,能够提高公司的财务信息透明度提升信息质量。
这样的中西结合解决了企业的很多问题,例如能够提升国际认可度,避免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流失;第二会降低对外融资成本;第三更容易接纳外国公司进驻国内市场,扫清国内公司向海外拓展的障碍,一举多得。
如今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逐渐提高,竞争力逐渐增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巩固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二)日本现代会计
战后的日本开始向美国学习,深受美国影响,参照美国方式制定了证券交易法和“企业会计准则”,并改革税制。
日本政府一方面對战前德国模式的商法进行完善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另一反面又向美国学习制定了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证券交易法。为结合美国模式和完善日本的证券交易市场,通过更多完善的会计报表满足投资者需要的财务信息,1948年7月,由大藏省企业会计审议会颁布《企业会计原则》。由此可见,日本会计以维护追求私人资本利益为出发点,追求私人财富的最大化。
《企业会计原则》被认为是对公正的会计惯例所做的系统描述,具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原则,第二部分是损益计算表原则,第三部分是资产负债表原则。
日本会计的发展体现了会计在各个国家之间的输入和输出。日本会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受德国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又深受美国会计模式的影响,从而有一种糅合的迹象。在日本,也存在着传统与外来影响的矛盾,外来影响只能逐步地被接受,因此,日本的会计发展是缓慢的。
四、中日会计发展史的异同与启示
根据以上信息来看,中日两国在会计历史发展方面的交流源远流长,但异同点也有很多,由此来总结一下。
(一)中日两国会计发展史上的相同点
①亚洲国家的经济状态决定了其会计的发展水平,殖民关系也使大多数亚非国家带有不同会计模式的烙印。向西方学习是亚洲国家会计发展中的共同特征。
②日本在追求私人资产最大化的同时更为关注会计的宏观服务性,政府机构制定的会计准则在保护私人利益的同时,也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这与我国基本相同。
③会计制度同样受到法律约束。约束日本会计制度的法律主要有商法、证券交易法、税法。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主要由基本法律、会计行政法规、会计规章制度和相应的会计法规保障系统构成。
(二)中日两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不同点
①从上述可知,日本早期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近现代逐渐接受欧美文化,会计方面也向欧美靠拢,在遵守道德法规的同时也注重会计人员的个性发展。而我国历史悠久,伦理道德深入人心,会计人员在遵守道德规范的同时很少做出个人的判断。在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方面日本高于我国。
②日本的会计目标与中国多元化的会计目标不同。在日本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都以计算企业的可分配利润为主要目标,认为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即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标志。
③日本企业更注重成本管理,日本二战以后向美国学习,包括其高效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经验。最引人注目的是“适时制”的采用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融资成本,还可以发现很多隐藏在经营管理上的问题。比如,质量问题、协调问题等等。
(三)日本会计发展史对我国的启示
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国随对会计的理论研究日渐兴盛,但很少有人关心它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经常对其应用效果持态度,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日本属于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存在该问题,但鉴于其企业建立管理会计普及程度较高,所以形势好于我国。
②取长补短完善会计制度。日本证券交易法效仿美国模式,商法效仿德国模式,从而使其既可以保护投资人又可以保护债权人。对于税收的相关规定,日本则采取由政府主导并逐渐由民间机构为主的模式,受税法严格制约,这与美国相似。我国也应该取长补短,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相结合,完善一套更合适的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金晓黛.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12:1-2.
[2]徐璐.中日会计职业道德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2:251-252.
[3]刘翠英,曹禺.中日会计比较与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5,02:13-18.
[4]黄溥喆.浅谈日本会计发展史[J].技术与市场,2007,11:72-73.
[5]王子健,薛玉玲.中日会计制度与体系的比较研究[J].现代商业,2016,15: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