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林 徐靖 唐清杰 严小微 陈健晓 王效宁
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海南科学观测试验站 海南海口 571100)
摘 要 为充分发挥海南气候资源优势,增强海南甘薯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海南甘薯产业的发展,引进越南紫薯优良品种,并针对其研究建立了一套越南紫薯脱毒种苗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集成了相配套的越南紫薯脱毒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越南紫薯 ;脱毒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31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1.003
Abstract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limatic resources, to strengthen market competition of sweet potato and to promote the sweet potato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Hainan, purple sweet potato variety "Yuenan" which is fine variety was introduced. A set of technique system to produce industrially virus-elmination purple sweet potato variety "Yuenan" seedlings was establishe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yield and efficiency for purple sweet potato variety "Yuenan" seedlings were Integrated.
Keywords purple sweet potato variety "Yuenan" ; virus-elmination ; cultivation techniques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23~26℃,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仍达17~22℃,全年都可种植甘薯[1]。海南传统的最佳种植季节是秋、冬季,来年的1~5月集中上市,相对内地正好是反季节上市。海南甘薯产业市场潜力巨大[2],近年来,海南甘薯合作社每年的超市定单缺口达20多万t。但海南农户种植甘薯老品种较多,因种植多年,技术落后,品种混杂,出现种性退化、易感病、适应性不广、品质差、商品率低等缺点,生产上亟需引进品质好、商品率高、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3]。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甘薯研究团队引进了外形美观、质地细腻、口感粉糯香甜、营养丰富、薯块较小且均匀、商品性好、便于微波炉烘烤或蒸煮熟化、深受市场消费者青睐的越南紫薯,并研究建立了一套越南紫薯脱毒种苗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集成了相配套的越南紫薯脱毒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指导海南紫薯产业发展,增强海南甘薯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海南经济快速增长。
1 越南紫薯脱毒种苗的生产
1.1 茎尖苗的获得
1.1.1 取材、消毒
从大田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越南紫薯顶端含顶芽的2~3节长茎段,去除叶片,在超净工作台上, 用75%酒精消毒30 s, 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 min,无菌水冲洗5次。
1.1.2 茎尖剥离
把消毒好的带顶芽茎段置于解剖镜下,无菌剥离0.3~0.5 mm含1~2个叶原基的茎尖组织,接种到MS+6-BA 1.0 mg/L+NAA 0.2 mg/L+GA 0.05 mg/L+蔗糖30 g/L+卡拉胶6 g/L(pH 5.8)的培养基上。培养条件:(28±1)℃,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10 h/d。
1.1.3 茎尖培养成苗及茎尖苗的初级扩繁
培养20~25 d后,茎尖形成2~3 mm大小的芽点,且在基部形成了黄绿色愈伤组织。此时,将芽点转移到MS培养基上继续生长成苗。当茎尖苗长至3~6 cm时,将其切成单节茎段在新的MS培养基上初级扩繁。
1.2 茎尖苗的脱毒鉴定
脱毒鉴定首先采取目测法,淘汰弱苗和显症苗,然后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鉴定甘薯褪绿斑病毒(SPCFV)、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甘薯潜隐病毒(SPLV)、甘薯脉花叶病毒(SPVMV)和甘薯轻斑驳花叶病毒(SPMMV)6种病毒。
1.3 脱毒苗试管快繁
经检测没有上述6种病毒的苗称为脱毒苗。当脱毒苗长至3~6 cm时,再将其切成单节茎段扦插在改良MS+IBA 0.1 mg/L+白砂糖 30 g/L+卡拉胶6 g/L (pH 5.8)的培养基上,培养条件:(28±1)℃,光照强度2 000 lx, 光照时间10 h/d。每隔 20~25 d增殖继代一次,增殖系数3~5。
1.4 脱毒组培苗炼苗、移栽
3月中旬,脱毒苗高约5 cm时,将其置于室温和自然光照下驯化1 w,打开瓶口放置 3~5 d,然后,洗净培养基,剪去过长的根,将苗的根部置于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 min后,取出掠干,移栽入河沙∶椰糠体积比2∶1的基质中,盖拱膜。注意要每天让其通风排气,保持基质湿润,湿度在80%~85%,不能过大,否则容易腐烂。
1.5 越南紫薯脱毒苗大田扩繁
1.5.1 防蚜虫网室一级扩繁
脱毒苗移入基质25 d左右,长出5~8片新叶时,移栽到60目防蚜虫网室进行扩繁,生产一级脱毒种苗。
1.5.2 脱毒苗二级大田扩繁
脱毒苗种入防蚜虫网室约40 d,苗长1 m以上,再把苗剪成 3 叶 3 节,按20 cm×20 cm扦插于脱毒苗二级大田扩繁苗圃。苗圃选择在三年内无育过甘薯苗的红壤土或壤土,周边1 km无甘薯种植地。
种植前,苗圃土壤用辛硫磷结合阿维菌素处理,每公顷施用3 000 kg生物有机肥、300~450 kg控释三元复合肥,撒入地里再滚耙打地后起垄。种苗后每天喷水2次,早晚各一次。种苗3 d生根后即可每公顷撒施尿素75~150 kg后喷水。苗成活后即可喷施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 10 d后喷施 20% 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病虫害。每次剪苗后每公顷追施75~150 kgNPK15-15-15(S)和30~45 kg尿素,及时补充营养。
2 越南紫薯脱毒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1 整地、施肥
种植地实行二犁二耙,每次间隔7~10 d,充分晒地,去除虫卵、病菌。每公顷施3 000~7 500 kg生物有机肥,于第二次耙地前全园撒施后耙地,另加复合肥225~375 kg定标条施,多种年田园注意补充中、微量元素,起垄覆盖为垄芯肥。垄距为90~100 cm,垄高30~40 cm。
2.2 栽植
2.2.1 种苗规格
从脱毒苗二级大田扩繁苗圃剪取的越南紫薯脱毒苗,无病无虫害,5叶5节(顶苗6节),约50条/kg。
2.2.2 栽植时间
在海南,晴天下午3点钟后栽种最佳,阴天全天都适合栽种,土壤墒情不好的要淋足定根水。
2.2.3 栽植方式、密度
大垄、单行、水平浅种,每公顷约 90万~101万株苗。
2.3 田间管理
2.3.1 补苗
栽插4 d 后,查苗、补苗,随查随补。补苗要用壮苗,在阴凉的下午或傍晚补栽,同时浇水,保证全苗。
2.3.2 水份管理
栽植后1个月内以润为主,保证长蔓、小薯成型。第2个月以湿为主促封行,第3、4个月以润为主促薯块长大,第5个月或第6个月严格控水,以偏干为度,保证淀粉、糖度达标,决不许浸水,灌水方法依以上原则灵活应用。
2.3.3 中耕追肥
栽植20~30 d后,犁开垄两边晒白1 d,撒肥、回土、压肥、培垄,每公顷施525~600 kg复合肥,300 kg硫酸钾镁。
2.3.4 叶面补钾
中期薯块长大时,叶面喷肥 2~3次高钾含钙型含微量元素叶面肥,叶片正、反面喷施均匀即可,可与农药一起喷施。
2.4 主要虫害防治
海南地处热带,没有严寒的冬天,病虫害危害比较严重,其中对越南紫薯生长危害较大的主要有甘薯小象甲虫、斜纹夜蛾、甘薯茎螟等。
2.4.1 甘薯小象甲虫
甘薯小象甲虫,又名甘薯蛀心虫、甘薯象甲、象鼻虫,是海南甘薯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从甘薯幼苗到收获,其幼虫和成虫均能为害,以幼虫蛀食薯蔓和薯块为主,使茎叶生长缓慢,同时,大量幼虫蛀入薯块,使薯块变黑,气味辣臭,人和家畜均不能食用,通常使甘薯减产20%~50%,损失严重,甚至绝收。
防治方法主要有: ① 实行水旱轮作,去除虫卵;② 充分犁耙翻晒土壤;③ 整地、追肥时,可加杀虫剂跟肥料一起施用;④ 及时培土,防止地表有裂缝、防止薯块外露;⑤ 投放性引诱剂,30粒/hm2,全生育期放2次。
2.4.2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一种暴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全株,小龄时群集叶背啃食,3龄后分散为害叶片、嫩茎,老龄幼虫可蛀食果实。
防治方法:① 实行水旱轮作,去除虫卵;② 充分犁耙翻晒土壤;③ 结合管理,随手摘除卵块和群集危害的初孵幼虫,以减少虫源;④ 安装杀虫灯引诱成虫;⑤ 用苏云金杆菌(Bt)、氯氰菊酯等毒杀鳞翅目类昆虫的药物。
2.4.3 甘薯茎螟
幼虫蛀入薯茎食害,造成中空膨大的虫瘿,常导致薯蔓折断而妨碍养分输导,影响甘薯的正常生长与结薯。
防治方法:① 水旱轮作,充分犁耙翻晒土壤;② 整地、追肥时,加杀虫剂跟肥料一起施用;③ 防止种苗带虫卵,种苗浸泡于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中30 s;④ 成虫羽化高峰后5~7 d,植株喷洒10%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喷雾或苏云金杆菌(Bt)1 000倍液喷雾、20%甲维·毒死蜱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2.5 收获
越南紫薯生育期一般为4~5个月,成熟采收期不明显,光照、温度对其有一定的影响。采收前取样化验,达到市场、工厂的质量标准后才进行收获。
参考文献
[1] 蔡大鑫,刘少军,田光辉,等. 海南岛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1(6):343-346.
[2] 黄 洁. 甘薯丰产栽培技术[M]. 海南:海南出版社,2010:1-2.
[3] 朱红林,陈建晓,孟卫东. 海南甘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J]. 热带农业科学,2012,3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