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泽
三门峡市财经学校是一所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为了让学生尽早进入职业角色,我把班费的管理权交给了学生,由他们自主管理:3人一组,职能分别为“财务科长”“主办会计”和“出纳员”,任期一个月。班费的日常管理和小组间的业务交接都严格按照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流程进行。学生对这项举措非常感兴趣,纷纷报名要求担任相应职务。于是,选谁、如何选就成为问题的关键。为了做到公平公正,师生商定以学校实行的“双千分制”为依据,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排列,得分最高的前三名同学当选。因此,决定哪三位同学担任下一月的“财务科长”“主办会计”和“出纳员”,渐渐演绎成了一种对学生的特殊奖励——“记账奖励”。
所谓 “双千分制”管理,即班级管理一千分,学生个人一千分。如果学生有表现良好、成绩优异或进步显著等情况,就给予加分;反之则要扣分。每月公布一次分数。
在学校实施的“双千分制”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各班实际情况,我们增加了一些条款。例如,凡是积极参加学校会计技能训练的同学,每人加2分;凡是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校会依据赛事的级别和获奖的层次给予相应的加分;在学校的文体活动中表现突出、为班级争得集体荣誉的,每人一次性加2分,等等。增加的所有加分条款,名义上是给表现好的学生加分,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特殊的奖励——“记账奖励”。因为同学们都清楚,只有自己的分数高了,才有可能在班里竞聘下一任的“财务科长”“主办会计”和“出纳员”。
作为一种奖励措施,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平衡”工作。为了能给其他同学留出更多的展示空间,我班规定,“财务科长”“主办会计”和“出纳员”最多连任两次。对于平时表现突出,因特殊原因未能获得“记账奖励”的同学,班主任要给予适当“照顾”。
例如,小张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各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是有一段时间,他因照顾生病的母亲而请假两周,未能参加学校的会计技能训练,也错过了参加全市会计技能大赛的机会。因此,他的综合分数不高,几次竞聘排名都比较靠后。同学们都为他感到惋惜。这件事情对小张的打击非常大,他整天闷闷不乐,打不起精神。我找他谈心,他也心不在焉,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后来,我就利用他喜欢绘画这一特长,让他负责校园黑板报。果然,他不负众望,在全校黑板报评比活动中连续两期为班级争得了“团体第一”“版面设计第一”的好成绩。小张本人也因此获得了“小画家”的称号,得到了相应的加分,如愿以偿地竞聘到了班级管理的“主办会计”岗位。
一段时间以来,在三门峡市财经学校,能做一次班级管理的“财务科长”“主办会计”和“出纳员”,已成为一种时尚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