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016-05-30 10:07曹成
水能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验问题对策

【摘要】经水利部批准,安徽省共有第一批合肥、芜湖市,第二批淮南、蚌埠市和利辛、全椒县6个城市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均在积极建设实施中。结合各试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实际,对我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城市;经验;问题;对策

安徽省国土面积139476km2,分属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长江、淮河横贯安徽腹地,新安江流经安徽南端。境内长江、淮河和新安江流域面积分别为66410km2、66626km2和6440km2。全省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受降雨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1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52亿m3,地下水资源量64亿m3[2]。经水利部批准,我省共有第一批合肥市、芜湖市(试点期2014~2016年),第二批淮南市、蚌埠市、利辛县、全椒县(试点期2015~2017年)6个城市列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6个试点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批复总投资约500亿元,截止目前,试点期实施方案建设内容已完成近70%,完成投资近350亿元。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情况

(1)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我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关于落实建设项目节约用水“三同时”工作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各地政府恪守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水资源费征收、计划用水等制度和措施。如合肥市把各项指标分解到县(市)区,并纳入县(市)区人民政府工作年度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蚌埠市制定颁发了《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蚌埠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蚌埠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

(2)优化水资源配置。我省通过积极推进引江济淮、淮水北调、龙河口水库向合肥市供水工程、淠史杭灌区向淮南供水工程建设等,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各地通过积极实施区域引调水工程,推行分质供水、雨洪利用、中水利用等,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如芜湖市实施澛港闸(桥)工程、幸福闸工程、繁昌县长江引水改造扩建工程等;合肥市积极推进驷马山引江工程、龙河口水库引水工程、引江济淮(巢)工程等,投产工业水水厂(巢湖水),实行分质供水,皖能电厂使用蔡田铺污水厂中水等,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3)积极构建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省水利厅相关处室在安排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建设时,重点向试点城市倾斜。如全椒县相继完成了赵店水库、项集、土桥水库3个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实现了长江、滁河至襄河的水系连通;利辛县以西淝河、阜蒙新河为主线,对城区内现有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打造“八纵六横”14条沟河交错的水网格局;蚌埠市正加快实施一河三湖(淮河、龙子湖、天河湖、张公湖)连通工程;芜湖市防洪骨干工程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全线贯通,并在抗击2016年特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各地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农业节水灌区改造,提高用水效率。如芜湖市建设节水型企业1个、节水型公共机构19个,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0年下降达61%以上,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53;合肥市建成省级节水型载体 90个,市级节水型载体69个;全椒县大力推进6个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工程、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小农水项目县工程建设,投入项目资金1亿多元。

(5)严格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合肥市开展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地安全评估与达标建设,制定了《合肥市城市饮用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巢湖市、肥东县饮用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椒县加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管理,划定水功能保护区,联合公安、工商、执法等部门查处污染水体的建设、经营和养殖等,使得水功能区水质得到提升;利辛县完成茨淮新河水源保护区建设示范工程,结合水厂建设及水功能区保护,划定茨淮新河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并对保护区采用物理隔离措施,设置警示标识,汇入水利信息化系统控制中心,实现突发污染事故风险预警及处理。

(6)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蚌埠市实施了城市圈堤外滩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小蚌埠四十米大沟环境整治、龙子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水生态改善工程,在不影响淮河河道下泄行洪的前提下,打造完成淮滨体育公园建设,二期大庆桥两侧淮河南岸滩地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正在积极推进;合肥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改善巢湖水质,保障城镇供水安全为目标,围绕巢湖水生态修复与水质改善、中心城区生态补水及董铺、大房郢水库水源地保护开展;利辛县大力实施农村水生态环境治理,实施水塘清淤整治130余面,建成中心村污水处理站15座,在建7座,集镇污水处理站建成3座,在建19座,总投资约3.4亿元。

(7)加强制度建设,深化体制改革。合肥市制定颁布了《合肥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合肥市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形成了合理的水价机制和水资源与水生态保护运行机制;芜湖市制定了《芜湖市深化水利改革实施意见》,对包括水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全市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蚌埠市对新建的天河、吴小街、龙子湖三座大型泵站,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模式对泵站进行运行管理。

2、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主要做法与经验

(1)领导重视,强化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我省及各地政府均成立了以地区行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对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责任和分工,并正式行文印发,形成政府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试点工作推进体系,有效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规划引领,结合自然禀赋彰显特色。鼓励各试点城市积极探索推行“大规划”联动“大整合”构筑“大水利”的新模式,用整合资源打出组合拳,做到规划一张图,项目一盘棋,建设一条龙。根据各地地形地貌、水系现状、经济水平、人文历史等实际,因地制宜,打造彰显本地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格局和模式。如芜湖市作为全省水利现代化试点市,率先編制《芜湖市水利现代化规划(2013-2030)》,经省水利厅审查后,市政府批准正式实施;淮南市利用塌陷区水面建设了十涧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淮西湖湿地公园;蚌埠市围绕“以河为干、以湖增绿、以景添花”的主题,管好“六河”、护好“五湖一地”、建好“四城六景”的总体空间布局,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体系建设。

(3)典型引路,示范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确定试点示范项目,重点加以推进。并以此作为典型引路,发挥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如合肥市通过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巢湖治理基础研究,实施环巢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椒县襄河水利风景区示范工程、石沛镇枣岭村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已经完成,示范效应明显。

(4)多策并施,保证建设资金有效落实。在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支持的同时,切实落实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强资金整合,保障工程建设资金需求。如合肥市成立了投融资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城市建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作为政府对项目投资的运营主体,积极争取国开行、亚行、世行、外国政府等贷款,仅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就投入730多亿元。

(5)强化监管,提升管理能力建设水平。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评估检查机制。同时,积极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管理能力水平。如芜湖市编制了《芜湖市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轻重缓急,分年组织实施。对加固后的水库、堤防,同步建设水位雨量自动测报站、实时视频监测点。对地质灾害点、尾矿库、水库、江心洲等重点地区,建立了“12121”固定电话预警信息反拨系统。对水库和地质災害点防汛值守情况,建设通信联络、轨迹定位系统。

(6)大力宣传,营造社会关注良好氛围。为营造全社会关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我省制定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宣传方案,围绕“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水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每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时机,开展“节水天使在行动”和“留住一桶水”等大型广场宣传活动;利用高科技手段扩大宣传覆盖面,因地制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的惜水、节水、护水意识。

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建设范围广泛,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水生态文明试点建设涉及范围过于宽广,试点工作本身又缺少独立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试点项目均保持原有投资管理渠道,使得试点工作仅限于宽泛的理念性指导,约束性和针对性不强。具体项目工程涉及环保、住建、国土等多部门,均有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立性,资金投入程度不尽一致,工作进展不够平衡。

二是管理措施落后,水利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函待加强。基层管理队伍人员的技术水平、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管理经费不足,水利执法力度不够。水资源管理监测监控体系尚不够完善,信息化建设步伐滞后,急需加快水利现代化和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

(2)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借鉴国家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创建的做法,把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作为水利部门的一个品牌来打造谋划。出台一整套与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条件相协调,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区域功能定位相衔接,与水生态本底条件相呼应,与水文化特色相融合,与总体景观风格相一致的水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目标、措施和指标,以此调动各级党委政府整合各种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提高水利部门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是建议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撑。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出台“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突出水资源体系评价与水生态体系评价,体现以水定发展、以水调结构、以水规划产业布局的核心理念。

三是建议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由于水生态文明建设大量项目集中推进,且公益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又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资金筹措难度增加。根据试点期规划建设内容和要求,对未能实施的项目,在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建设资金的同时,建议根据试点实施方案时间进度表,要求地方政府将试点建设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设立试点建设专项资金,促进试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水利厅.2015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2016

[2]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安徽省水资源综合规划(2011-2030).2013

作者简介:曹成(1984.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相关工作。

猜你喜欢
经验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经验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