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逢春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这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⑤)中的句子,看似浅显,但要准确地翻译出来并不容易。人教版语文新老版本皆未作注,《教学参考书》只有这样的解说:“‘始流即初流,此句言初流源头水清澈洁净,一尘不染。”《教师教学用书》仅有的译文是:“树木欣欣向荣地生长,泉水涓涓流淌。”一些文言文读本,不力求直译不说,意译也随意附会。例如《高中古诗文一本全》(中华书局编辑部编,2004年7月第1版)翻译为“树木茂盛,泉水细小却不断地流动”。《高考文言文直译》(曹先擢、李行健审定,李庆忠主编)译为“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潺潺流动”。标有“配人教版教材”字样的《高中文言文完全解读》(牛胜玉主编)译作“春光里万木复苏欣欣向荣,清清泉水汩汩不绝涓涓长流”。这些翻译不是置原句中的难点“以”“向”于不顾,就是按常用义解说,随便增补或删改,离翻译文言文的要求——信、达、雅——何止十万八千里!《古文观止》的翻译是“树木都是十分茂盛,却有一日兴旺一日的样子。那泉水不断的流着,却似初流出来的一般”,虽有可取之处,但同样有随意添油加醋之嫌,尤其是两个“却”字用得不当,“有一日兴旺一日的样子”十分生硬。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入手,才能使这两句的翻译做到确实、畅达、优美呢?笔者以为,一要仔细考察语境,二要紧扣句式特点。
所谓考察语境,就是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考察上下文。“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上文为“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下文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为什么陶渊明要写有时驾车划船寻壑经丘呢?大概是为了表现田园生活并不单调枯燥,而是丰富有趣,从而向世人表明他选择弃官归隐是正确的。这无疑是作品的主要旨意。接下去的“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是诗人寻壑经丘后的发现,衔接自然。尽人皆知,辞赋多用对偶句。这两句明显对偶;而古人用对偶句又力求变文避复,即如《古汉语知识词典》(罗邦柱主编)所言:“在相同结构的上下文中,为了避免用词重复,而把一组同义词分别用于同一位置,以求协和音响,避免单调、重复。”据此,可知句中的“以”“而”同义,都作连词,表示顺承;“向”“始”同义或近义,都作副词,按古义一可解为“先前”,一可释为“当初”。要尽现这两句的意蕴,翻译时还应像《古文观止》那样引进动词“似”或“像”,以便把句中前后两层意思贯通起来。这样,才能写出如下较为完善的译文:树木蓬勃而像先前一样茂盛,泉水细小而似当初一样流着。
于是下文就顺理成章了:诗人目睹树木、泉水像“先前”、似“当初”一样充满生机,不由得思想自身的处境和变化,发出“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的感叹。此时流露出忧伤之情,可以说是十分自然的,这也是作品的意旨。毕竟诗人才华出众,年轻时曾怀“大济于苍生”之志,怎么会甘心让它们埋没呢?这有诗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为证。何况诗人归隐,其原因实在含有愤懑、清高和无奈的成份。犹如雾中看花,水中望月,当时的官场潜藏着太多的腐恶和凶险,森严的等级使人倍感屈辱,质性自然的诗人怎么能忍受?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可知诗人当时对腐朽现实不满,一日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归隐田园。这样的情志就预示了诗人归隐之后,除了有挣脱尘网、走出樊笼的愉悦之感外,还会有大志未实现、功业无成就的忧伤。
一言以蔽之:只有仔细考察语境,紧扣句式特点,才能直译好“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两句。
[作者通联:湖北咸宁市鄂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