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晨
[摘 要] 伴随高校扩展、合并及重组调整的逐步推进,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一校多区逐渐成为高校办学的主要模式。多校区办学在为高校发展赢得空间与前景的同时,也对高校的团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多校区办学高校团学工作经验及模式的整理,为建构符合多校区办学发展实际的团学工作模式提供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 多校区;团学工作;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62-02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地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1]。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的经验与模式,并逐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于不断推进多校区办学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横切”及“纵切”带来的教育缺陷,对团学模式的冲击
所谓“横切”是指在多校区环境下不同的校区分住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谓“纵切”是指从学科专业设置的角度对大学多校区学生进行分割,不同校区分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论是“横切”还是“纵切”,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无疑都存有根本性的缺陷,原因在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被破环,不利于学生在完整的大学氛围中成长。就团学模式而言,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不同校区拥有各自的特点,成熟完善的多校区团学工作机制一时间难以建立,多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差异化与不融合,使得团学活动开展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难以整合统一,导致多校区间多种团学模式并存,团学工作效率很难提高,工作效果难以显现。
(二)空间跨度加大,管理难度增加,团学工作队伍亟待调整
高校团学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拥有丰富团学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人数有限,因此,在校区增多后,团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地理位置的分割,空间跨度加大,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在两个校区间来回奔波,时间和精力的透支成为常态,而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工作的时间缩短,参与学生活动的次数减少,导致指导老师与学生干部的沟通不足,现有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解决,指导老师的意图也得不到充分的贯彻与执行,从而影响团学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多校区校园文化差异化背景下团学组织建设面临挑战
1 交往氛围淡
新校区往往没有教师的住宅区,授课教师“有课就来,下课即走”,师生交往少,缺乏教师人格与学术的魅力的吸引与熏陶,育徳树人工作难以落实。此外,新校区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他们和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交往少,缺乏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
2 文化氛围淡
由于新校区多处于城郊地带,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文化荒漠”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校园文化缺乏历史积淀和人文气息。
3 学术氛围淡
对于那些没有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的校区,学生就难以和名家大师进行思想、学术交流。
4 社会氛围淡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的终极目标,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融入社会,深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但由于新校区往往远离城市,受城市文化辐射影响小,就是买一本杂志、逛一个书店,也可能需要跑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以外的市区。因此,要防止把新校区变成学生学习的“孤岛”、研究的“荒岛”、生活的“枯岛” [2]。
二 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模式的探索
(一)转变团学工作的观念
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最重要的是要倡导“师生平等”和“学生自治”的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自教、自学、自律的作用。团学工作的指导老师在学期初应向各分团委、学生会明确学期的工作重点,指导学生自行拟定学期工作计划,讨论通过后,交由学生全权负责实施。同时,强化中期考核和学期末的总结,团学指导老师可组织学生干部对活动实施的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及困难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只有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多校区办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二)完善团学工作机制
1 建立健全多校区团学组织
首先在新校区设立学生事务综合管理办公室,强化学校职能部门在新校区的工作。与团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部门,都应安排专职人员入驻新校区,处理新校区学生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其次,校、院两级团委分别派专职人员入驻新校区,加强对基层团学组织工作的指导,在新校区设立学生组织分会,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引领思想、服务成长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加强新校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基层团支部制度建设,选好团干部,加强团干部能力培养,保证团学工作开展的执行力。
2 改进学生工作方法
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开展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我们应当根据不同校区学生群体学科背景、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团学工作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的安排与部署。新校区一般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应当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题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文体活动以带动整体校园文化氛围,老校区以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应当着重满足其科研创新、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需求。其次,为了促进多校区间学生干部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建立多校区间学生干部定期交流机制。通过选拔部分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担任新校区助理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一起开展工作,轮流值班,形成互补,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辅导员人手紧张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校区间学生干部交流构建桥梁,更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再次,在新校区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将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校、院两级的学生干部可以适度重叠。
3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和考评机制
团学工作队伍是多校区大学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一支主力军,必须建设好一支作风正、纪律严、能力强的团学工作队伍。多校区办学背景下的团学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而目前团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通常是由学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年轻辅导员担任,团学队伍呈现出“新人多、学历高、年轻化、学科背景多元化”等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非教育学类专业毕业,并不具备心里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学校要加强团学工作队伍的教育与培训,为团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团学工作队伍的关心与关怀,提高团学教师的工作待遇;要进一步完善团学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在评优评奖和政策激励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要树立一批团学工作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团学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绩与贡献,实现团学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创新团学工作载体
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构建跨校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最大限度地弱化或消除由于校区分散所带来的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差距。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各类动态消息,可以与老师及同学在线交流互动,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其另一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多校区间的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从而建立基于信息化支撑的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团学工作者要善于把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多校区管理之中,应当具备现代化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观念,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技巧,从而有效地解决多校区间时空不同步的问题,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接收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优化工作效果。再者,在当今国际国内环境复杂,文化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的新形势下,加强团学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团学组织思想及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营造有利于高校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氛围任重而道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统一的大学精神
传承校园文化是高校多校区团学工作的核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师生是主体,校园环境是依托,大学精神是核心,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硬环境建设,可以对老校区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复制和文化移植,比如: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尽快克服新校区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弊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校区建设在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外,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比如:书店、报刊亭等建设配套。其次,要注重软环境建设,大学精神离不开大师的引领,校园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新校区汇聚大师、名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从而使新生接受到更多的熏陶和教育。尤其要重视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对于学校校训、校标、办学历史及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多校区办学多背景下,要尽量多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割裂,校园文化要展现学校整体风貌,体现“一个大学”的理念,注重“校魂”传承[4]。
参考文献
[1]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47-49.
[2]宇业力.多校区大学学生工作困境及其对策探讨[J].前沿,2006(12):77-78.
[3]张向菊,林琳.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第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61-363.
[4]张兴华.如何破解多校区办学困局[J].辽宁教育,2014(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