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凿山辟道,力促县域教育现代化

2016-05-30 10:48魏文琦黄铭钊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现代化学校发展

魏文琦 黄铭钊

蕉岭县,旧称镇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域面积960平方公里,总人口22.8万人,为晚清抗日保台爱国诗人、教育家丘逢甲的祖籍所在地,素有“世界长寿之乡”“最美乡村”的美名。据《辞源》蕉岭条记:“城跨蕉岭之上,县以岭名。”蕉岭县“跨岭立城”,县境四面环山,春秋战国时属于地处蛮荒的“百越之地”,山地面积高达113.4万亩。2010年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县”,2014年实现“广东省教育强镇”复评全覆盖后,蕉岭教育人抓住良好发展态势,再从春天出发,启动实施了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提质工程,高中阶段教育优化工程,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工程,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教育内涵特色建设工程,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县域教育内涵发展品味,力争在2016年底前,在梅州市率先建成“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才流出相对较多、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山区县,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定然不小。是什么使蕉岭教育人拥有“争先”的信心和魄力?又是什么让蕉岭县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大道上解困突围,收获满园春色?

合理导向,引领教育科学发展

蕉岭是客家民系聚居之地,客家人向来有着“喜思好学”“崇文重教”等优良传统,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养子唔(不)读书,当作瞎眼珠”“读书肯用功,茅寮里面出相公”等说法。蕉岭县继承发扬客家人“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牢固树立科学理念,出台多项相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使全县教育水平、品质不断提升,让长寿之乡生长出教育的“长青之树”。

一、坚定教育信念,强化前瞻意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蕉岭要发展,关键是科技,根本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蕉岭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陈伟明如是说。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既是蕉岭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期盼。蕉岭县领导恪守“站高位、谋长远、重践行”的原则,用实际行动强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2015年10月,蕉岭县召开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工作动员会议,确立了“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的教育理念,强化了“争先”工作的前瞻意识与保障力度。针对“争先”工作,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是顺应蕉岭教育事业发展态势的内在需要,是推动蕉岭赶超发展的重要前提,在“争先”工作中务必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做到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质图强、内涵发展,分类指导、统筹推进。

2.总结经验,坚定信心。认真总结教育创强和教育均衡县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分工,统筹推进;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到密切配合,舍短用长,强化合力。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育部门专门抓,形成多级联动、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合理、稳定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加大筹措力度,保障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推动教育提质发展。并尽力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支持配合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浓厚氛围,掀起全民关心教育、全社会支持教育的新高潮。

二、坚守“攻坚”阵地,提供制度保障

有坚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保障,才能走好发展之路。为确保“争先”工作的顺利开展,2010年以来,蕉岭县先后制定了《中共蕉岭县委、蕉岭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意见》《蕉岭县“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蕉岭县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蕉岭县中小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蕉岭县争创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实施方案》《蕉岭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各类教育发展方案和有关制度。2016年2月将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争先”列入2016年县“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之一,全面确立了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战略重点、目标任务和达成途径,清晰划定了教育现代化时间路线图,为蕉岭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基本框架和有效指引。

经济保障是第一保障,蕉岭县建立了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教育投入体制和增长机制,预算内财政性教育投入从2011年的18928万元增长至2015年的50875万元,五年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额达到16.17亿元。特别是2015年,蕉岭县新增教育拨款超过9920万元,定下了扶持农村教育、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学历、提高教师收入等多项决策,以空前力度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三、坚持合理规划,确保协调发展

俗话说:“水涨船高,泥多佛大。”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与共生共荣,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必然指向。蕉岭县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纲要,对各级各类教育予以了科学统筹,促进各阶段教育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百舸争流、齐头并进的蓬勃之势。

1.学前教育普及发展。蕉岭县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发展问题,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公办、民办两条腿走路,着力办好公立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学前教育事业迎来新的发展时期,成为蕉岭教育的一个亮点。目前,全县8个乡镇均已建成1所以上优质公办中心幼儿园,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全县共有幼儿园44所,其中公办园17所,民办园27所,公办幼儿园比例达38.64%;市一级幼儿园10所;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95.4%;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95%。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作为国民素质的奠基者和测温仪,关乎全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蕉岭县将义务教育视为教育现代化的敲门砖和突破口,近几年通过加大投入,盘活资源,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城乡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差距明显缩小,成为梅州市第一批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督导验收县之一。目前,全县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率达100%,“三残”儿童入学率为86.2%,义务教育巩固率小学为96.58%,初中为101.2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43%。

3.高中教育特色发展。蕉岭县提出了“办强蕉中、办特侨中、办活职中”的思路,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占比为100%。积极壮大中职教育,以力促职中创建广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抓手,增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能力,中等职业学校初次就业率为97.8%。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蕉岭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了98.14%。高考连续多年取得优异成绩,2016年,高考考生重点本科、本科、专科以上入围率连续九年居梅州市各县(市、区)第一。中考考生总分稳居梅州市各县(市、区)第一。

双轨并进,助推教育现代化发展

从根本上看,教育现代化主要是“物”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没有“物”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成了无米之炊;没有“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就失去了源头活水。对此,蕉岭县教育工作者早有洞察,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注重两手齐抓,双轨并进:一方面,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强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启动实施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以人才培养为抓手,为教育现代化加码助力。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升县域教育内涵发展品位。

一、“物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民主、开放、协作、交互、共享和创新,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精神内核”,与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人人成才和多样化成才、选择性学习和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等理念本质性相符相融。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教育信息化,并以此助推教育普及和均衡。

1.建设“三网”,构筑智慧教育大平台。网络建设是打造智慧校园、促进教育信息化乃至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蕉岭县不惜重金投入2000多万元,在购置师生终端机、补充更新电教平台的同时,推进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打造“四有”数字化校园(校校有网络、班班有平台、师师有电脑、人人有学习空间)。现100%的学校已建成校园网,100%的学校实现与省基础教育网和市、县教育信息网四级互联,100%的班级配有多媒体教学平台,100%的教师配备有电脑。已建成三大核心网站群:以信息发布和对外交流为主的蕉岭教育信息网,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为主的蕉岭县教师进修学校网,学校层面的校园门户网站群。此外,蕉岭县已建成教育系统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电子政务和电子校务系统,大力实施“智慧校园”门户网站和资源库建设,所有学校、教学点均建立了集网络安全、教育资源中心和教育数据中心为一体的教育区域网络中心,实现了所有学校(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信息化管理应用覆盖率100%。至此,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智慧教育”初现端倪。

2.实现“四优”,学校办学条件大改善。2013年以来,蕉岭县积极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按标准配齐学校多媒体设备和师生用计算机,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为县域教育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硬件基础。今年,又投入7840多万元实施“一校一策”,在教育硬件方面再补短板,完成了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舍及运动场优化升级改造,完成了对全县学校校园周边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优化改造,完成了全县学校教学常规仪器、图书、体卫艺器材设施设备添置更新优化,完善了教师办公设施,更换了学生桌椅等等,大大改善了学校办学硬件。县内城乡学校差距大大缩小,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目前,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均通过梅州市标准化学校复核验收,达标率为100%。

3.开创“两高”,营造技术应用好氛围。通过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蕉岭县开创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高的“两高”局面。他们十分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以科研课题为引领,充分发挥信息化创新应用试点学校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深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指导和参考。每年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开展教师优秀课件、微课评比活动,并组织多媒体教学比赛,大大提高了教师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教育信息化整合能力。同时,各学校均建立校园网络资源库,将各学科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归类,上传至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在学生信息应用方面,每年组织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类的多种活动,如中小学生电脑绘画评比、高中生动漫制作比赛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近年来,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共有160多名学生获得国家、省、市级奖励。

二、“人的现代化”,为教育现代化保驾护航

人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最深刻的层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保证。其中包括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现代化,素质能力的现代化,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从传统、守旧的“非现代化”发展到现代化,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优化结构、打造优质师资队伍的过程,是一个人才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1.抓“外招”。近年来,蕉岭县共招聘了176名新教师,其中招聘了40名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英语专职教师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为农村学校发展输送了新鲜血液。今年专门出台了《蕉岭县教育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素质人才公告》,到华中师大、湖南师大、江西师大、陕西师大、华南师大等校,通过网上报名和现场考试的方式,招聘了15名本科、研究生学历的高素质人才。

2.抓“内培”。县财政共拨付1000多万元专项资金,通过“提”“学”“传”“育”四字诀提升校长、教师专业素养。(1)提。2016年制定《蕉岭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教师学历提升对象的范围,还鼓励规定范围以外的教师参加,这部分教师同样可以享受同等补助待遇。鼓励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提高培训,除可享受补助待遇外,如果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紧缺,可优先调入高中阶段学校。培训学费由县财政分担70%,学校分担20%,个人分担10%。(2)学。组织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到河南、北京、江苏、上海、广州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积极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3)传。蕉岭县人民小学古芹巧老师成为首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师工作室承担了为本土教师提供学习进修、提升专业教学技能的平台使命,也承担了引进外地先进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成果的平台使命。一批批参加跟岗学习活动的成员通过古老师的示范课、讲座,以及成员们的展示课,更新了理念,提升了能力,对数学生本课堂有了初步领悟。“名师工作室”的示范作用辐射至全县各校。(4)育。广东省骨干教师、“嘉应名师”等学科带头人采取“量身设计、模块组合”的方式,培养一批教育教学拔尖人才。如“嘉应名师”镇平中学王晓松老师,积极投身于科研,先后主持参与了省、市、县级科研课题《化学探究活动实施与能力培养研究》《以生为本的最优化课堂探索》,在课题研究中带动、扶持了一大批青年教师。

3.抓“交流”。(1)采取“强强互动,强弱结对”的帮扶方式和“名校带动,校校联动”的校际教研等方式,努力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发展,从制度上、政策上、途径上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例如,县人民小学与文福镇中心小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人民小学提供语数英各学科的多节展示课,展现了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理论水平和课堂掌控能力,两校教师课后进行评课交流。(2)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之一。2014年,蕉岭教育局组织教师到港澳的小学进行生本教学展示交流。2015年,香港文化交流代表团到实验中学进行文化交流;徐溪中学邀请外教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蕉岭中学派老师到英国、泰国学习及文化交流;友邦小学与爱尔兰BELVEDERE COLLEGE书院、英国教育考察团、香港华仁书院等教育团体建立合作交流关系;晋元中学积极加强同印尼、香港、台湾等地的交流;创兆学校充分发挥台胞多的优势积极加强对台交流;城东学校(澳门回归纪念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澳门新华小学结对子挂钩联系,并定期进行教学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开展国际化教育。蕉岭中学、实验中学、县人民小学、友邦小学等学校结合学校发展的目标开展了“世界公民培养”“排练英语短剧”“洲际文化宣传周”等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国际理解能力。2016年5月,以上四所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学会教育国际化专业委员会授予“广东省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称号。

4.抓科研。蕉岭县构建了“三研一体”新模式,即学校的校本教研、区域的常态教研、网络的研修教研一体化。修订完善了《蕉岭县教育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方案》《蕉岭县教育局教育教学奖励办法(试行)》,县政府每年均拿出专项资金设立教育科研奖,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目前,全县有省级课题26项、市级课题47项、县级课题465项。

一校一品,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近年来,学校内涵发展成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内涵发展是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是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是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是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蕉岭县自2008年启动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以来,提出了“以特色学校的创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思路,各校结合各自的历史和人文资源,深耕数年后,在“争先”的进程中,百花齐放的态势已初步展现。

一、蕉岭中学:做富有温度的教育

百年老校蕉岭中学有一座建于乾隆年间的桂岭书院。1904年,近代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桂岭书院创办镇平初级师范传习所,以此作为培养闽粤赣边地区小学教师人才的所在。从过去的区域讲习所,到今天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蕉岭中学师生秉承丘逢甲的爱国情怀和教育理念,以管理、服务、劳动育人,做有味道的教育,办有温度的学校。学校激励学生在毕业时不仅要有毕业证,还要拿到“体能证”“才艺证”“志愿服务证”等,力争养成综合素质。在学生管理方面,学校重视加强学生自管自治,树立主体性教育观念,尊重和突出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定期召开团代会、学代会,坚持“正确引导,大胆放开”的原则,让学生独立自主地组织各种活动,体验主人翁精神。同时构建学生民主参与平台,学生通过班级管理、宿舍管理、学生会自主管理、社团管理、志愿者服务等多种途径,培养自管自治意识及能力。每周二下午的校长接访日,班级代表可以大胆向校长及校领导反映同学们的建议和意见,通常第二天校领导开碰头会后就能给出解决方案。这个传统在学校意见保持了好多年,学生非常关注学校的发展,并积极参与其中。

蕉岭中学每学年举办骨干教师研讨课、班主任沙龙、青年教师综合素质大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以丰富的活动和多样的平台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机会。学校提出教师要具有“五气”,浩然的正气、蓬勃的朝气、智慧的灵气、磅礴的大气和浓厚的书卷气。坚持抓好教师读书行动,开展学习讲坛,邀请有影响的名师、教授到校传经送宝。提倡文科青年教师写千字文,理科青年教师做千题集,青年教师写教学反思录,在反思中求发展。近三年来,学校90%以上专任教师都能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札记。

二、晋元中学:弘扬将军精神,突出信息化特色

晋元中学也是百年老校,抗日民族英雄谢晋元将军少年时在此学堂就读,其在“淞沪会战”中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和精神,是晋元中学师生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开展以歌颂将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把抗日歌曲《中国不会亡》定为校歌,指导学生用书法、绘画、摄影、诗歌等形式缅怀将军。利用“谢晋元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观看展览内容,学生对将军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立下了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决心。“书法·楹联·葫芦丝”是学校特色教育活动之一,与“朝阳读书活动”结合后,学校积极开展“书写将军”“书写名言警句”“每日一联”“励志楹联”等活动,师生或自拟内容,或收集有关将军的楹联,在校园内、班级内打造了展示楹联的平台,黑板报、手抄报也以此为主题进行展示,丰富了校园文化。

2010年,学校实行了多媒体平台全覆盖,初步实行教学手段多样化。2015年又投入25万元,为每个班级购置了先进的多媒体电子白板,并特邀珠三角的信息技术专家来校为老师们培训,同时成立课题小组,专门解决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此课题已列为县重点课题。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设备的运用。学校将其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大校本培训力度,培养骨干教师,通过传帮带,教师们基本掌握了这套设备的使用方法;要求每学科教师都使用多媒体白板设备、网络教室或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教学;严格要求每学期举行的上课比赛都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每学期举行2-3次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目前,学校已接入了200兆以上互联网,无线网络全覆盖,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都实现了泛在接入。教师上课可直接点击资源库,播放在线资源、实验室等内容;评讲作业可使用实物展示、直接批注等功能;课后用Joss Board录微课,直接导入教师视频、PPT、声音讲解等;下一步将建立学校自己的资源库、电子阅览室,学生可随时调取。

三、田家炳实验中学:五育并举,五球联动

田家炳实验中学以田家炳先生事迹为依托,准确定位“读名人传记、做时代新人”为学校特色。近年来,学校落实德育、智育、体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五育”,积极组织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五球”活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了学习源动力。学校让客家山歌进课堂,让国学进校园,利用重大节日组织文艺汇演,搭建展示舞台。学校也为每一位有艺术爱好的学生搭建了学习空间,每周三、四、五下午放学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科技创新、国画、书法、舞蹈、声乐、球类运动,由专业老师负责辅导。科技创新小组的多个创新作品获县第30届科技创新大赛竞赛项目一等奖,作品《芒果采摘器》获市级三等奖,《电动窗帘》等多件作品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三等奖。学校篮球队、足球队多次外出参加校际联谊赛并获奖,田径队参加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多次获得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书画社团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

四、人民小学:恋诗·练字·炼人,陶情·学艺·笃行

环境布置、氛围熏陶是特色创建不容小觑的一环。人民小学始终在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点点滴滴搞建设。西校第一栋教学楼的东侧外墙上展示校训“诗书陶情,德艺敦行”。学校正门厅左右两侧有特色方案与每月作品展。每栋教学楼各有楼层文化,“唐宋楼”“客家诗人楼”“近代伟人楼”,里面的“诗人介绍”“诗词赏析”“书法指导”,图文并茂。“诗苑博雅”文化长廊设有“古诗类别”“诗人雅称”“名句赏析”等栏目,供师生细细品味阅读。

为使“三练”活动深入开展,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了第一套诗教教材《诗苑》(一),共有5本,包含诗歌赏析、书写范例、作品欣赏、笔画指导等,内容详实、插图精美。经过六年的教学实践,学校组织教师改进、完善,编写了第二套诗教教材《诗苑》(二),共有6本,各年级使用不同的教材,更切合学生实际,可操作性更强。每周星期二下午的预备课和第一节为全校统一的“三练特色课”。按不同年级不同要求开展诗词赏析和诗词书写活动。每周赏析、书写一首古诗词,做到时间保证,训练到位。学期结束时进行考核,学生背诵一学期所学的古诗词,再挑选4份最得意的书法作品,老师根据考级标准,进行严格的等级评定,最后由学校颁发书法考级证书并进行表彰。毕业时,每个学生都成长为“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翩翩少年。2010年,《“恋诗·练字·炼人;陶情·学艺·笃行”——学校特色创建探索和实践》获第七届广东省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诗教先进单位”“中华诗教先进单位”。

五、友邦小学: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

学校构建层级管理体系,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自主管理”德育工程,开展“特色友邦”体验活动。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生物园区、文化长廊、专题墙报、班级评比栏、佳作园地、“梦之声”校园电视台、小蜜蜂文学社、《蜜园》校刊等处处展示以人为本的办学成果。在开齐开足课程、落实常规工作的前提下,扎实开展课外活动,搭建平台,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培养特长。“校园吉尼斯”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学生们参与“成语大王”“解题超人”“口语达人”“魔方玩家”“百科斗士”“跳绳能手”“踢毽狂人”“绘画高手”“围棋新秀”“象棋神童”等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应战,挑战成功者则获得该项证书。这个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挑战精神和竞技精神,学习气氛浓厚。2008年,学校开展了“想说英语,说响英语”主题英语特色活动,坚持课堂教学打基础,校园活动重练说,英语校本教材已搬上了“每日一句”校园广播,一、二年级开设了以校本教材为主的口语课程。

六、新铺镇中心小学:让“红色家园”的正能量根植于心

新铺镇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孕育了众多名人志士,因此学校提出了以“红色家园”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并编写了校本教材。“红歌”突出一首红歌一面旗,一支红曲一把号,以歌曲激励人;“红诗”发挥育秀作用,培养文明、高雅的人;“红心”分为光辉典范、英勇先烈、少年英雄、客都英杰、民主之魂、中华之星六个篇章,以故事教育人、启迪人。“唱红色歌曲”“诵红色诗词”“读红色故事”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昂扬向上的精气神。此外,学校还是“百校千社、书香童年”阅读活动基地学校和乡村学校少年宫。每周二、周五下午,校园里一片欢声笑语,第一个小时是阅读课,第二个小时是少年宫活动。老师们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并在网上深入学习,陆续开设了蜡笔画、折纸、儿歌朗诵、快乐英语、编织、十字绣、小主持、舞蹈、剪纸、棋类、球类、电脑绘画、小报制作、生活技能等活动项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记者观察

在中国“长寿之乡”“最美乡村”蕉岭,到处层峦叠翠、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这里的孩子真幸福!不仅有生态宜居的环境,又有极富传统底蕴的客家文化,更有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和优质师资。蕉岭教育人多年来的积累、努力和心血,如今已换来春光明媚,姹紫嫣红。

——从春天回望,我们看到了蕉岭各级部门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坚持和积极回应,进一步提升教育综合实力的决心,科学统筹,上下一心,保障措施和资金到位。

——从春天回望,我们看到了蕉岭教育现代化的落脚点在人,打造一支高水平、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造就综合素养卓越的年轻一代,已成为共识,而这也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使命。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发展过程。下阶段,蕉岭将按照“统筹全局、促进公平、深化改革、优质发展”的思路,坚持基础教育与职成教育并重,提高教学水平与提升科研水平并重,改善办学条件与加强队伍建设并重,大力推进高位均衡和优质内涵发展。希望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蕉岭教育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跨文化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教育法治、社会教育机构、教育特色的适切性等方面有较大突破。

“今日已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红杏枝头春意闹;明朝必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期待蕉岭教育再创佳绩!

(本文图片由蕉岭县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现代化学校发展
边疆治理现代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学校推介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