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菲菲 龙翔
摘 要:前瞻记忆是指对未来要执行的行动的记忆,研究的行为实验法主要包括自然法、实验室法和情境模拟法。在1990年Einstein和McDaniel提出双任务实验室实验范式后,一直以实验室研究法为主,但是近年来,人们逐渐不满于实验室研究的生态效度,无益于预测和改善现实情境中的前瞻记忆,因此开始不断探索、尝试新的能够模拟现实情境的实验方法,这些方法既有良好的生态效度,又有良好的精确性。其中主要有虚拟一周、视频程序、虚拟现实情境等。虚拟现实技术未来可成为主导技术。
关键词:情境模拟法;虚拟一周;视频程序;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22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142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PM)是指:“对未来要执行的行动的记忆,比如记得回家路上买条面包,记得10点给某人打电话。”前瞻记忆失败会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如忘记赴约、开会,甚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美国平均每年发生30多起这样的事故:父母把幼儿放在车里等,结果遗忘导致死亡。还有1991年空管员忘记时间导致两架飞机相撞的悲剧。前瞻记忆如此重要,但相比其他领域的记忆研究,前瞻记忆研究开始得很晚,在1990年Einstein和McDaniel提出前瞻记忆研究的“双任务”实验范式之后,前瞻记忆才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Graf&Uttl,200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由于实验室研究范式任务结构单一、与现实差距大等问题,实验室研究的结果并不能很好地预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前瞻记忆表现,因此实验室研究的生态效度一直被人所诟病。而以现实生活为实验场地的自然实验法又有精确性差、控制性差的致命缺陷。近年来,社会心理学取向的研究者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情境模拟法。“这种研究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在生态效度和实验过程控制上的两难困境,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法。”
一、情境模拟法的概念
情境模拟法是指在一个模拟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植入前瞻记忆任务,以任务完成度计算成绩的实验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无力完成实验室操作任务的被试,比如儿童和老年人。Kvavilashvili为儿童设计的一个玩偶Morris避开动物(儿童命名图片时遇到动物就拿出)的故事情境模拟实验堪称经典。
情境模拟法不仅兼顾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的优点,而且具有极强的灵活性。研究者们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了各种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模拟情境,使其能在生态效度和精确性两端之间平衡取舍,两者兼得。
二、非标准化的模拟情境
非标准化的模拟情境中的实验情境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进行设计或改进。比如Kvavilashvili的经典实验,主试要求被试做完无关测验后去另一个房间做其他测验,在被试离席时顺便嘱咐被试,让他跟另一个主试说要一份数据,另一个主试听后说先做测验,让被试测验完提醒他数据的事。Carey也模拟了一个类似的心理测验的情境,布置了“测验完成后在指定地方签名”“15分钟后提醒主试测验结束”等自然而然的前瞻记忆任务。
此类研究还有Loft等人进行的一系列“空中交通控制模拟”实验,以及Altgassen等人的模拟完成“德累斯顿早餐任务”研究老年人前瞻记忆。K.认为,如果在情境中植入的前瞻记忆任务感觉是自然而然的,那么这种研究在控制性、避免天花板效应、平衡被试动机、生态效度等方面都要优于其他研究方法。
从单个研究来看,非标准化的模拟情境研究都很有趣,不仅生态效度好,研究因素的控制性也良好。但是综合来看缺点就很明显,各个研究因研究目的不同,研究情境之间差异很大,结果没有可比性,且耗时耗力,可重复性差。因此,研究者们设计了一些标准化的前瞻记忆模拟测验。
三、标准化的模拟情境
(一)虚拟一周范式
虚拟一周(Virtual Week)是一个模拟日常生活情境的桌面游戏,类似于飞行棋,是Rendell和Craik年为了研究前瞻记忆的年龄效应而设计的,并在之后进行了电脑编程,使其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和记录。它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情境模拟研究方法。游戏中,抛掷骰子前进,并不断选择前进方式,这是当前任务,前瞻任务是执行游戏开始时布置的任务和游戏进行中遇到的任务。Terret和Rendell等在一项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前瞻记忆和未来情境性思维的关系研究中使用电脑操作了此方法。
“虚拟一周范式”经多次实践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不但可以将多达10个前瞻记忆任务非常自然地安置在实验中,而且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适用于不同年龄层的被试。实验中任务类型相对复杂多样,很好地避免了天花板效应,并且可以在电脑上操作,较好地控制实验环境,是目前为止较为理想的实验范式。
(二)阿尔弗雷德王子前瞻记忆测试(Royal Prince Alfred Prospective Memory Test,RPA-PMT)
RPA-PMT是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的Radford和Miller等在2011年主持编制,由四项行为任务组成,分别是基于时间/事件的长时或短时任务,如“15分钟后提醒我去移车,以免被罚款”。而当前任务由主试灵活决定,可做无关问卷。经检验信效度较高且较敏感。类似的前瞻记忆行为测验有Wilson最早编制的“Rivermead行为记忆测验”、Raskin等编制的“前瞻记忆筛选测验(MIST)”和Wilson等人于2005年编制的“剑桥前瞻记忆测验(CPMT)”等,且都被验证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这一类经过标准化的前瞻记忆测试有统一的测验环境、指导语、评分标准等,无关因素控制较好,且操作设施要求不高。但也有模拟情境相对简单,前瞻任务和执行环境相对单一等缺点。
(三)前瞻记忆视频程序(Prospective Remembering Video Procedure,PRVP)
T&K认为一个好的临床测验应满足四个条件:可操控任务变量的灵活性、足够的长度、可接受的校标效度、生态效度高,以此为标准制作了PRVP。实验中,被试记住前瞻任务单后观看录好的视频,视频内容可根据研究灵活调整,比如穿过一条商业街,要求被试对视频中的前瞻记忆线索进行反应。经检验发现视频测试成绩和真实场景测试成绩高度相关,且与熟悉度正相关,表明测验一致性效度良好。
Potivin等在此基础上制作了的“前瞻记忆生态测验(Ecological Test of Prospective Memory)”,对前瞻任务数量、线索等进一步进行了标准化。但是视频程序的最大不足是取镜、节奏等条件不受被试掌控,这与现实情境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热门的VR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
(四)虚拟现实情境(Virtual Reality,VR)
VR是指虚拟三维空间,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配件刺激视、听、触觉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如Logie等人2011年制作的“爱丁堡虚拟任务”(the Edinburgh Virtual Errands Task ,EVET)要求被试在一栋虚拟大楼内自由选择路线完成8项前瞻任务。之后,2014年再次改进加入了ongoing task,并研究了显著线索对前瞻记忆的有益效应。
相较于其他的情境模拟实验范式,虚拟现实情境不论是在情境复杂性还是任务类型上都能最大限度地模拟现实情境。但是由于技术局限,VR技术还存在运动体验不真实,价格昂贵,不适合老年人等缺点。
四、未来研究展望
对研究者来说,研究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情境模拟法因其多样性给了研究者更多的选择。研究者应根据实验需要,大胆创新、改进,设计更为理想的情境模拟研究范式。情境模拟法尚有巨大的潜力,尤其在VR技术的应用上,应加强利用VR技术的多通道交互。如未来科技允许,可同步采集VR、眼动、脑电和脑成像等多种信息,直接深入地探讨前瞻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前瞻记忆的理论模型。
前瞻记忆的研究突破离不开研究方法的进步,在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持下,还需要研究者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以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伟. 前瞻记忆[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2] Kvavilashvili L, Messer D J, Ebdon P. Prospective memory in children: the effects of age and task interrup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1(3).
[责任编辑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