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喆
阅读是一个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生成的过程,正如读《雨巷》中的“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是要对丁香有初步的感知,探究“颜色”“芬芳”和“忧愁”等词汇基本的含义,最后融合丁香的意象生成出对丁香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意义的理解。生成性阅读即要摆脱以往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阅读模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从而获得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一、借助情境,丰富感知
体验的生成有赖于主体的感知和领悟能力,一篇作品,学生所能看到的,除了表面的文字,在初步阅读时很难感悟作品深层的含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深层次的含义,还得以直观的感知为基础。以《记念刘和珍君》为例,一开始阅读时,学生所能感知到的,就是鲁迅先生对反动军阀的谴责,但却很少生成出对“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的理解。在教学中,若能借助视频或图片素材,引导学生了解大沽口事件和“三·一八”惨案的历史,学生的体会就更加深刻。
生成性阅读强调的是要让学生去阅读作品,获得对作品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利用情境来丰富学生对作品的感知,以此促进学生理解作品。如阅读《雨巷》,教师可以通 过音乐、图片营造幽怨的氛围,让学生切实感受作者的彷徨。再如学习《雷雨》,通过视频片段来引导学生欣赏,在欣赏中了解剧情。诸如此类,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感知,这对学生体验的生成是大有裨益的。
二、以问引思,促进理解
要让学生在作品阅读中生成自己的体验,阅读是基础。结合以往的阅读教学来看,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对作品的阅读不多,理解也是建立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其实,同样的作品,读者的心境不同、经验不同、知识基础不同,获得的体验是不同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以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并获得理解,为体验的生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我与地坛》的教学为例,为让学生更好地走进史铁生,感受其对生死的感悟,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当史铁生的角色,展开对话。如你是以一种怎样的状态进入地坛的(包括身体和精神方面)?学生交流并表达,教师明确:“双腿残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颓废)。”继续问:“那时你眼中的地坛是怎样的景象?”沿用上述做法,学生交流后明确:“荒芜。”“既然地坛如此荒芜冷落,为何你却这样痴迷?”交流后明确:“地坛,给了他母爱般的慰藉。”如此,学生在角色置换中阅读、感悟,再辅以教师的点拨,体验会更深刻。
三、丰富活动,提升感悟
阅读体验的生成,不仅要让学生多去读,还可在课堂中通过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感悟。如《一个人的遭遇》中凡尼亚激动和狂喜的举动,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句子,然后用动作来表现凡尼亚的激动和狂喜。在学生表演后提问:“凡尼亚为什么会有这些举动?”学生交流后明确:“渴望亲情,害怕再失去父亲,再去流浪。”应该说,阅读活动并不是单纯依靠视觉进行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这样才利于体验的生成。
在阅读教学中,以活动方式来引导学生阅读体验,活动的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进行。以小说阅读为例,针对人物对话可采用情景剧的活动方式进行,针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则可采用表演的方式进行。如《雷雨》中周朴园知道侍萍还活着,且她的孩子也活着时,便神经质地惊愕起来说:“什么?”时而“忽然起立”,紧张地问:“你是谁?”极度惶恐和不安,这就可引导学生尝试用动作来表示,体会当时周朴园的心理。
四、加强拓展,丰富体验
结合以往的阅读教学来看,课后拓展较少。其实,课后拓展活动是丰富学生阅读体验较为有效的方法。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阅读作品,获得理解,课后再结合作品内容而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再次体会作品,这样也可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以《荷塘月色》为例,要让学生真正体会“不宁静”,感受月色下的荷塘,感悟作者的心情变化,课后可让学生在月下去走走,尝试揣摩作者的心理。又如阅读《林黛玉进贾府》后,先引导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再组织表演。再如阅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后,真正地像作者一样,去喂马、劈柴,在活动中体会海子当时的想法。在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在理解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才能使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解读而有体验,在阅读中有更多收获。
阅读,体验是核心。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借助情境、问题、活动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逐步感知、了解、理解、体验和感悟,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角色,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文本解读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去阅读理解,在理解基础上生成体验,提升阅读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