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盛杰
“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写景抒情类诗歌是高中诗歌鉴赏的重点类型。古人远足踏青,观赏山川风光,游览名胜古迹,借山水来抒情达意、洗涤凡俗、获得安慰和启迪。教师应引导学生鉴赏写景抒情诗歌,吟诵诗歌,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透过意象,感知富有生命意蕴的画面;展开联想,体味诗人未尽之意,理解诗歌中的别样情思,从而在掌握鉴赏技巧的同时颐养性情。
一、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诗歌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感知语言顿挫的节奏美与和谐自然的声韵美。古人非常重视诵读,正所谓“闭门谢尘鞅,展卷自朗读”,这也是诗歌鉴赏的入门法宝。基于此,在写景抒情诗歌赏析教学中,教师要从诵读开始,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品味诗歌的整体氛围、情感,细读诗歌的题目、作者、背景、注释等,精读诗歌的好词佳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
在《声声慢》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诗歌字里行间蕴藏的孤寂、悲愁之情。在初读过后,我用大屏幕展示了李清照的一生,着重点出其南渡前后的不同词风,让学生在理解词人经历的基础上解读诗篇。学生开始精读,并揣摩诗句的意蕴。从读入手,我们谈诵读的体会。有的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真好,易安是排字的高手,连续的叠音字,代表的就是自己无处安放的心情。”学生在一字一顿中,体会了语言背后的情绪。有的说:“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诗人的道白,写出了这样季节中自己身体的感受。”有的则说:“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此句明写雁,实写人,应是作者睹物思人。”学生读诗,读出了诗歌背后的故事,读出了独特体验,初步实现了从言语到情感的切入。
“诗”与“歌”是一体的。通过诵读、反复咀嚼,学生披文入情,在头脑中描画出语言传达的声音形象,走进诗人的内心,触摸他们的灵魂,感受诗韵、诗情之美。
二、锁定意象,重构画面
经过千百年的积淀和传承,许多意象的内涵是比较固定的,可以成为我们解读诗歌的钥匙。如“梅兰竹菊”(君子的品质)、红豆(爱情)、杨柳(离别)、月(思念)、长亭(送别)、流水(年华流逝)等。在教学中,我会让学生锁定这些带有诗人独特情感的形象,明确作者描写景物的角度和手法,并运用联想,重构当时的画面,把握诗歌的内容,深悟诗歌的主旨。
在《沁园春·长沙》的教学中,我采用了由抓意象、构意境到明情感的教学策略。这首诗,通过写深秋的景象,构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橘子洲秋景图,表达了革命青年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诵读完毕,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和自己的体会。整体感知之后,我让大家找出秋景中的典型景象——山、林、江、舸、鱼、鹰,本来很普通的景象,在诗人的如椽巨笔之下却变得与众不同,这是为何?有学生回答,这些景象被诗人写进自己的诗歌中,特点鲜明,融为一体;还有的说,从这些景物描写中看到了诗人当时的情感。这就是我们要说的“意象”:远处的山林,色彩斑斓;江边的帆船,竞相出发;水中的鱼儿,在江中自在畅游;天上的雄鹰,正在搏击长空。词中描写的大自然景物在深秋争相发展,生机勃勃,正如上阕的结尾“万类霜天竞自由”,作者也不禁感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由景到情,自然过渡,不着痕迹。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诸多意象构建了宏阔的意境,表达革命者的豪迈之情和伟大抱负。学生掌握了这种解读思路,在鉴赏写景抒情诗歌时,就会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三、补全留白,升华情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中国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含蓄蕴藉,诗人们将“景”与“情”完美融合,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透过语言,还原诗歌的真实意境,并设身处地地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感想。我让学生在把握意境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笔触描写出诗歌的意象,实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多重对话,升华学生的情感。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体现了中国诗歌写意的特点。诗歌选取了富有田园特色的景象,韵味独特。在鉴赏中,我让学生通过诵读抓意象,通过联想构画面,补写诗歌的留白,并用散文的形式进行扩写,做到情景交融。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在南坡儿的开阔地上,几间草屋并排而立,简单而古朴。屋前,桃树、梨树迎风招展;屋后,榆树、柳树遮住了屋檐。几个孩童正在大树下面斗草……夜深了,深巷中传来几声狗叫声……乡村,静谧而美好。”
在描写中,学生想象合理,表现出了景物的特点,还原了诗人所处之境。他们恰当地使用了修辞手法,锤炼了自己的语言,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总之,写景抒情诗充满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学习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缘景明情,让学生在诵读、抓意象、品情感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诗歌鉴赏技巧,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