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岩
一、培养少儿审美情趣是文化馆社会价值存在的又一重要表现,也是一项重要的美术培训目标。上好一堂美术培训课就好比写一篇精美的散文,不但要做到构思巧妙完美、文辞生动朴实,更重要的是讲究形散而神不离。因此,实际少儿美术培训中,如何做到注重少儿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少儿实际描绘能力对文化馆的美术老师来说确实是一次挑战。
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美术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映,是思想与艺术的结合。美术就是美丽与艺术的结合。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的主要途径,它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少兒的艺术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
二、传统的文化馆美术培训中,美术教师大多存在千篇一律的上课习惯,自身思维受束缚,只图完成任务,缺乏对少儿艺术修养的责任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对文化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术教师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不同以往的培训氛围,美术教师必将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重新制定新的培训方法。在具体的美术培训中,只有更好的地结合社会生活实际中的内容,要重在培养兴趣,开启中小学生爱艺术的心智,要适当增设欣赏、想象、创意等课程;在辅导内容上注意思想性。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幼苗,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成长有着直接或间接地导向作用,潛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辅导方式上注意趣味性,调动少儿的学习热情,激励学习劲头。
三、怎样培养?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一个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他的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只从房间里往外拿东西,总有一大房间会变得空空的,什么也没有了。所以,教孩子学习画画,首先应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学会看,这就如同不断地往房间里装东西。在学生画画时,教师不应催促他快画,或者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意思或已有的概念去画,而应提醒他们时时停一下笔,仔细把所画的事物同自己脑中原有的概念比较一下,让孩子在画的过程中提高比较和求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鼓励孩子在画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最好办法就是引导孩子细心观察,一旦孩子养成了从周围世界的细致观察中扩展自己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细致地观察周围世界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让孩子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又可以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对更多的事物产生兴趣,强化孩子对学习的渴望。
四、在美术培训课上,多一点为少儿营造一个“开敞”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的提供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语言贯穿于整个培训过程中,不管是物质环境的运用,其演示、说明也都要借助语言这一传媒媒介。以前在组织美术活动是大多是示范介绍和讲解,很少让少儿表达自己的看法,于是他们便习惯只画些教过的图像来完成任务,很少自己创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把欣赏和操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孩子一起讨论,了解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便更好地与少儿沟通。当少儿出现不一致的意见时我们就鼓励他们通过反复的操作去寻找答案。
在美术培训课上,为少儿创造一个开放、自主的审美提升环境。审美情趣的提升源于其自身学习体会的积累,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和活动环境有利于其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自主性学习是教师在了解少儿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引导少儿共同参与,并为少儿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均等参与的机会,让少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选择材料和同伴合作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所以,作为教师必须在了解少儿的基础上,为少儿创设一种丰富的学习交流的环境,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满足少儿选择的需要;相互欣赏”和教育内容要求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相结合,使每个少儿都能得到发展和成长。
在美术培训课上,发展少儿个性,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发现美和创造美,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策略。(1)美术培训可以适当的“示范”,可用实物、艺术家的作品、儿童作品、一些能够激发美感适合少儿想象的等;(2)多倾听少儿的想法,尊重每个少儿的点滴创造,鼓励别出心裁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增强少儿间的互评和自我评价,引导少儿互相交流,提高少儿感受美和发现美的能力。
把握“注重品味,提升审美情趣”的度。美术培训中给人的思想感受是无穷尽的,不同文化环境的美术教师、不同年龄的美术教师,对少儿美术培训要求各不相同,既要注重品味,又要考虑少儿年龄和接受能力。如何实现少儿情趣体验的提升,培养少儿自主欣赏能力,完善他们的审美观点,美术教师要把握一个“度”字。由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少儿美术培训所面临的又是思想意境等情感不成熟的孩子,所以美术教师在美术培训中必须把握好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把握好美术培训的“度”。
五、以审美感知出发,以情感为动力,不断发掘少儿创造潜力的指导思想,搞好多层次辅导,注重辅导方法多样性,细心摸索和总结,精心地扶植和辅导,勇于探索,这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要。新时期,少儿心理发展受到来自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较大,引导其在美术培训中得到审美情趣的提升和有意义的思想启蒙将是我们文化馆美术干部面临的极大挑战。
一个人基本素质能力的最高体现就是创造力。要通过画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教师首先就要把“孩子是否能画一张漂亮的画,”“能否得奖”、“能否成像画家那样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后面,而将“孩子是否敢于画”、“是否敢于面对真实的世界画”、”是否敢于画与众不同的画”这样一些目标放在前面。有了这些目标,教师就可以把孩子今天的画同他们过去的画相比,看今天的画是否有了更多的内容、更多的细节和更多的情趣,不难发现这其中闪现着孩子创造力的火花。
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在辅导孩子画画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画自己周围一些常见的事物。因为创造力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往往是对一件平常事物的再发现和重新组合。孩子在画周围事物时,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在观察、记忆、分析、理解和再现的过程中加人自己的想象,补充新奇的内容,这正是孩子创造力最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