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硕
摘 要:我国物流市场潜力巨大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加入WTO后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国的“世界工厂”的雏形已经显现,世界主要的跨國公司均在我国部署了他们的研发基地、生产基地,这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物流企业进入这个市场。如此有利的前景,更需要我们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以正确的方式健康的发展我国物流业。
关键词:物流 企业发展 现代化管理
一、城市物流市场发展优势(S)分析
1.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专业化生产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专业的第三方企业随之兴起。第三方物流企业是搭起城市和地域之间商品流动的桥梁,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所占比重达50%以上代表国家真正实现现代化。我国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发展的重要性,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物流市场需求和现代物流业均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我国许多第一方生产企业和第二方商业企业已经达到60%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 物流市场规模和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每年都快速增长,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形成了功能齐全、规模庞大、设施设备先进、科学管理、低成本投入,技术领先、服务优质、高效高产,对委托方企业的采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信息等七个环节进行有效整合的现代化物流网络。
2.企业对物流需求加大 。企业竞争要有核心竞争力,非核心业务需要寻求专业的企业去完成。物流作为现代企业“第三利润源”越来越得到企业重视,寻求合作企业是企业利用外部资源,发挥本身优势,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企业对物流企业合作需求越来越大。专业的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物流服务,拥有合理的运输网络、标准的仓储设施、合理的配送线路和配送中心,为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第四方物流也在迅速兴起,以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信息咨询为核心业务的物流咨询管理公司也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企业。
二、城市物流市场发展劣势(W)分析
1.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城市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城市中的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单一作业,独立作业较多,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2.缺乏一体化物流网络。 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是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在物流战略规划和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中,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11年前,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3.物流人才不足。 专业的物流人才是促进城市物流发展的推手。现代企业已经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发展物流不仅要有先进的设备设施和物流网络,最重要是依靠专业物流人才。作为新型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员缺乏专业性,熟悉医药物流的专业人才更是稀少。目前对物流人员培养机构不多,物流人才多是在高校设立专业,毕业人数不能及时满足社会需要,物流人才的缺失限制了城市物流的发展。
三、我国城市物流市场发展机会(O)分析
1.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2.开拓全球性物流。寻求全球性市场空间 中国的企业要增强竞争忧患意识,在抓住国内市场的同时,要放眼世界,构筑全球化战略,以一体化的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寻求资源采购、生产装配和产成品分销,参与国际化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现对顾客的快速反映、提高顾客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或供应链成本,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并在全球性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我国城市物流市场发展威胁(T)分析
1.与跨国物流公司合作 。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我国第三方物流必须正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和整合资源能力,使第三方物流成为整合物流资源的主体。否则第三方的经营者的位置就要让出,成为资源整合的对象。因此,发展我国现代物流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在于积极与跨国物流公司合作,与跨国公司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弥补物流管理技术上的差距。当然合作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跨国公司通过合作将会比较容易的进入并占领一部分中国市场,但这是学习的成本,不与跨国公司合作、合资,成本可能更高。
2.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3.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日本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