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花
[摘 要] 在教学中,高职专业的重点在于实际操作,鉴别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是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以高职会计为例,根据实践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对职业技能和岗位进行分析,明确会计专业在高职教学中的目标,提出了四层实践教学框架,教学方式由传统的递进教学变为递进教学、障碍教学、课后任务教学三者综合的实践教学方式。
[关 键 词] 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92-01
一、实践教学的准则
(一)整体准则
从长远的角度来评判,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种教学体系是相辅相成的。依据职业技能的需要并集合多门课程的整合才能设置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制定的目标,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出纳实务、成本会计、供应链会计、会计操作实务等课程全是为提高学生的会计操作实务与处理会计业务能力等技能设置的课程,由此看来在高职院校教学体系中,会计专业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有着必要的联系。
(二)递进准则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深到浅、由简到繁,合理安排各门课程。同时各个课程是一个统一整体,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统筹各个课程教学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又有各自的侧重点。
(三)多样化准则
课堂学习的课时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详细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一直是困扰许多年轻教师的难题。有幸的是,诸多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为教师排忧解难。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充裕的课后时间,让课后时间成为学生学习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宗旨是整个实践教学的精髓。笔者认为,实践教学的宗旨是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职会计毕业生。以下通过对企业会计岗位,会计职业所需素养的分析,科学定位实践教学宗旨。
(一)企业会计岗位
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毕业从事的岗位按是否属于会计岗位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会计岗位和非会计岗位。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岗位。会计岗位主要分三个等级:出纳、记账会计、财务管理。出纳主要的工作内容是记账,保管印章、证件,税务方面的外勤工作,协助记账会计。记账会计的工作内容是登记总账、明细账;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管理的工作就是属于管理层的工作了,宏观上对公司的资金进行调控;管理财务部的各个方面。根据高职学生毕业从事岗位调查,大部分高职会计毕业学生从事出纳、记账会计工作中,因此出纳、记账会计是高职教学主要针对的目标和培养宗旨。
(二)会计职业所需的素养
会计职业所需的素养包括基本素养、职业素养。基本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笔者认为,实践教学体系的宗旨应是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形式
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培养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调查显示,现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还是按照传统高校设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科研的能力,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框架
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合格会计学生,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框架应分为四层。各层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层次逐层递进、深入。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框架由四个层次组成,包括:基础层、业务层、体验层、就业层。各层有独自的任务,但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培养有综合能力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框架可以改变过去单一课本教学模式,将学生由课堂带入企业,以培养合格会计职员为导向安排课程。逐层递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巩固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利用互联网学习、进入企业实习等。
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递进教学。递进教学就是按照学习知识的习惯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地传授知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按照知识点的逻辑性逐步传授,使学生逐步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递进教学方式也一样。其优点是按照人学习知识的顺序传授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将系统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是费时间的,很难调和课时有限和知识无限之间的矛盾。笔者认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应为递进教学、障碍教学、课后任务教学。在实践教学方式中递进教学只占整个教学的一部分,但仍然是主要教学方式。递进教学要将有限的课时放在重点关键知识上,其他知識放在障碍教学和课后任务教学上。
五、结束语
教学方式由传统的递进教学变为递进教学、障碍教学、课后任务教学三者综合的实践教学方式。递进教学要将有限的课时放在重点关键知识上,其他知识放在障碍教学和课后任务教学上。在有限的学时内既传授学生系统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松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
[2]刘会卿.高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太原大学学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