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A一天,小李胸口不适,似有异样的感觉,且伴有心悸,几分钟后消失。当时他没有重视,但3天后再次出现这种感觉时,他突然联想到不久前一个同事突发心肌梗塞,便担心起来,并出现了濒死感。他急忙叫同事送自己去了急诊室,经过心电图及其他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医生认为可能是疲劳所致,建议他好好休息。但从此,小李开始关注自己身体的各种异常体验,总觉得自己会得心脏病,会突然像同事那样发生意外。他害怕出门,希望家人一直陪伴。
我们每个人都会偶尔出现短暂的不适感,并不会太在意,但当我们在某种想法的影响下,便有可能会夸大不适感的危险,表现出过度担心。其实,当遭遇较大的生活事件时,我们不仅仅会在情绪和躯体感受上出现反应,也会在认知和行为上出现反应,而且四者之间会相互影响,并最终有可能形成恶性循环。比如,上文中的小李就是因为躯体感受(感觉到胸口不适),在认知(联想到同事患心梗,担心自己也会发生类似情况,故过度自我关注)的作用下出现情绪反应(害怕、焦虑),以及行为变化(惧怕外出)。尽管对小李影响最大的是情绪反应,但他关注的却是躯体感受,他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是认知歪曲(夸大了危险)导致的,而且行为改变会进一步强化自我关注。所以,歪曲的认知常常是导致我们出现各种异常心理活动的根本原因。
B再看另外一个故事。大学生小陈以前成绩一直很好,保持在前两名,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她很優秀。但有一次因为生病,考试不理想,她非常沮丧,从此,她放弃一切学习以外的活动,更加努力学习。可事与愿违,尽管十分努力,但成绩并没有像她想象的那样提高,反而因为过度关注细节拖延了很多时间,成绩并不理想。久而久之,小陈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达到目标而出现沮丧、抑郁,她觉得自己无能,什么事都做不好,更加形单影只了。
小陈的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自己的信条和准则,这些信条和准则是我们在过去的经历中逐渐形成并在生活实践中检验、强化并固定下来的。小陈以前成绩一直很好,她认为那是“应该”和“必须”的,这些“应该”和“必须”确实给她带来了既往的成功,但也造成了不可更改的“规则”—不允许有例外。一旦出现例外,她会更加努力,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消除例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遭遇的事情增多,“例外”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加,完全消除“例外”的可能性下降,今后出现“例外”时的情绪反应可能更大。
从认知行为治疗的视角看:
1对事物的看法影响着我们的体验和情绪,进而影响着我们采取的行动,而行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看法和情绪体验。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会,我们会根据这些经验和体会与事情的最终发展结局,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信念和准则,这带有个人的风格,并影响着我们今后的行为。
3我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会受到结局反馈的影响,或增强或减弱。然而,一些在短期看来是好的、积极的反馈不一定带来长远的、更好的结局。比如小陈非常在意学习,她认为,学习成绩好会带来很多正性的评价,为了持续获得这种积极的评价,她过度关注学习而减少对其他活动的关注,长此以往,有可能造成其他方面(如人际交往、自我认识等)的发展受限。
同时,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还认为:人们常常只关注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混淆情绪和认知,并且忽略认知的作用,也不太关注行为的反馈,忽略了情绪、认知、躯体感受和行為之间的相互作用。带有个人风格的信念和准则,因为来源于过去的经历,具有“成功”、适应的意义,然而,所谓的“适应”仅仅是相对的,它同时也具有“不适应性”,无法面对将来的一切。如果信念和准则过于固定,缺乏弹性,那么,将来的“不适应性”就可能会是必然。人们在陷入困境时会出现自我禁锢、僵化,自我意识变得狭窄,形成恶性循环。
大多数人可以在明白了情绪、认知、躯体感受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之后,灵活改变其中一个进而改变整个状态。人是能够而且一直在进行自我调整,一直在进行着社会适应的。人们在生活中不断自我纠正、自我调整,只要稍加反思,不过于僵化,保持灵活性,就能够保持良好的适应性。
认知行为的心理治疗师正是基于上面的观点,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发挥“镜子”的作用,让求助者意识到有另外的可能,拓宽视野和框架,学会重新评判,在经过现实检验后打破禁锢,增加灵活性及改变的可能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也可以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整,无须心理治疗师的介入,通过不断地自我纠正和检验,不断地自我完善,增强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