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西方主流媒体 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2016-05-30 06:11喻菲
对外传播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孵化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今年5月12日出版的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杂志(Nature),刊登了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喻菲与广东分社扶庆撰写的深度报道《聚焦广州:从贸易枢纽到创新热土》(Spotlight on Guangzhou: trade hub to innovation hotbed)。

这是中国特稿社首次为英国《自然》杂志撰稿,也是为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供稿中断数年后,再度登陆国际顶级专业期刊。

《自然》杂志是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自然》杂志每星期在全世界发行六万份,大约四分之一发行到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其网站nature.com 月访问量超过 800 万人次。

文章以广州为例介绍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向全球科技工作者真实展现了中国的科研环境,将世界目光吸引到中国这一创新的沃土上。这是新华社对外部瞄准国际一流媒体讲述中国创新故事取得的新进展。

为《自然》撰稿的由来

中国特稿社历史上就非常重视科技报道,曾经为包括《科学》在内的顶级学术刊物供稿,但很可惜,因种种原因中断了多年。

2015年底,中国特稿社的领导积极接触《自然》杂志驻华代表,并与《自然》从英国来的负责人会面,希望特稿社能为其供稿,介绍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中国特稿社与《自然》杂志编辑商讨合作时,正值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即将发射之际。《自然》的编辑对这颗卫星非常感兴趣,也表示愿意与特稿社合作。但后来很遗憾,暗物质粒子卫星发射时,《自然》的记者自己采写了有关这颗卫星的报道。

中国特稿社应该有能力采访到关键的科学家,并做出更好的报道。那么《自然》为什么一开始表示感兴趣,但后来还是没有约特稿社来写呢?

我们就这一问题后来又询问了《自然》的驻华媒体负责人李飘。她说,主要原因是时间不够了,双方接触时距离卫星发射仅有大约两周了,像这样的权威学术刊物,对其刊载的文章要花费很多时间来做编辑核实工作,需要在刊登前预留足够的时间。

虽然那次没有实现为《自然》供稿,但今年年初,《自然》的编辑主动联系中国特稿社,希望能为其“职业”(Naturejobs)版提供专稿,介绍广州的科研情况与科技成果转化。

根据用户需求 深入采访

《自然》杂志编辑约稿时,中国的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但记者立即开始了准备工作,仔细询问编辑的要求。经过沟通,确定稿件的主题是广州的研发与创新,特别是大学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是否促进了科研成果商业化,是如何促进的。文章将包括一篇主稿以及一个有关广州的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案例。

特稿社记者根据编辑的要求,制定了一份比较详细的采访计划,采访对象包括广州市政府官员、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科研院所,希望找到一些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而产生成功产品或服务的案例。

编辑给的初稿截稿时间是3月24日,第二稿的截稿时间是4月4日。由于是第一次给《自然》写稿,没有经验,特稿社的领导与记者在春节假期一结束,就商量如何尽快开展工作,并与新华社广东分社总编室联系,希望合作采写提高效率。

然而,由于广州的很多科研机构、高校实际要到正月十五后才上班,采访被拖到了二月底。为了赶时间,记者飞到广州的那天,下了飞机连行李都没放到宾馆就直奔广州市政府主管科技事务的科创委,对广州市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实施了哪些措施、提供了哪些支持进行了采访。第二天一大早,记者又去了位于广州东部的广州经济开发区科学城,采访开发区官员、数家企业和科研院所,掌握了大量素材。

细致严谨 反复核实

在收到记者初稿大约10天后,《自然》杂志编辑Nicky Phillips发来她修改的第一稿,认为完成得很不错(“You have done a really nice job with this piece.”),对文章的框架结构表示肯定,并给记者提出了将近10个问题,而其中有好几个问题都是围绕稿件中提到的培育科技型公司的“孵化器”(incubator)。记者原以为孵化器是舶来品,外国人应该都能理解。但显然这位编辑对于孵化器这个概念并不清楚。记者又仔细上网查了一下,发现“孵化器”一词源自美国,英国与其相似的场所叫创新中心(innovation centre)。记者在回信中专门为对孵化器做了介绍,并认真回复了她提出的所有问题。

之后又过了大约10天,编辑发来了她修改的第二稿,认为很好(“The piece is looking great”),同时又提出了20多个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对记者提升自身业务也有很大帮助。他们的问题都非常深入细致,不断进一步追问。例如,广州市政府说,在科技成果基础上成立的科技公司,可以申请房租补贴。编辑就问,怎么界定是在科技成果基础上成立的公司?中国的一些政策以及官员的表述还是比较笼统,而要让外国读者明白,就必须刨根问底,解释清楚。

记者之前以为,给《自然》这样面对学术群体的刊物写稿不必像面对普通人的科技新闻那样要写得很通俗,而是可以多一些专业词汇。但我们发现,《自然》尽管是学术刊物,但为了让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也能看懂,还是需要对专业术语做解释的。虽然这些解释说明并没有全部都体现在最后的文稿中,但要做到让编辑信服。

在经历了两轮大的修改、补充、说明后,编辑又在稿件中标出了10多个地方,让记者提供这些信息的来源出处,他们要找助理编辑去核实每一处细节。这种反复核实的做法,细致严谨的态度能最大限度避免差错,值得学习。

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此次报道从选题、采写、修改到最终发表历时三个月,期间记者与《自然》编辑往来邮件十几封,数易其稿,最终达到了《自然》杂志刊发标准,并获得责任编辑的称赞。

文章具体内容包括:广州为打造国际创新枢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科技型企业如何在广州科学城的孵化器中孵化;科研院所、高校如何与企业合作,促进科研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等。文章包含了广州的历史发展及现状,既有具体案例,又有综合情况,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内容丰富,数据详实,还穿插了生动的小故事和直接引语。

最终,《自然》杂志以三个整页的篇幅配图表刊发了这一报道,除作者署名外,还在文末附上了两位记者的简介。《自然》杂志及其网站同步刊发这一报道,配发图表与背景,并附有广州主要科研院所的介绍与网站链接。

文章刊发后,在广东社会层面及地方媒体也引起热烈反响。《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广州电视台都在头版重要版面和重要时段报道了此事,并全文刊登,凤凰网等数十家网络媒体转载。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新华社对外部去年以来成立了以专家型记者和爱好者组成的团队,积极探索科学报道的对外传播,在专业化和国际表达上同时用力,就暗物质卫星、实践十号、FAST望远镜、火星探测等采写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报道。此次实现为《自然》杂志撰稿,是中国科学新闻对外报道的一个新突破。

猜你喜欢
孵化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