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库存”促实践

2016-05-30 05:41:24郭毅
社会与公益 2016年10期
关键词:智库库存成员

郭毅

2004年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在香港学习研究过程中第一次接触到“企业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在2007年参与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同盟,与思科、诺基亚、TCL、招商银行等国内知名企业一起,做了一些切实工作,努力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建设,与企业界加强沟通。对于智库有几点想法:

1.发挥智库成员知识结构的多元化优势。我们这个智库成员来自不同行业,有不同学科背景。如果深化讨论,我们的立场、观点、基本判断还是差异很大。差异化是企业所面临的社会责任期待以及企业所进行的社会责任响应的重要特征,责任期待和责任响应都存在行业差异、地域差异、规模差异。因此,智库应该广泛吸纳有志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的成员,丰富知识存量,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多元化、有针对性的服务。

2.盘点 “库存资产”,建立智库档案。对智库专家成员的知识思想进行调查归纳,充分了解专家成员做过哪方面研究?承担过哪些课题?有哪些成果?提出过哪些基本观点?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或实践方面担任过哪些机构的哪些职务?通过对智库既有的智力和知识资源进行调查,建立档案,为智库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建立智库的实质性载体。例如结合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以案例库、数据库、档案资料库等形式保留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突破知识存储和处理的生理局限,并且知识量是递增的,也便于我们灵活应用智库专家的知识贡献,产生真正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作用。

猜你喜欢
智库库存成员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微智库
一二线城市库存减少5.2%
微智库
营销4C与房产去库存
中国市场(2016年45期)2016-05-17 05:15:23
别指望农民工当去库存的“接盘侠”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全球化(2015年9期)2015-02-28 12:4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