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锋 包丽萍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加,我国山洪灾害频频发生,对我国经济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成重大损失,必须加大防治意识和措施。本文主要针对贵州盘县地区近几年的山洪灾害以及防治情况,分析总结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本人结合实际情况对防治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与同行共勉。
【关键词】山洪灾害;基本类型;成因;防治对策;效益
引言
贵州盘县地处北亚热带,具有低纬度高海拔特性,属季风湿润气候。流域水汽主要来源于印度洋孟加拉湾,流域内河流均为山区雨源性河流,周围山高坡陡,每遇暴雨就形成陡涨陡落洪水。因此,必须全面加强防治山洪灾害力度,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通过近年来的项目建设及应急处置,创造性地建设了适合盘县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大大提高了基层防汛信息化水平和指挥决策能力,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1、山洪灾害的基本类型
暴雨是造成盘县境内洪涝灾害的主要成因,多发生在每年的5-9月份,一般5月就开始有洪水出现,4月份偶有发生,洪水灾害多为暴雨形成,属暴雨洪涝灾害类型。因此,山洪灾害按类型可分为:
①溪河洪水:暴雨引起山区溪河洪水迅速上涨,造成山洪灾害。这是山洪最为常见的表现形式。由于溪河洪水具有突发性强、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常常冲毁房屋、田地、道路和桥梁等,甚至可能导致水库、山塘溃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害很大。
②泥石流:山区沟谷中暴雨汇集形成洪水、挟带大量泥沙石块形成泥石流。泥石流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破坏性强等特点,并兼有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洪水和滑坡危害更为严重,一次灾害可能造成一个村庄或城镇被掩埋。
③滑坡:土体、岩块或斜坡积物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形成滑坡。滑坡发生时,会使山体、植被和建筑物失去原有的面貌,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由于区内分布着大面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碳酸盐岩类,在湿润的气候和活跃的水流作用下,喀斯特地貌非常发育,落水洞、洼地、伏流等遍布,地表河流与地下伏流相间衔接,落差较大,因此一般洪水量级不大,具有陡涨缓落,历时较长等特点。因受地形地貌影响,洪水宣泄不畅,极易造成内涝,泄水不畅,形成小面积山塘或季节性水淹地。
(1)大多河流为山区雨源河流,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稀疏,常呈“上急、中滞、下阻”的形式,往往数天不能消退。造成田土淹没,交通中断,通信受阻。
(2)河道淤积严重,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城镇生活垃圾侵占河道,导致河道行洪能力逐年降低,一遇暴雨,水流不畅,就出现河水横溢泛滥成灾。
(3)沿河桥涵,因设计洪水标准过低,过水能力小,每遇洪水桥涵就变成阻水建筑物,影响行洪。
(4)境内多数河道,除了局部修建了干砌石河堤护岸以外其余多为土堤,另外,由于干砌石堤多为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现多已损毁。行洪能力降低,一遇暴雨,水流不畅,就出现洪水泛滥成灾。
(5)随着人口的增加,盲目扩大垦植面积,使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每遇暴雨就形成暴涨洪水和产生泥石流。
(6)由于盘县位于喀斯特地区,岩溶发育,地表水和地下河流相互连接,落差大,洪水具有陡涨缓落、历时较长的特点,很多河流由于消水洞堵塞,易形成季节性洪灾。
(7)在河道内修建房屋、桥梁等建筑物,缩小行洪断面,影响行洪。
(8)因为经费投入不足,除部分中小河流外,大部分溪流河谷均未进行治理。防洪工程标准不高,以致防洪投入难以发挥全面的效果。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由于缺乏经费,运行起来十分困难。
3、山洪災害的防治对策
3.1加大执法管理,规范工程建设
要规范山区建设,相关管理部门严格检查开矿、采石、筑路、挖渠等活动位置,避免影响山体稳定,控制人为的破坏程度。加强对山区城镇房屋修建管理,避免居民因为迷信风水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灾害易发区。建立防洪工程体系,相关部门加强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水利、国土资源、气象、民政等有关部门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加强联系,协同配合。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地方泥石流、滑坡防治规划,全面详细的掌握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确定降雨可能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并加强监测预警;水利部门必须完成山洪灾害危险区域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民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移民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3.2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提高森林覆盖率
为更好地防治山洪灾害必须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提高涵养水源、固土固沙的能力,减轻水对土壤的冲刷;退耕还林还草。把荒山改为种草、种植经济林果,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来防灾减灾;运用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另外要严厉打击乱砍乱伐行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依法给以严厉查处。
3.3建立山洪灾害防治专项基金
山洪灾害事故频频发生,防治资金数量庞大。国家每年都投入资金建立防治项目,但远远不够。需要建立专项基金面向社会,从募捐得来的资金,更好的投入到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中。从已建立的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系统运作情况看,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持,只能临时应急。中央及省、州各级政府要适当安排山洪灾害防治专项资金,保障各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系统正常运转。
4、防治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有效降低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降低山洪灾害发生概率,减少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促进社会稳定,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山洪灾害,尤其是特大山洪灾害暴发时,往往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损失,并且国家和地方还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救灾,打乱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受灾群众承受着极大的精神负担,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4.2经济效益
显著提高山洪灾害防御的支撑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防洪排涝和抗旱减灾体系,有效降低农、林、牧、渔业、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和个人财产的直接损失,以及因停产停业、运输线中断等带来的其他间接损失。
总之,踏实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将有力增强山洪灾害防治地区的防灾减灾综合能力,尽可能减少因山洪灾害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构建和谐、稳定且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维护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谢扬.对衡阳市山洪灾害防治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06(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