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
【摘要】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是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区。当地水资源严重短缺,量少質差,可利用的水资源十分有限,农业灌溉用水完全依赖扬黄水。为了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改善当地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红寺堡区逐步普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本文主要从红寺堡区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出发,从中找到可以借鉴的技术,为其他地区进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红寺堡地区;节水灌溉;思路
宁夏红寺堡区进行高效节水灌溉规划的过程中,将当地农业实际情况和灌溉技术结合起来,制定适应当地发展的高效灌溉计划,进行更加适宜的规划,从而保证红寺堡区域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粮食产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进步,符合国家发展与进步的需要。
一、红寺堡区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和农户对高效节水灌溉接受程度不高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本身缺乏实践性,并且进行整体系统的灌溉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不能在短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造成当地政府和群众对该技术存在一定的质疑,不能完全信任该技术成果。同时,当地整体科技水平发展程度较低,对于这些优秀的成果,不能从科技的角度进行分析,对该项技术的前瞻性成果存在质疑,造成推广受到影响。
(二)群众过于依赖土地资源
进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占据一定的土地资源,但是红寺堡区长期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人们主要的经济来源依靠土地,如果对土地资源进行征用,会直接导致当地广大农民群众的不满,群众对高效灌溉工程建设的抵触。同时,红寺堡区地形较为复杂,人均土地资源本身就较少,如果实施短期内收益较少的项目,对于农民来讲,较难接受。
(三)农业技术与灌溉系统并没有同步实施
在发展中,灌溉技术和农业技术发展是分开的,灌溉技术是国家制定的政策,因此政府不得不顺应发展的需要,对灌溉技术进行规划和发展。但是政府对于农业农艺的发展是忽视的,农业农艺的发展并没有和灌溉系统发展相协调,影响灌溉系统自身效果的发挥,对于灌溉系统整体效果不利。
(四)项目运行管理艰难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批复时只批复了建设资金,而运行期间每年产生的人员工资、运行电费、滴灌带更换费用、水泵管道维修管护等费用均无资金来源。经测算,项目后期管理运行成本高达267元/亩左右,其中:滴灌带(管)更换费用183元/亩左右,电费12元/亩,蓄水池水损费10元/亩,维管费10元/亩,水费30元/亩,肥料农药费22元/亩,导致部分工程建成后因无运行管理资金保障而无法投入运行。
(五)管理体制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成后交给所在地的农民用水协会管理,而农民用水协会对高效节水项目的运行管理经验不足,现有管理人员数量少、经验少、责任心不强、队伍不稳定,管理机制及体制不健全、不规范、水平低,管理员缺乏设备维修技术。
二、红寺堡区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一)转变观念,农业技术与灌溉技术同步
对于企业和群众对高效节水灌溉认知度不高的现状,重点从思想上加大引导,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农口和乡镇干部、群众及企业代表等,赴新疆、农垦等地学习取经,现场亲身去感受,从思想上转变传统观念。同时,注重农艺技术培训,农业部门每年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农业技术先进地区学习,组织给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让农户掌握与高效节水灌溉相匹配的种植技术。
(二)强化行政主导
定规划出方案。政府制定《高效节水农业发展规划》,计划利用未来5年左右时间,对40万亩灌区进行综合治理和彻底改造,负责出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实施意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从“组织领导、工作职责、项目实施、运行管理、奖罚措施”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
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高三特”现代农业标准,围绕“3+X”产业布局调结构、扩规模。根据红寺堡区的具体情况,压减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葡萄、枣树、药材、黄花等高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
(三)注重节水项目建设
在红寺堡区5个乡(镇)同步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农口各部门协同作战,着力打造牛记圈、绿科新村等9个片区共计3万余亩的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为了支持各乡(镇)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红寺堡区政府在财政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财政预算资金5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专门用于乡(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解决运行管理费用不足等问题。
(四)重视考核创新机制
政府在工程建设、水肥一体化管理、作物种植、农技农艺推广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把节水灌溉与乡(镇)包干经费挂钩、与干部提拔重用挂钩、与年底效能考核挂钩,对工作不力的部门或个人将启动问责程序。每个片区成立一个由乡(镇)和部门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节水灌溉项目推进会,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互学实现互促,通过对比实现共赢。
(五)集约化管理
在村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不成熟的情况下,为确保项目尽快投入运行,通过农业招商,引进龙头企业配套节水项目,实现集约化、规范化管理,起到了节水效果,促进政府主导产业发展,农民变产业工人,在自家田里务工,实现政府节水、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比较成熟的一条路子,同时借鉴新疆等地的成功管理经验。
结束语
红寺堡区实施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在进行规划布局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当地地形情况和自然环境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适合当地的灌溉方案,保证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收到良好的效果,并积极对该技术进行创新,将先进科技成果应用到节水灌溉技术中,保证科技创新与高效节水灌溉共同发展。
参看文献:
[1]和志国,李聪敏.农业建设项目取水水源论证——以吴忠市红寺堡区2014年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石炭沟片区)为例[J].农业工程,2015,06:65-67.
[2]王志清,戴映辉.宁夏红寺堡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2:19958-19960.
[3]黄桂华,范建荣.生态移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理论思考——以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为例[J].宁夏社会科学,2010,06: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