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

2016-05-30 03:25何玉函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资源整合

何玉函

摘 要:当前,由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收到场地、设施和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逐渐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下综合实践类课程开展的需要。在这样的形势下,校外活动实践基地应运而生,将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旨在探讨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问题,希望能从中找到一条有创造性的发展之路,推动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的发展。

关键词:校外活动实践基地;资源整合;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各级政府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建设政策的不断落实,全国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社会实践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各基地在课程建设方面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与管理,更好地实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实践和思考。众所周知,“课程”是存在于基地的永恒话题,是贯彻基地办学理念的重要载体,是打造基地鲜明特色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基地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中,课程建设始终是核心和关键所在。

一、抓课程前期开发,整合优质资源

任何形式的课程开发都要经过前期论证。在课程开发之初,我们做了大量的论证工作,归纳起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将实践基地课程开发的目的和意义、课程开发基本原则以及倾向性课程项目等报市教育局,并请专家小组反复论证;另一方面,为了使实践基地的课程能够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以及更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们深入走访了大量的学校,并通过发放相关的调查问卷、举办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各方的意见建议,从而让我们的课程开发工作的方向更加明确。基地课程的很多构架,都来自于学生的内心需求。

二、综合评估资源,加大课程整合之功

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消化吸收从外部学来的经验方法,然后将现有资源与各方意见进行有效的融合,力争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都能达到最优的效果。这一过程极具挑战性,我们需要理清可以供我们有效利用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并将之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实践基地工研发出了涵盖家政、工艺、科技、农艺、体拓、主题类六大系列共100多个课程,每个系列都是来源于生活,并根据学校和师生的需求开设,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实践性,也充分体现了时间基地开办的办学理念、课程内容和运行模式等。

三、注重动静结合,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在创办校外活动实践基地的论证会上,有一个认识是各方共同认可的,那就是实践基地的课程建设,不是让学生换个教室。因此,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学生从课堂上解放出来,接触更多的实践课程,提高实践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体力问题,我们还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了动静结合理念。如五年级开设有“桔子采摘”、“科普馆参观及定向追踪”、“糕点制作”、“环保教育”等课程,其中前两项属于室外课程,后两项是室内项目,做到动静结合,同时第一个课程使用的是外围资源,而第二和第四个课程则使用的是共建的馆室资源,这样也做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除此之外,第二个课程还将动手与动脑有机结合,深受学校、学生欢迎和共建单位的肯定。

四、完善实践课程评价,建立课程合理评价制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计算权重系数与语文、数学、英语相等;教师需要在双休日或节假日指导学生活动的,按加班计算并应予以一定的报酬;每学期评选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发给荣誉证书,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相关课程制度的建立,能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入常态、稳定的运行轨道。同时,课程制度的建立,还能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促进教师实践反思的能力;从学校层面看,也促进了学校教育活动体系的完善,以及学校文化的重建和课程发展能力的提升。

五、促成学校社会融通,实现知识的就地转化

乡土课程是融通乡土生活的课程,融通生活无疑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始终要坚守、特别需要强调的教学原则。学校与社会的融通是实现“融通生活”教学原则的重要条件之。学校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乡土资源、社会生活场景以不同的方式在校园中的集中再现,形成一种“微型的社会情境”。学校的乡土课程实践体验基地是学校与社会融通的重要桥梁,是实现跨时空校园学习与社會生活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认知和经验,能够在学校地的基地中进行验证和实践。学生在课堂中习得的乡土知识和生产生活技能可以先在学校的基地中进行体验,然后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

六、总结

校外实践基地活动课程,仅宥于基地这个小天地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具有区域性和多样性。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要把视野投向中小学校,吸收、借鉴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积累的优秀课程项目,与基地课程建设有效融合并加以创新,从而让基地的课程体系更加丰富完善。另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也可以将一些竞赛类活动吸纳进来。以前,青少年科技类竞赛项目是分散在不同时段、不同学校进行的,校外实践基地要想方设法将分散、零碎的科技类比赛集中起来,由基地统一组织和承办。这样,校外实践基地有了更多的科技类课程项目开发资源,基地课程的内涵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再者,积极参加各种协会的活动,在这个更高更大的平台上,了解各地各种项目面的做法,吸纳来自他们的优秀项目。这些创造性做法,使基地课程内容更丰富活泛,对于提升基地课程内涵和影响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顾建军,张建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法[M].开明出版社,2003.

[3]综合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研究报告[R].教育部仪器研究所,2007-5-18.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学生校外活动实践基地)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财经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