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下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行动研究

2016-05-30 22:26:54付新海孙秀林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优质个性化

付新海 孙秀林

“2016互联网+个性化教育发展论坛”众多教育界专家一起商讨“互联网+教育”的未来与发展,指出今后五年互联网教育将进入成熟期。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摧毁传统教育生态,而是延伸传统学校教育功能,并重塑教育新生态。不论新旧教育形态,教育本质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育形式。这样,我们就要考虑互联网教育采用何种形式更能与传统教学模式更好地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微课教学不失为一种更好教学手段。下面我们解读微课教学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关系。

一、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互补性提供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条件

传统教学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采用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主控权在教师,有助于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大量教学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满堂灌、标准化、一刀切,阻碍了对知识的理解、消化甚至升华,扼杀了学生创造力、思考力等个性化发展潜质的形成。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运用5-10分钟的时间将某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讲清,讲透,学生通过移动终端(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在线反复查看,实现自主预习、复习和知识消化、巩固的个性化学习效果;遇到不会不懂的,教师梳理、汇总,线下答疑、解惑。

这种在互联网下的微课教学是符合课改新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一教一辅一测评,一看两想三跟踪,线上线下双互动”的有效教学模式,将学校课堂教学与网络在线学习更好地深度融合在一起,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其个性化学习能力,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微课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形成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一定情境下,基于个人认知结构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的学习除了符合普遍的学习规律外,还具有较强的差异性。人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具体到心理素质、性格特点、遗传因素、已有知识结构和经验认识等方面,造成了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有偏差,导致学习能力不同。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就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素养的形成过程。它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我们通过课堂教学到微课教学(知识视频呈现、自主学习、在线测评、线下指导、全程跟踪)的整个教学过程,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诊断学生学习能力,反馈学生学情报告,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及时消化、巩固知识”的良好习惯,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理解为教材是具有教育普遍性的,是范例,是让我们来参照学习的,而微课教学就是借助短视频,将学校课堂知识浓缩成某个知识点,作为范例放在网上,供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反复思考、领悟,最后形成个性化学习过程。微课教学下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中,除了新知识的预习、理解和复习外,还将学生过往知识体系中缺失或不扎实的部分强化起来,满足学生对不同知识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漏补缺,扫除知识盲点,又能注重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最终搭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线下学校可以设立专职教师,挖掘学生潜能,激发自主学习兴趣;帮助解读知识点,纠正自主学习误区。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分析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化学习习惯,并监测学生知识体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微课教学对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现实意义

1.实现了教育公平性。国家一直以来提倡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而我们面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因素众多,如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化与边远山区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等等。现代远程教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一堂课同时面向数千数万人开放,山西的学生同样可以聆听北京、上海等地的名师授课。并且,在线教育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使众多学生不受时间、空间在线自主学习,将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更远的地区,实现了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达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微课教学作为远程教育之一,更是将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精准定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方式,学习精品内容,缩短了学习时间,节约了学习成本。

2.整合了优质教学资源。在国家教育部强调推广在线教育、慕课等学习形式的口号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质教育资源正得到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使得人们随时、随事、随地都可以获取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知识获取的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因此,微课资源更是教学资源的精品,它经过思考、加工、凝聚成教学精华,供大家参考学习,融会贯通。如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首次启动中小学新课程优质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内容涵盖了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试想如果将这些微课作品作为资源,也将是宝贵的精品教学资源。

付新海,教研员,孙秀林,教师,现居山西朔州。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优质个性化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16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川蚕业(2021年2期)2021-03-09 03:15:36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12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0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7:10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