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霜 邵志恒 徐银凤
【摘要】通过对济宁市太白湖新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系统调研,在充分分析其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时期水流失防治措施的布置重点。
【关键词】太白湖新区;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特点;水土保持措施
太白湖新区位于济宁市城区南部,淮河流域南四湖水系的下游,于2008年2月批准设立,辖区面积133余平方公里,其发展定位是行政商务中心、科教文化基地、休闲度假胜地、生态宜居新城。随着太白湖新区的规划与建设,催生了大量的房地产项目。由于太白湖新区地势低洼,房地产建设项目设计标高与原地貌高程存在1-2m差异,加之地下车库的开挖,将产生挖、填方,改变原有地形,破坏原地貌、植被,如果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将对太白湖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以太白湖新区北湖之星小区为例,分析房地产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对该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防治要点进行探讨。
1、新建小区概况
1.1 项目区自然概况。北湖之星位于太白湖新区,工程所在地属山前冲积平原地貌,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3.9℃,≥10℃的年积温为4120℃,无霜期205d。年平均风速3.0m/s,最大风速24m/s,最大冻土深度37cm,多年平均蒸发量931.4mm,平均降水量为699.2mm。项目区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林草植被覆盖率约32%。项目区属于微度水力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为190t/km2.a,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t/km2.a。
1.2 项目概况。该项目位于济宁市太白湖新区,项目区占地8.63hm2,建筑物占地1.20hm2。占地类型为耕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其中耕地占8.56hm2,水利设施用地0.07hm2,现已规划为建设用地。容积率2.5,建筑密度13%,绿地率40%。项目建设有11栋高层住宅楼,幼儿园及会所等公建。
1.3 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1.3.1 施工阶段半挖半填,弃方相对较少,土石方易于内部平衡。太白湖新区地势低洼,房地产建设项目设计标高与原地貌高程存在1-2m差异,需进行地坪抬高,产生大量填方;大面积的地下车库建设,又将产生大量挖方,且挖填方量基本相当,项目区内部土石方挖填基本平衡,很少出现买土或弃土情形。
1.3.2 水土流失集中在施工期。房地产项目施工中场地平整、建筑物基础开挖等,使原地貌、土地及植被受到占压、破坏,产生大量裸露地面及临时性堆土,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遇大风天气将产生扬尘,降低空气质量,遇阴雨天气,雨水将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周边排水管网,造成淤积。本项目施工期可能的土壤流失总量1283t,占建设过程中土壤流失总量的93%。
1.3.3 工程建成后水损失大。工程建成后,因项目路面和部分地面的硬化、建筑物的修建,减少了降雨的入渗,加大了水的流失。以北湖之星为例,其原地貌为耕地和水利设施用地,待工程建设完工后,绿化率仅40%,其余皆硬化,可能造成的年水流失量达0.9万m3,不仅浪费了雨水资源,还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1.4 水土流失危害
1.4.1 淤积堵塞城市排水管网,造成城市内涝。太白湖新区地势低洼,遇大雨天气其排水问题尤为敏感,政府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将其建设成能抵御100年一遇洪水的新城。雨水冲刷项目区裸露地表,携带大量泥沙进入城市排水管网造成淤积,影响整个新区的排水效率,造成城市内涝,给城市市政的运行管理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增加了运行费用。
1.4.2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由于项目建设形成大量的裸露地面,大风天气将会产生大量的扬尘,严重降低空气质量,影响城市整体形象,阻碍济宁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度。
1.4.3 临时堆土滑坡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临时堆土堆放高度过高,堆置位置不合理,加之缺少防护措施,遇恶劣天气将产生滑坡,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城市水土保持应警钟长鸣,防止深圳12·20悲剧重演。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布置要点
2.1 施工准备及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施工准备及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以临时措施为主。按照施工顺序,在场地平整前在项目区周边设置彩钢板拦挡,降低风速,防止扬尘,同时也阻隔了周围降雨径流进入施工区,减少了水流冲刷施工区。随后,将项目区优质绿化区的表土有计划的剥离,集中堆放在项目区内,用于工程后期的土地复垦、土壤改良、造地及景观用土等。针对施工期间的临时施工道路采取临时泥结碎石或者混凝土路面防护,防止施工便道由于来往车辆运输碾压频繁出现沉陷、散松、坑槽现象。在施工道路一侧布设临时排水,并在临时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定期进行清淤,降低施工过程中雨水对施工面的冲刷以及雨水径流携沙进入市政雨水管道的可能性。施工期产生的临时堆土应设置专门的堆土场地,集中堆放,堆放场地应优先选择在項目建设区域内,堆土顶部及坡面应采取土工布、塑料布或防尘网覆盖等措施;若堆放时间超过一年,须采取撒播种草措施,草种宜选择如苜蓿等能增加土壤肥力的植物,即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保持土壤肥力;坡脚采用填土编织袋拦挡,并在周边设置临时排水和临时沉淀池。在项目区出入口设置临时洗车池,对离开项目区的车辆进行冲洗,防止其携带泥土进入城市道路。
2.2 运行期的水土流失防治。至项目运行期,项目区大部分地面已经硬化,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以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为主,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方面措施实现降雨的就地消纳和利用。
小区场地雨水主要为屋面雨水、绿地雨水和道路广场雨水。屋面雨水结合屋面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收集入蓄水池或小区主体工程设计的景观水池内储存,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冲洗等。绿地雨水通过下凹式绿地措施将雨水滞留在绿地内,多余的雨水通过低于路面的排水口排入小区排水管网。道路广场雨水通过透水水泥混凝土道路以及透水砖、植草砖等促进雨水的下渗。
植物措施除应结合小区定位以及周边绿化环境等按照园林绿化标准布置外,还应结合工程措施进行布置。下凹式绿地通常低于周边公共路面5-10cm,利用低洼的地势储存雨水,因此下凹式绿地的植物应选择耐淹耐涝能力、适应能力较强的植株,如紫花地丁、蛇莓等。停车位拟采取植草砖的位置,穴播种草宜选择耐碾压耐践踏的草本植物,如结缕草、狗牙根等。
3、布置水土保持措施应注意的问题
3.1 水保措施与现实脱节,无法有效保证其有效落实。目前许多项目经常是水保方案的措施体系布设的非常完善,建设单位在方案审批的过程中也是信誓旦旦,但最后方案落实的时候确是阳奉阴违,致使很多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不能实施。究其原因,除在项目审批通过后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外,还在于水保措施与现实脱节,建设单位不愿花“冤枉钱”。在方案编制阶段应兼顾水土保持效益和开发商利益,临时措施布置上紧抓济宁严格治理大气污染的东风,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则从营造人居自然和谐的环境、提升小区品味、降低小区运营费用方面入手,使建设单位心甘情愿为此“买单”。
3.2 水保措施与实施方案脱节,无法保证其有效性。水保方案编制深度多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措施布置不够细化,最终导致水保措施落实时被扭曲,无法达到其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比如铺设透水砖时,采用混凝土垫层,虽工程完工后从外观看不出不同,但已经失去铺透水砖的意义,水无法透过混凝土垫层入渗。方案在编制过程中应尽可能细化,尤其是关键措施关键步骤,保证能够纳入主体工程设计中,降低措施落实中变形扭曲的可能,保障水保措施的有效性。
4、结论
太白湖新区房地产建设项目挖填方量较大、扰动土地面积大,施工期土壤流失量大,完工后水损失大,在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时应根据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措施,结合工程实际,着重防治施工期土流失和完工后水流失,有机结合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有效降低项目水土流失,建设海绵型小区。
参考文献:
[1]张亚梅,柳长顺,齐实.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土保持[J].水利发展研究,2015(0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