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学校发展研究探析

2016-05-30 22:10:05赵志峰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1期
关键词:办学校企转型

赵志峰

[摘 要] 使用管理学SWOT法,对部分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后的高职院校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职院校发展可以从加强校企合作、深化行业办学、顶岗实习等职业办学模式;苦练内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合理利用国家政策,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切实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转化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SWOT;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31-0090-02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教育部自2014年开始推动国内部分地方本科院校逐渐转型,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加强职业教育,这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筑的重要一环。通过此次教育改革调整,国内2500所高校中的1700余所将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淡化学科建设,强化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校校和校企的多方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国制造”品质。此举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矛盾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但是对于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充满了挑战。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通常用来确定单位主体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单位的各种有效资源与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以当前职业教育改革调整为背景,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应用SWOT法对高职院校和转型后的职业教育本科院校进行分析,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将各要素整理出来,拟寻找高职院校今后的战略发展方向。

一、SWOT法分析

(一)竞争优势(strength)

1.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通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以就业为导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已经通过市场检验,学生的就业率和企业满意度与本科院校相比都有较大的优势。而即将转型的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思路是沿着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培养的,相比较而言,与企业联系不大,导致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率不高。

2.与企业、就业单位联系紧密度

各高职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的人才办学模式,强化学校与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各办学水平较高的高职院校基本都与多家企业通过设立订单班、委托培养等方式,建立了牢固的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合作模式。学校从企业获得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标准、获得企业捐赠的相应的实习实训设备;企业从学校获得到岗即能上岗的优秀毕业生,降低了企业员工培养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部分高职院校以行业为背景,建立职业教育集团。如青海省依托当地高职院校,组建的青海省化工职业教育集团、青海省机械职业教育集团和青海省水电职业教育集团等。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无疑是相当紧密的。而即将转型的本科院校,与企业的接触,相比较而言,无疑相对松散,基本上与企业没有相关方面的合作或者是合作很少。

(二)竞争劣势(weakness)

1.生源质量

高职院校的生源:(1)高职院校学生录取在传统意义上的高职高专批;(2)单招或者技能高考学生;(3)对口升学的中职学生。本科院校生源来源:高考录取第二批、或者是独立院校的第三批。相比较来说,高职学生文化分数较低,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2.学历吸引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作怪,公务员、大型国企招人对学历的要求,以及市场对人才的分类程度,学生家长对本科文凭认可度较高,甚至出现部分家长宁可学生读一个不好就业的本科专业,也不读较好就业的专科专业。直接反应为本科文凭比大专文凭吸引度高很多的现象。

3.科研水平

由于人才培养方式不同,高职院校更青睐既懂理论,又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是恰恰这一部分教师在科研水平方面表现得相对落后。而即将转型的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思路是沿着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培养的,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引进的教师都是有较高学历的教师、部分院校甚至全引进的都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三)机会(opportunity)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系列文件,教育部积极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推进基于职业教育的技能高考改革,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无论是对将转型的本科高校,还是高职院校,都是极大利好。

(四)威胁(threat)

1.生源基数的减少

近年来,由于人口结构问题,生源数量急剧下降。以湖北省为例,高考人数呈明显下降趋势,据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湖北省高考报名人数自2008年以来已连续八年下降。目前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按生均拨款方式来执行,生源數量减少对于高职以及本科院校来说,都是极大的威胁。

2.本科转型后的威胁

近700所本科院校转型职业教育,转型后的本科院校在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均会对高职院校造成一定冲击。

二、对策

國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模式,部分本科院校转型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模式的一大举措,高职教育要跟上国家发展部署,适应新形势,才能更好地发展。本文应用SWOT法对高职院校和转型后的职业本科教育进行了分析,现提出高职院校今后的相关发展方向。

(一)进一步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合办学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1.职业教育自身发展规律需要学校和企业相结合

积极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合办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通过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等多途径、多方式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改革课程体系,强化规范管理,不断增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学校教育投入的不足和市场的千变万化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面对的现实状况,也是困扰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难题

积极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合办学模式,政府、行业搭台,学校、企业联合唱戏,深化企业资本、学校知本和学校資本、企业知本的深度融合和优势互补,扩大学校资本规模和提高学校知本质量,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劳动力需求和职业培训的需要,努力构建富裕劳动力和新生劳动力就业的快速通道。

(二)苦练内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紧跟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灵活进行课程设置。深入研究课程设置的学时、结构,保障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三)合理利用国家政策、提高办学水平

后国家示范性建设时代,高职院校应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机遇,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有效结合,一方面企业可根据自身的需求设立课题,与高职院校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和公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应深入企业,了解行业一线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并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这样学校才有向更深发展的可能;三是企业与学校签订合同,这种合同应是一种长期的合同,校企合作也应该是一种长期的行为,而不应该是一种短期行为。同时,校企联合应先从行业背景着手,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要善于同企业合作,从企业争取到资金,来帮助学校发展。

(四)提高科研水平,提高学生学历

提高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科研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学校竞争力。高职院校提高科研水平,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各种科研渠道,建立相关团队,争取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做好技术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将科研发展好,可以提高学校竞争力,也有利于学校办好应用型本科。国家“十三五”规划是原则上不让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但是如果学校在科研上有较大突破,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还是有机会举办应用型本科,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学历,加大学校对学生的吸引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高职院校能否发展,关键看是否抓住了机遇,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高职院校只有认清形势,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苦练内功,深化校企合作模式,才能在大浪淘沙中取得又一次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昕.论述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13(3).

[2]鲁昕.推进中高職衔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3(4).

[3]夏玲.高职院校竞争优势之源:基于NYP的启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4]吴凯,梁子婧.基于AHP的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国外职业教育,2010(1).

猜你喜欢
办学校企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沣芝转型记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