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无意识的感情流露
在商场,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对妈妈说:“妈妈,我要那个娃娃。” “不可以,你已经有那么多娃娃了。” “我想要嘛!”女孩央求道。“你什么都想要,不是好孩子,妈妈不喜欢你了。” “我就是想要!”女孩哭闹起来。“妈妈买不起啊,你爸爸都没给我们钱。”妈妈没有继续批评,而是想到自己的婚姻,想到丈夫对家庭不负责,越想越伤心,忍不住流下泪来。女孩看到妈妈哭了,很惊恐,自己反倒不哭了。她走到妈妈面前,伸出小手帮妈妈擦眼泪,异常懂事地说:“妈妈,我不要娃娃了,你别哭,等我长大了,赚好多钱给你买很多很多的东西。”
小女孩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哭,她只是觉得自己的行为让妈妈难受了,自己是个坏孩子,她从心里感到内疚,不想做个坏孩子,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愿望,反过来照顾妈妈的情绪。妈妈擦干眼泪,温柔地说:“宝贝,你真乖!你是一个懂得疼妈妈的好孩子。”说完,妈妈在小女孩脸上亲了一下。小女孩开心地笑了,她满足了,因为她的懂事和体贴,妈妈奖赏了她。
从此,女孩有了一个思维模式:放弃自己的愿望,照顾妈妈的情绪,不让妈妈悲伤,这才是好孩子,才能得到夸奖。如果坚持自己的愿望而让妈妈为难,就不是好孩子。
为什么女孩会得出这个结论?因为妈妈的话使她感到内疚。与愤怒、害怕、恐惧、哀伤等情感不同,内疚是经过我们的内在道德判断后产生的,属于道德情感的范畴。这种受道德谴责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像是对自己的惩罚。
人类行为的动机一般有两种:获得满足与逃避惩罚。既然内疚是自己对自己的惩罚,就要逃避,方式就是必须付出爱,如果没有付出,就会更内疚。于是,女孩压抑了自己的愿望,并撒谎说自己不想要娃娃了。
内疚只能是因为“犯了错”或者没做到该做的事情,这个女孩却承担了本来不属于她的内疚感,尽管她的妈妈也许是无意识的。
我们总是认为,一个孩子有了内疚感,说明他知道自己错了,就不会“坏”到哪里去了。如此內疚似乎是一种良性情感,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孩子制造内疚感,让他变成一个孝顺听话的孩子。这种“良性情感”却总让人心里不好受。为了消除内疚,孩子经常会做很多并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因此被内疚牵着鼻子走。
妈妈有意识展现痛楚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孩子在做功课,妈妈在旁边做家务,不时停下来敲敲自己的背,神情有些痛苦。孩子站起来说:“妈妈,我帮你做吧。”通常妈妈会说:“不用,只要你听话,妈妈累点儿没关系,妈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这些话逼得孩子只能继续埋头努力做功课,因为他的心里有了内疚感。为了逃避这种让人不舒服的内疚感,他必须去报答那个使他内疚的人,但他想帮妈妈干活的权利已经被剥夺了,于是他只能想:我要为妈妈努力学习。
孩子为了回避内疚感做出了努力学习的行为,而父母就这样控制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听话地去做功课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内疚感控制。
内疚感控制的结果往往是:孩子经常性地去做取悦或者报答父母的事情,而不是原本他想去做的事情。因为内疚而努力学习的孩子,看起来很乖很听话,事实上,孩子的学习动机已经不单纯了,因为那是在内疚感的控制下,为了父母而学习。
父母或许因为孩子听话而心里舒服了,可他们没想到,孩子已经失去了自己,因为他已经没有空间去做自己了。
别拿内疚感“绑架”孩子
我们的传统似乎倾向于这种“孝顺”的培养,而这个培养过程往往就是给孩子制造内疚感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来的后果,或许就是培养出只为“报答、补偿”的愚孝子,失去自己;也或许是另一个极端——彻底逃避内疚感的纠缠,放任自流。
当然,这并不是说,为了不压抑孩子的“自我”,孩子就可以完全不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用为自己的过失感到内疚。譬如他欺负了邻居家的小妹妹,或者他把教室的地板给弄脏了,我们还是希望他在接受批评之后,可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能够因为心里的内疚感而做出弥补的行为。
适当的内疚感所促使的行为或许可以使你的过失有所补偿,但持续的内疚感并不能给人际关系带来实质的好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亲子之间,没有谁亏欠谁,平等相处才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