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罕吞
摘 要 近几年,农村种植业结构日益完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基层植保技术被推上日程。社会上对植保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植保技术的开展仍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基层植保部门机构、体制不顺、经费难以保障、植保网络断档和缺乏植保技术方面拔尖人才等。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非常强的战略性和长远性,对于农民增收、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等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分析基层植保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意义重大。基于此,分析农业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技术推广对策,可以为基层农业植保技术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 基层;植保技术推广;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2.046
随着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农业技术的改进对于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基层植保技术的推广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需求。但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出现了较大范围的调整,有效地推动了一村一品模式的发展,从而诱发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植保知识老化单一、类似技术指导滞后、病虫害问题治理极差等问题持续出现,使农民的经济收益受损,新型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基层植保问题,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提升种植业的经济效益,本文试图对一些地方的实际植保推广情况及问题,并探讨这些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基层植保技术推广中常见的问题
1.1 机构力量比较分散
在植保工作中,农药质量的监测与控制、有害生物检测预警、新型绿色农药推广等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统一整体,三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但是,植物检疫站的单独设站、农药的管理脱节,甚至还有一部分工作直接分配给农业执法大队负责,从而导致农药运用技术管理与农药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节现象,同时当地病虫害管理和植物检疫部门脱节,使农药运用的技术落后于其开发速度,植保技术因此陷入尴尬处境。
1.2 农民信息来源少
农技推广工作的对象是群众,重心在基层,难点是成效。通常情况下,过去是人员沉不下去,群众要的,推广人员未掌握,而会做的,群众又不需要,从而出现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导致一些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将相关技术人员派下去,并从村里聘请信息员和服务员,从而带来了零距离服务问题[1];二是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与教育,组织相关人员除了做好相关指导服务工作,还需要全方位开展检验检测、信息咨询、全程代理等多元化服务,以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发展需求。
1.3 植保网络不够健全
虽然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村有查虫员、镇有植保员、县有植保站,但植保网络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在基层植保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植保网络不够健全经常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县植保站未按照要求做好镇植保员的监督与管理。大部分农村综合配套改革之后,主要采用以镇管理为主的方式,所有管理人员一般由镇直接聘用,而县植保站负责对镇植保员进行相关引导,无法直接采取有效的监管。二是植保员人心浮动。在改革镇综合配套制度后,为缓解人员短缺的现象,会直接从社会上招聘,从而出现了无财政编制、无机构编制、无人事编制的“三无”现象,这样不仅会导致人心难以稳定,还会经常出现无法安全工作的现象;同时,一些植保员家属还会凭借关系来经营一些农资门市部,未按照要求处理好工作与经营的关系,从而出现了“三少三多”现象,即关心植保工作少、考虑自身经营多,下田调查时间少、呆在农资门市部时间多,与上级植保部门联系少、与上级经销商联系多。第三,村级查虫员起到的作用比较弱。虽然各村都按照要求配备了查虫员,但由于报酬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在很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2]。
加强植物疫情监控工作,科学指导疫情防控,切实搞好植物检疫工作。定人、定点、定期严格按监测要求开展监测,全程监控疫情消长动态,实行监测结果定期上报制度,确保了监测数据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科学性。
1.4 经费不足
在我国基层植保技术推广过程中,由于保障结构不均衡而致使财政经费保障不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地区之间不均衡。由于不同的省市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和财政困难的地区经费保障差異比较大,明显表现为中部好于西部,东部优于中部。经费保障的不同,往往会导致公安民警个人的服装、装备的配备、工资待遇、办公场所等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二是层级之间不均衡。我国各省、地、县公安机关的保障状况一般呈现出“倒金字塔”型。主要是因为各级财政财力存在一定的差异,省级和一些地(市)级的经费可以得到保障,但一些贫困的市、县级公安,财力相对较弱的基层派出所经常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同时一些基层公安机关未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出现奢侈浪费、管理混乱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且装备的管理、内部经费的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往往采用粗放式方式管理,工作程序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督体制不完善,导致财务管理十分混乱,致使资金无法被高效利用。
2 对策与建议
2.1 加大对基层植保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要适当增加农技推广队伍建设,遵循“延伸至村组一级,强化乡镇一级,提高县一级”的原则,以确保基层植保部门拥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适当地把一些相同或相似的专业部门整合为一,以更好地提升整体服务功能。同时,还需要开展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方式,以强化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根据各個部门的基本职能特点来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按照需求设立村级植保服务站,委派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划相关工作。此外还需要构建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县植保推广部门、科技示范户和村植保技术联络员为一体的四级植保网络,有效建立金字塔人才构架队伍[3]。
2.2 加大国家经费投入力度
国家要确保对于农技推广、基层植保、重大疫情工作等方面经费的稳定性,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体现国家对农业的重视,而且还可以促进基层政府在推广、植保人员编制方面适当给予一定的倾斜,从而保障基层植保推广人员、植保新技术引进、重大疫情防控、基本设施设备和办公条件。同时还需要确保相关政策得到有效地落实,保证基层植保员的薪酬适当地超过城镇工作人员,只有這样才能更好地稳定植保、推广队伍,使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加入到植保、推广队伍中,还可以使基层植保推广部门的专业人才结构和人员年龄结构得到有效改进和优化,提高植保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
2.3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优秀队伍
对于植保、推广队伍而言,农业教育是基础,因此在录取涉农专业学生的过程中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对涉农专业学生开展免费教育。同时,对现有基层植保人员还需要定期开展分期分批岗位培训活动,选择一些优秀的学生到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进修,有效提高他们的技术传授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此外,在不同气候不同地域内,还需要鼓励科研院校根据当地主导产业项目建立试验示范站,做好实用性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以更好地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进一步提高基层推广人员技能。
2.4 理顺管理体制,界定管理权限
要想更好地解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重新界定管理权限,尽可能把将“人、物、事、财”收归县农业局,对其开展垂直管理,有效地解決农业技术推广站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摆脱乡镇行政事务与“中心工作”的侵占、挤压、冲击,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站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2.5 加大资金投入
要想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高效进行,政府部门需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并鼓励农民的参与投资,从而为推广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从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当增加财政拨款数量,提高地方政府部门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视,并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专项审批资金以保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农技站还需要尽可能与农业技术服务企业交流与合作,在帮助其推广农业技术成果的同时,还可以从中获取一定的报酬,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三是培养基层技术推广专家,如适当提高基层一线指导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津贴补贴等,定期聘请高学历的专家到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强与农业生产机具厂商的有效合作,以便在农业技术推广时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农业机具,这样不仅可以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实现秸秆焚烧的综合防控,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四是开设有偿服务项目,将获取的报酬更好地应用到农业技术推广之中,如“生产帮手”“种子到家”“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技术管家”等服务项目。
3 结语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艰苦性的工作,不能通过一朝一夕的努力就可以实现,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与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可以进一步推动基层农业技术的推广。因此,要适当增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力度,拓宽基层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网络,提高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水平,优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以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需要从资金投入、推广渠道、农民需求、技术指导、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范俊珺,卢建霖,张全财,等.基层植保队伍建设存在问题探析[J].中国植保导刊,2015,35(8):79-80,16.
[2]朱训泳.新形势下加强基层植保工作的思考[J].湖北植保,2015(5):3-6.
[3]王秋实.关于基层植保队伍建设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4(1):93-94,106.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