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高中时开始,您就特别喜欢看哲学家们写的关于人、自我、人类意识之类的作品,很想写一部关于人和自我意识的书。后来为什么转到科幻文学上来了呢?
郝景芳:我的阅历让我无法书写。巨大的落差使我将目光转移到科幻。我后来就从一些比较轻巧的、小的东西开始写,科幻里面假想一些东西,可能都不像文学,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探索,后来慢慢加上生活中的所思所感,这样就不是谈论一个终极命题,而是从生活中小的困惑出发,这样才能找到一些我确实想写的。
问:《北京折叠》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
郝景芳:有一次,工作忙得没有时间吃饭、喝水。看着窗外,天已经黑了下来,我突然有一种因为荒诞感而引起的伤感:无论我怎么书写这个世界的荒诞,我还是在这个世界中貌似严肃地活着,并为此忙碌。我写作最主要的动力来自于自己的一些旁观目睹,那些画面和感慨存在心里太满,我需要一个载体将它们保存起来。
问:您的科幻作品给人的感觉是文笔细腻,人物刻画深刻。虽然是科幻作品,却为什么有一种浓浓的现实感?
郝景芳:我很喜欢现實主义文学,平时读现实主义文学比科幻文学更多。只是我经常感觉,用直接书写的方式并不容易真的反映现实。相反,用一个遥远的抽象世界作为映照,反而能将现实世界的某些特征照亮。
问:今后是否会考虑成为专业的作者?
郝景芳:我的正式工作是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我不会考虑职业写作。因为我是那种很看重“职业精神”的人,如果以某事作为职业,就需要职业化,根据职位需要做事。但写作于我,从始至终不是这样的事。我写我自己的感触和兴趣,这种“业余爱好精神”,是我喜欢写作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我希望能从工作中了解更多事情,认识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也接触到更多人,所有这些都是我写作的给养。我不是那种完全不接触他人还能独自创造世界的人。
问:作为一个与宏观经济、经济制度研究打交道的研究者,您怎么在专业研究与科幻写作两者之间切换?专业工作对您的写作有怎样的影响?
郝景芳:我从来不觉得科幻小说是娱乐休闲性质的。科幻对我,一直具有很深刻的探索、思考特质,这和我的研究工作很像。我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始终是我科幻小说灵感的来源。
(一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