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嵘
【摘 要】公私合作制(PPP)是指现代经济社会中,公共部门通过与私营部门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政府可以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缓解资金压力,同时又可以保证基建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有效指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受制于当今的财政形势,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进程受到了一定制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新的融资模式。本文在阐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引进公私合作制(PPP)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当前以BT模式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遇到的困境,并以公私合作制(PPP)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出发点,探讨了公私合作制(PPP)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途径,以期为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公私合作制;城镇化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进程的逐步推进,实现我国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齐头并进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代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领域部分。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是我国“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措施途径,也是实现农村经济迎头赶上的重要措施。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中,前期的主导模式是BT模式,该模式虽然对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其消耗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对较高,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模式,在保证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来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
一、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引进公私合作制(PPP)的必要性
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农村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普及,就需要在进行城镇化建设研究过程中,充分重视实现城镇化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城镇化建设策略的探索研究。实现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来自政府职能部门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也是保证城镇化建设政府指导的根本性部分。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如果想快速发展到城镇化的水平,难免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财政制约性问题,这也发展成为限制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现行的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总结研究,并引进更多先进的建设理论,从理论角度来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的推进。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实现农村的城镇化建设,必须注意总结当地农村区域的实际情况,并引进先进的公私合作制(PPP)理论。所谓公私合作制(PPP)理论,是在BT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实现了对于资金的融合利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计划。因此,利用公私合作制(PPP)理论,能够合理地降低政府职能部门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财政负担,充分地尊重农村经济发展不够发达的实际情况,坚实地走好我国制定的城镇化发展规划章程。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不断深入学习公私合作制(PPP)理论的内涵,用理论知识指导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
二、当前以BT模式为主导的城镇化建设遇到的困境
截至目前,我国在进行现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村城镇化建设运动已经在全社会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并根据当地的区域实际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村民上楼、现代服务设施改造等基本的城镇化建设。借助于BT理论,我国所进行的城镇化建设在相应的管理体制下,稳步向前迈进,展现出了较高的发展潜力。但由于在前期的现代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相关监督管理理论的缺失,加之以BT为主导的建设模式存在不足,导致最终的城镇化建设过程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进而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困难。具体来说,当前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机制还需完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了建设城镇化的基本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就给我国城镇化进程提供了足够的经济基础。但是,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由于建设机制和理论的制约,导致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过程相对较慢。在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从建设模式的角度可以看出,以BT模式为代表的建设理论,虽然实现了公私合作,却由于最后的过程还存在“政府全权出资金回购”的情况,导致政府所承担的经济压力陡增。与此同时,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进程是我国近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之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的制度没有参考的对象,这就提出了对新的建设机制的引进基础。
2.现行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值得商榷
在进行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为了保证城镇化经济建设的合理性,就要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政府的财政情况进行总结调研。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文献的查询,在城镇化进程发展过程中,由于现行的BT模式对于资金的消耗过大,导致城镇化建设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甚至有一些情况已经背离了城镇化建设的初衷。目前,在进行现代城镇化模式的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模式,这就需要在后续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合理性进行总结研究,保证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现行的城镇化的管理思维需要活化
在进行促进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由于对相关理论的研究还不够彻底,往往存在着实现城镇化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主要是农村就近实现城镇化的规划布局不够合理,这将是后续的城镇化建设过程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由此看来,我国财政管理理念的制约所导致城镇化建设的思维还需要活化,那么只能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论,来促进城镇化管理进程的推进。
三、公私合作制(PPP)视域下的城镇化建设途径
针对上文中介绍到的现代城镇化建设遇到的困境,在今后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归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后续城镇化建设要从理论层面、实践层面进行综合性地考虑,全方位、多角度地对现代城镇化建设的各项内容进行完善梳理,逐步设计先进的城镇化建设管理体系,并对BT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力争尽早用成熟的PPP模式取代传统的BT模式,从而降低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相关成本,循序渐进地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主要应从如下3个层面进行理论体系建设:
1.完善公私合作制(PPP)应用理论体系
在完善公私合作制(PPP)理论应用模式过程中,要从政府职能部门做起,加强对先进的财政管理理论的引进,充分结合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尊重人民群众对于城镇化的实际要求,保证城镇化建设具有足够的活力。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政府职能部门有效的財政资源,要充分重视城镇化建设理论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引进更多的社会力量,促进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
2.利用PPP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BT建设模式
为了从经济学的角度完善传统的BT模式,要对现行城镇化建设的各个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城镇化建设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找寻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PPP模式相比较于经常使用的BT建设模式,可以充分挖掘社会上的经济资源,并在保证政府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实现对于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因此,PPP管理机制可以充分地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地促进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进而让PPP机制在应用过程中发挥作用,保证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完成。
3.活化公私合作制(PPP)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思维
为了保证公私合作制(PPP)思维的应用效果,要不断优化创新现有的公私合作制(PPP)应用体制。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查询,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采用了“健全融资引入制度”、“设置招商引资指标”等方式,在保证政府对于基建设施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为促进农村实现城镇化建设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对目前广泛应用的城镇化建设模式进行总结研究,并针对BT模式的特点,对PPP模式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进行展望。充分地保证农村实现城镇化建设过程有财政支持,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福利,切实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三虎.城镇化进程中城乡公共服务供给PPP模式的健全与完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8).
[2]叶晓甦、徐春梅.我国公共项目公私合作(PPP)模式研究述评[J].软科学, 2013(06).
[3]刘继才、王颖林、唐丝丝.我国PPP项目关键风险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3(04).
[4]戴学珍、樊绯、余腾飞.PPP模式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与建议[J].商业经济,2012(01).
[5]郑春美、唐建新、汪兴元.PPP模式在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湖北宜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案例分析[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