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有效开展国家审计工作

2016-05-30 13:50张凤阁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国家审计经济新常态依法治国

张凤阁

摘要:当前,我国仍航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转型期,因此要求人们积极去认识且更好适应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思维,要“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要最大限度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结构优化,极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在新常态转型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改革进程中经济转型及结构升级的着手点。其中,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监督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化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旨在根据新常态下国家审计的发展现状,探讨其能有效实施依法审计的措施。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依法治国;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是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及地方各级政府的财务状况、对有关财政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财政收支行使审计监督权。其中,国家审计主要工作是通过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及各级领导在经济方面尽责情况的审计监督,了解实情,披露存在问题,寻找解决方案、降低风险,全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

一、在经济新常态下依法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国家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完善

目前在审计法规制度方面还存在着漏洞,如在绩效审计法规中的具体操作规则不够明确,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审计的处罚决定意见主体和依法执行处罚主体的双重身份,同时欠缺应对干扰审计工作行为的可操作的强制性措施、因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而引起的解决问题难及对整改落实情况缺乏制约等问题。所以要想高效发挥审计的作用,需全面完善审计的相关法规。

(二)部分审计对象的法律意识薄弱

有些审计对象不支持和配合国家审计的工作,或阻碍和干预审计过程。在对待审计要求整改的问题时,态度不够端正,仍然存在整改不力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监查的效果。

(三)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水平低

当前审计团队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具备法律、经济及计算机等综合素质的多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太少。个别审计工作人员停留在仅关注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性的层面,而资金绩效的审计能力不高,这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对审计的需求。

(四)审计方法缺乏创新性,有些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都处于信息化时代,许多行业都采用高新技术来辅助企业的管理发展,如社会保险、金融业等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程度较高,但在计算机审计方面的人才还欠缺,最突出的问题是基层审计机关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严重不足,影响到了审计的深度及广度。在促进审计全面覆盖过程中,存在审计管理不力,制定审计计划及内部管理创新不足等问题,甚至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及评定体系。

二、在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要实施依法审计工作的战略措施

(一)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

在新常态下,国家的经济、政治结构及治理体系都得到优化提升,经济运作及权利运行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深入贯彻审计法律制度,要求审计在立法时必须满足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且同时保证审计执法的独立性。在公正公平、维护法治的前提下,做到立法科学,建立多层次的审计法规制度体系,再围绕确保审计监督权独立性、推进审计全面覆盖等目的,加强完善审计立法体系。在审计从侧重审计监督财政收支的真实合理性向审计监督综合能力提升的转型期中,应加快明确政府绩效审计中审计对象、广度及深度、操作程序、相关部门机关的职责和权限、审计成果的公告等,同时制定相关审计准则及工作规范。保障审计立法与其他立法体系之间不产生脱节现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的执法权限,制定审计处罚决定执行追究法律责任制度,完善审计策略,规范审计行为。

(二)加快推进审计的全面覆盖

审计全覆盖是指将全部公共财产、国有资产与资源的管理配置以及所有相关机关、人员都包含在审计范围内。需采取管理所有公共财产、国有资源及资产以及全面的、动态地管理涉及部门及人员的审计手段,主要侧重于审计监督财政支出配置与支付转移、管理运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通过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违规违纪案件线索,捍卫法纪,促进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完善财政支出结构,减少管理运营成本,制约财政转移支付与专项资金使用行为,推进政府在投资建设项目时慎重决策及行为规范,加快经济转型及结构调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三)加大对重要项目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

国家审计应加大社保、资源、财政及金融等重点整改领域的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通过审计推进行政管理运行与权力运行政策措施落实,打造规范化的、公平竞争性的经济发展的环境。基于确保财政收支真实合法性的基础上,提升财政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增强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保基金的筹集、整合到合理配置以及保障性农居项目、基本生活保障、教育科普等资金的审计力度。

(四)有效发挥审计的反腐功能

在审计监督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善于发现关键领域中存在假公济私、擅离职守、贪污受贿等违规违纪问题,并对案件涉及人员展开深入调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促进强有力的防腐反腐制度体系的形成,高效发挥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全面推进法治社会的建设,努力共建廉政、让民众信任的政府。

(五)提升审计工作策略的创新性

加大组织方法、质量管理和审计方式的创新力度,科学整合配置审计资源,改善审计队伍专业结构,完善互助协作、互补共利、资源共享的审计机制。在组织项目过程中,将预算执行与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有机融合,進行统一整合、利用与管理。同时提高审计电算化水平,增强高负荷的业务数据处理能力,尤其是财务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结合审计分析能力,不断提升审计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六)抓准问题,摸清原因,并进行严格整改

加大审计中问题整改落实力度,是顺应国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也是加强审计的监督职能的手段之一。同时保障了财政资金与国家经济的安全,促进依法行政的进程。因此,应该严格监管审计对象认真实施审计整改,并将重点领域整改落实情况单独列出作为一项重要审计项目,并把整改情况公布出来,促进审计对象积极及时整改、规范其行为。

(七)提高审计队伍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可以采取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及工作实践等方法来帮助审计人员学习国家整改政策、财会管理制度及综合分析能力等相关知识,培养其分析判断审计事件、深入挖掘、揭示问题并做出公正的、科学的评价能力,使他们能根据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以便建设素质专业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审计队伍。

(八)坚持依法审计,树立良好形象

依法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及其人员按照法律的规定行使审计监督权,依审计程序开展各项审计工作。它不只是审计监督财务收支的真实完整性,同时要关注财务收支实施过程的合法合规性。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首先是加强审计思想建设不断增强审计领导层的政治意识、服务意识等各方面意识,提高其政治觉悟、专业理论水平,为依法审计奠定好思想基础。然后是加强内部监督管理,严格治理审计队伍,不断完善审计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立法督察机构,高效发挥纪检及审理复核的作用,强化审计干部行使审计权的执法情况以及审计工作的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要从严处理,确保廉洁从审,坚决树立维护审计机构公正严明、廉洁奉公、依法办事的社会形象。

(九)积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重点关注审计的重要领域及关键环节,注意发现机制性及体制性等潜在性问题,及时提出防范措施,给予控制风险和解决问题的建议,在审计建议上既要统筹全局,也要做到切合自身情况,确保可行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依据。

三、结语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新常态下,应该为国家稳定增长及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意见》,这在审计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表明着审计工作开始步入新常态,审计工作的发展遇到新的机遇,审计机关也承担着新的使命。要积极响应国家“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满足新常态、保障新常态”的号召,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郭宁.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审计促进依法治国的实现路径[J].理论探讨,2015(05).

猜你喜欢
国家审计经济新常态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与实现途径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对国企高管腐败行为的约束分析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