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婷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艺术的不断繁荣,对艺术文化传承和发展有着较高的要求。琵琶是我国的传统民族乐器,开展琵琶教学活动,有助于琵琶艺术文化的传承。长期以来,我国的琵琶教学中,注重向学生讲授琵琶训练技巧,缺少情感方面的培养,导致学生琵琶演奏中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感。对此,有关人员有必要针对琵琶教学的美感修养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分析传统琵琶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培养学生美感修养的具体建议,对增强琵琶教学成效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琵琶教学 美感修养 建议
伴随我国音乐课程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教师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音乐作为艺术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提升其美感修养,使其对音乐艺术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和强烈的情感。特别是琵琶教学中,以美感修养培养视角出发,不仅能够推动音乐教学改革的全面贯彻和落实,而且使演奏中在演奏过程中尽情释放情感,与音乐融为一体,激发受众共鸣感。基于此,琵琶教学活动能够得以深入开展。
一、琵琶教学中的问题
现阶段,音乐艺术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且以教育形式而传承。就琵琶教学而言,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教师未能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全部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比较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琵琶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最后,尤为关键的问题是,琵琶教学中,教师未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导致琵琶演奏中缺少情感,降低了演奏效果,是琵琶教学中的一大憾事。
二、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感修养的必要性
在琵琶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美感修养的培养十分必要。首先,通过培养学生美感修养,有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改变传统讲授法的单一教学模式,能够推动琵琶教学的发展进程。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美感修养,能够使学生在琵琶演奏过程中融入自身的情感,将情感与音乐相结合,能够有效传递强烈的音乐情感,给人以思想启迪。最后,通过培养学生美感修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琵琶学习兴趣,促进琵琶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见,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感修养具有必要性。
三、琵琶教学中美感修养的内容
(一)基于艺术的美感修养
琵琶乐曲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能够给人以艺术美感。因此,在琵琶教学中,艺术修养是美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且地域辽阔,使各地区音乐艺术形式存在明显差异。许多琵琶曲以地方戏曲而改编,具有浓厚的地域性色彩。在美感修养培养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不同民族风格有着深刻的认知,而且可以掌握更多琵琶演奏特色,为学生创新琵琶音乐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例如,以潮州乐曲为基础的琵琶曲《寒鸦戏水》,具有浓厚的地区特色。通常,该地区乐曲中“fa”和“so”音调之间可以事先灵活变换,通过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学生可以对这一演奏特色加以把握,进而在演奏中更好展示地方乐曲韵味。
(二)基于文化的美感修养
琵琶乐曲具有十分浓厚的文化韵味,通过演奏,可以为受众勾勒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面,彰显音乐形象和凸显音乐文化美。琵琶演奏人员要想更好地将乐曲情感表达,必须具有高深的文化素养,能够有效把握琵琶乐曲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对此,琵琶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践中多观察和收集资源,以不断扩展知识面和提高艺术思维能力,并赋予琵琶演奏以灵魂,使之与受众产生心灵共鸣。例如:琵琶曲《飞花点翠》,其演奏技术难度较小,但乐曲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只有文化素养较高的演奏者,才能充分将乐曲文化加以展现。可见,文化修养是美感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基于思想的美感修养
思想修养是琵琶教学美感修养的重要内容,只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才能为增强琵琶教学成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条件。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琵琶曲,有着不同的思想认识。在琵琶演奏过程中,具有不同水平思想修养的学生,能够进行不同效果的琵琶演奏。由此可见,琵琶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而加强学生思想修养培养。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对社会某现象或问题有着独到的思想、态度等。从某种程度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修养,是学生的琵琶演奏艺术的再次情感升华,能够进一步丰富琵琶乐曲情感,向受众传递真情实感。
四、琵琶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感修养的建议
(一)借助学生想象提升美感修养
琵琶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身没有具体的艺术形态,比较抽象,是一种听觉上与心理上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了促进琵琶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展现出音乐的独特魅力,能够给听众带来良好的视觉盛宴。教师在琵琶教学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向学生介绍琵琶的美学艺术、音乐特征和音乐技巧等方面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琵琶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品特征,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琵琶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演奏方法,能够确保演奏取得良好的效果,凸显出琵琶作品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教师要向学生灌输想象力对提高琵琶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琵琶演奏技巧,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
(二)引导学生体会琵琶作品内涵
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教学内涵,是琵琶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对提升学生的美感修养,展现出良好的基本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刚开始接触琵琶学习的学生,教师要做好启蒙,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琵琶学习的理论知识,为学生的琵琶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具备良好的琵琶学习素养,掌握专业的琵琶学习技能,是学好琵琶的关键,对于需要表演的琵琶作品能够轻松的驾驭,提升了琵琶作品的演奏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能够深层次了解琵琶作品中的情愫,加强对琵琶作品的理解能力,能够将自身的情感更好地融入到琵琶作品的演奏中去。琵琶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琵琶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的琵琶演奏技巧。
(三)鼓励学生流露真情实感
良好的音乐作品表现效果,与演奏者的情感有直接的关系,听众能够通过听作品的过程,了解到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且能够使演奏者与听众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共鸣,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真实美感。因此,在琵琶教学中,教师需要意识到培养学生表演情感的重要性,需要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表演情感,以便学生在进行琵琶作品演奏时,能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使演奏技巧与学生的真情实感融会变通,增强琵琶演奏的感性体验,凸显出琵琶演奏作品的美感。教师在琵琶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学生真情实感的培养作为琵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音乐审美与演奏效果的有效结合。
(四)引导学生体验琵琶音色美
琵琶作为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由声音构成的,是一种听觉艺术。要想提高学生的琵琶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琵琶的音色之美。因此感悟音色美成为琵琶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琵琶乐器的整体外形呈现出扁平的特点,发音的空隙比较细小,导致琵琶发出的声色比较单薄,但是声音较为坚实。琵琶的演奏技法较为复杂,主要是用指甲和拨片来进行发音,一旦演奏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杂音的出现,影响琵琶的演奏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琵琶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体验琵琶的音色美,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琵琶弹奏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把握音色,更好地展现出音色的美感,能够通过多种演奏形式,正确的把握琵琶的音色美和节奏美。
(五)在艺术实践中提升美感修养
传统的琵琶教学主要重视乐理知识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琵琶课堂较为枯燥,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情感体验。因此,为了促进琵琶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化,重视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学习中来,让学生深入实践,来体会琵琶音乐的美感,使音乐真正的走进生活,通过与生活的融合,体悟到琵琶演奏的美感。教师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艺术表演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琵琶学习兴趣,提升琵琶的演奏技能。
(六)加强基本功训练
琵琶教学的美感与琵琶演奏者的基本功有直接的联系,需要提升学生的琵琶演奏基本技能。琵琶演奏是一项艺术加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需要演奏者把握演奏技巧,充分的展现出演奏情感。因此,要求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在掌握琵琶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能够及时解决在琵琶演奏中出现的问题。琵琶演奏技巧直接影响着琵琶演奏的质量,要求学生意识到琵琶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使学生通过从慢到快,和从易到难的训练过程,促进琵琶演奏技能的娴熟,使琵琶演奏取得良好的艺术表现效果。
五、结语
琵琶教学属于技能型教学,应该将演奏技能培养作为琵琶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演奏技能的掌握是每个琵琶学习者在学习琵琶演奏技能对提升演奏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过程中的必经之路,需要通过严格的训练来实现,展现出完整的乐曲意蕴。需要借助学生的想象力来提升学生的琵琶演奏美感,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涵,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感悟到琵琶演奏技能能够提升演奏的美感,通过大量的实践促进学生琵琶演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任宏.琵琶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实践之点滴——王范地琵琶教学基础理论管窥[J].中国音乐,2010,(02).
[2]王晶.吴厚元及其琵琶作品《诉》的教学艺术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3]国英杰.论琵琶传统曲目教学——基于琵琶表演时间基础上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年.
[4]冯卉.黑龙江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辅修”琵琶演奏的教学与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年.
[5]李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四种国外音乐教学法在琵琶启蒙教学中的应用[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王婧怡.论音乐美学思想指导下的琵琶教学演奏实践[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7]李璐璐.承传变革创新——沈阳音乐学院琵琶教学体系形成过程的探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03).
[8]刘欢.传承古韵载新声——谈新形势下地方高师琵琶教学的改革策略与实施[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