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缺理论视野中的双语文化教学

2016-05-30 13:32周天雄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梅花

周天雄

摘 要:汉语和英语语言本身存在较大差异,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也各自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双语转换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文化空缺现象。梅花在汉语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诗词歌赋中都有记载。由于梅花植根于中国并没有流传到国外,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对其翻译,因此梅花本身所表现出文化内涵,西方人更是无从知晓。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本文从文化空缺理论视角出发,对梅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对“梅花”类似文化空缺词语采用异化法处理,以此填补文化空缺。

关键词:文化空缺理论;梅花;Chinese mei flower;异化翻译法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15-01

一、 文化空缺理论简介

“偶然”的缺口这一概念,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之后的70年代,“空缺”这一语言学概念延伸到了文化领域,这一概念引起了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尔首次用 “空白”来表述这一现象。到了20世纪80年代,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及话语及其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文化空缺理论。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空缺”具体指代某语言单位在一种语言中存在,却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从文化差异层面来看,空缺表示的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特征和现象。除了语际间,在一个固定的语言系统内部也存在空缺现象。

在实际的跨文化交流中,花卉词语的空缺是比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之一。可以这样理解,某种花卉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无法在另一种文化中找到对等事物;另一种则是,在双方文化系统中都存在,然后在其各自系统内部内涵意义则有较大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左。花卉体系文化系统中,较为典型的例子之一便是“梅花”。下文将对梅花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象征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对现行的文化翻译策略进行简析。

二、英汉语言中“梅花”的文化象征差异

2.1 汉语文化中的“梅花”

在中国文化中,关于“梅”的早期记录应在《诗经》中有所论及。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以“梅”做主题,相关的文字记录也是越来越多。到了后期,将“梅花”赋予人格化,出现了很多“歌梅颂梅”的文艺作品,其数量也是相当可观。根据晋恒依所作笛曲改编而成的琴曲《梅花三弄》,其主旨就是描写傲霜雪的梅花。在中华民族以梅花咏情的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毛泽东所作的《卜算子?咏梅》。梅花在汉语文化中,代表高洁、傲骨的品质。梅花与世无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寒冬腊月,梅花傲骨开放,这一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屈、坚贞无谓的民族气节。在毛泽东另一首诗歌中,也有一脍炙人口的名句:“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这正是对梅花精神的最佳写照。

2.2 西方人眼中的“梅”

在英语中,“梅花”一词被译为Chinese mei flower; Chinese plum; plum blossom.根据2004年出版的《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把plum翻译成“李”。根据植物学的分类,“梅”与“李”虽然同属蔷薇科但并不属于同一种东西。由此不难看出,英语中的plum并不对应为汉语中的“梅”,当然更不必说西方人对梅花内在含义的深层解读了。上述现象的原因何在呢?这实际上是涉及到两种不同文化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方式有所不同(陈俊愉,2004)。中国人较为感性、含蓄,在赏花过程中喜欢通过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抒发情怀,赏梅不止于外表,而更看重其内在化的人性精神;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奔放、情感外露,在赏花的过程中更侧重花朵本身的外形和色彩,更偏重于花本身的实用价值,这就不难解释梅花长期以来固守疆土,未能远行的原因了。综上所述,正是由于两种社会文化,历史根基不同,最终反映出来的赏花重点和认知结构也形成很大的差异。

三、空缺理论视角下“梅花”的翻译

以文化空缺观念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可用异化或归化的翻译方法来处理此类文化空缺词语的翻译。异化翻译法指在翻译过程中以源语文化为依据,把源语材料中的文化信息原汁原味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这种翻译策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音译法,即将源语的发音形式转换成目标语的发音形式,这种方法已被英语接受,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来词。根据此方法,“梅”可以翻译为“Chinese mei”.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目标读者只知其形,不知其意的情况,最好同时辅助以加注法,对这些文化内涵深刻的词语在注音同时加上适当的注释。根据此法,“梅花”不妨翻译成“Chinese mei”(an adorable flower that blossoms in cold winter,also a symbol of steadfastness and self-reliance).正是由于“梅”在中国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的文化内涵,而在西方文化中,这一概念确是“空缺”,采用音译法并加注不失为一种较为理想的翻译策略。一方面可忠实于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保留祖国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文化空缺带来的误会,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西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所以在翻译过程中,“梅”应谨慎甚至不要直译为“plum”,而是应该采用音译加标注的方法是比较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外文出版社,2004.

[2]陈俊愉.梅花:中国花文化的秘境 [J].《中国国家地理》,2004(3):52-57.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4]李向东.文化空缺现象与空缺理论[J].中国俄语教学,2002(4):6-10.

[5]王达金,魏万德.翻译与文化研究[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6]吴衡康,周黎明,任文.牛津当代百科大辞典[Z].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闫传海,张梅娟.英汉词汇文化对比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8]《诗经》[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梅花
梅花
绽放的梅花
梅花
梅花
梅花赞
梅花颂
《梅花》
梅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