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汉文化价值观

2016-05-30 13:32邓田
亚太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价值观文化

邓田

摘 要: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已经成为了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对外汉语教学也被人们所重视,而其中的文化教学更是成为了一个热点。而价值观作为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对人生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技巧的应用、如何应对价值观冲突三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汉文化价值观。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价值观;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06-02

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既承担着交际工具的作用,也记录着汉民族的文化与历史。在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注重语言知识的获得,通过词语的积累和语法的练习,来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后来随着交际法的盛行,我们注重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认为“语法结构及语言的规则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一直到现在,培养汉语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已经成为共识。但我们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部分,一直都缺乏重视意识。即使在1988年,《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提出了“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但侧重点还是“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对外汉语教学总体目的的真正确定。外国人学习汉语除了生存、工作要求等原因,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热爱,而我们现行的教学课程,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且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动态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变革的趋势,在语言学习中渗透文化因素,既能促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更能够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提供动力。文化结构四层次分别是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其中,心态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主体因素构成的文化层,它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价值观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不能在文化教学中被忽视。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价值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传统价值观,二是现代价值观。

中国传统价值观倾向于以道德价值为至高的价值标准。在奴隶社会,价值观主要趋向于实用主义,人们的生活主要围绕生产,思想层面的内容并不多,所以我们的研究时间主要开始于封建社会。在两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其后更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更是在东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地位。我们可以汲取儒家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来进行讲解,如儒家中的道德理想主义指的是人生的最高追求是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强调道德作为人本有的属性,是人区别于禽兽的依据。又如儒家“和”的观念,“和”包括自然界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及人自身的和谐。道家的价值观核心是“无为”,不做任何违反自然规律、有损道德规范、违反社会法则,有害众生的事。而墨家的核心价值观是“兼爱”,指不分亲疏厚薄,不分贫富贵贱,不分人我彼此的爱。这些内容作为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价值观内容,都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渗透。除去这些学术流派,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还有伦理至上,长幼有序,重群体轻个体,这些价值观都在语言的各个要素中有所体现,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有单独的文化课,更要在语言知识的学习中自然的引入。

现代价值观纷繁复杂,对外汉语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谨慎处理,我国现有的主流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价值观体系是在吸收国外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联系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而设立的纲领性的指导思想。核心价值观体系自产生以来,不仅对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更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从各个层次各个维度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不断地了解到中国社会生活和中国人思维的变化。

二、教学技巧的应用

词语作为语言中最为敏感的一个要素,最能反映文化的变化。在词汇中典型具有价值观体现意义的有亲属称谓语、委婉语、数词和量词等。中国的亲属称谓语系统非常复杂,直系旁系,远亲近亲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这反映了我国强调长幼有序的价值观,而对于非血缘关系的社会人,我们也会采取“姓+哥”、“姓+姐”的称呼,这体现了中国“家本位”的价值观,任何想要熟络的人,我们都将他归于我们亲人的范畴里。在词汇的讲解中,我们带入这些文化内容,学生能随着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掌握一定的价值观知识。

体验法。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是实践课时间,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如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参观博物馆、如在成都,就可以带学生们去参观青羊宫,体会道教文化,了解道家的“无为”。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让学生贴近中国人的生活,更为直接和直观地体会到中国人在生活中所秉持的价值观。

比较法。世界上没有两种完全一样的文化。我们在了解任何文化时,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会将它放到与其它文化的关系和对照中去认识。这样我们才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其独立性和其自身的特点。而在文化教学中应用对比法,意味着我们拿中国文化和学生的本国文化进行对比,这种对比不是绝对化地去对比不同点。文化具有共性,即使是身处于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背景,文化也会有很多共同点,如汉语和英语中对于生理现象都有着委婉的说法,中国人有着传统的道德标准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女人怀孕用“有喜了”“身怀六甲”等表示。去厕所用“方便一下”,“去下洗手间”来表示,英语中用“to wash one's hand(去洗手或净手)”、“to go and see one's aunt(去见阿姨)”来表示去上厕所。这些共性能唤起学生们的文化认同感,在课堂上,我们在讲述这些委婉语的时候,可以询问学生们本国的委婉语用法,从而延伸到文化忌讳层面,得到文化共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文化比较中更为明显的是不同点,中国人的归纳型思维模式在语言上的表现是整合型句式,而西方的演绎型思维模式则表现出了分异型句式的语言特点。例如在讲述位置的表达方式时,汉语: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24号。而英语:No.24 Yihuan road,Wuhou district,Chengdu city,Sichuan province.在黑板上写上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直接鲜明地表现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当前的课堂教学可以使用集光、声、影于一体的多媒体及互联网的现代技术。对外汉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手段,在涉及价值观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象化手段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在讲到“中秋节”一词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中秋节的影像和图片,然后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要和亲人团聚,一起赏月吃月饼,这是因为我国注重家庭关系的重要表现。

三、如何应对价值观冲突

世界观人生观等价值观的形成是源于一个人的生活背景、生活经历等,这种隐形文化并不像人的外貌衣着那样容易被看到,但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意识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面对价值观的差异,我们很可能会依据惯性,对不同的价值观抱有不理解的态度,甚至引发冲突。在教学中,当我们遇到价值观的冲突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尊重不同的价值观。互相尊重和理解是一切交流活动的前提,正确的教学氛围应该是师生互相尊重、平等对话。我们是在传播我们的语言与文化,展示我们独特的民族价值观,而不是把我们的价值观强加到学生身上。

互相了解。恐惧和误解来源于陌生与距离。只有我们互相理解彼此的价值观,才能够接受这些价值观引起的处事方法和生活态度等的差异。面对共同点,教师要善于总结,引起共鸣、面对不同点,教师要善于引导,避免冲突。

不要过度地将价值观内容渗透到教学中。我们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最需要的价值观内容是哪些,因材施教,而不是主观地把内容一股脑地塞给他们,对于那些与学生现有的价值观相悖的,可能会引起学生不满的内容,我们不应考虑教学。

提前做好应急措施。课堂上总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特别是文化内容的教学,更是有着不可控性,我们应提前做好应急措施,在教案中有所记录,做到胸有成竹,而不至于束手无策,让课堂陷入困境,而是能够通过策略,重新将课堂教学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03 期.

[2]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

[3]王治理.传统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4]李红.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

[5]陈本义.论不同文化的冲突与适应[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2(4).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价值观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