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普及戏曲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16-05-30 12:29:23陈华
艺术评鉴 2016年13期
关键词:普及戏曲高校

陈华

摘要:戏曲是以语言、文学、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能力相融合渗透来进行叙事的舞台表演艺术,它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基础教育骨干的教师摇篮,通过在高校增设戏曲课程,加强戏曲文化艺术的熏陶,使毕业生具有更高的戏曲艺术素质,能更好地适应中小学戏曲教学的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校 戏曲 教学 普及

戏曲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是以语言、文学、舞蹈、音乐等多种艺术能力相融合渗透来进行叙事的舞台表演艺术。戏曲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的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增强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我国当前的戏曲教学在学校普及的程度不高,仅有部分的师范院校把戏曲课程作为选修课进行开设,而在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设置当中,戏曲教学的课程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主要是受到专任教师缺乏,而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戏曲课程教材不多,戏曲艺术演出的活动贫乏等因素的制约。戏曲艺术对于青年一代来说,似乎是陌生而遥远的,他们对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戏曲有哪些传统剧目和代表人物等一些基本的民族传统文化知识都缺乏了解。因此,如何让戏曲教育走进校园,走进年轻人的心里,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能继续传承和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高师院校要作为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骨干的摇篮,我们通过在高校增设戏曲课程,加强戏曲文化艺术的熏陶,使毕业生具有更高的艺术素质,能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小学发展戏曲教学的传承与发展需要。

一、重视戏曲教育,在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立独立的戏曲艺术课程

戏曲艺术作为我们民族的国粹,要想继续的传承和发展,除了要培养更好的戏曲专业演员,更多的是要培养戏曲的爱好者和听众,音乐教师应该承担起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而我们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就是中小学的音乐教师,我们的毕业生对戏曲的了解、认识与喜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对戏曲艺术的认识与传承。目前,高师音乐教学体系当中,并没有把戏曲艺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设置,学生贫乏的戏曲知识多数是通过《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等理论课程所认识和了解的。有部分院校即使开设了戏曲课程也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的。要想培养出合格的戏曲教育人才,必需要把戏曲课程作为专业的必修课来开设,使其成为音乐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向师范生更系统地传授戏曲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促使他们能够鉴赏和热爱戏曲艺术,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体制上保证戏曲艺术在音乐素质教育当中的普及。而戏曲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门类、培养的目标、课程的内容等方面,都需要认真规划,合理设计。

戏曲艺术的剧种繁多,内容丰富,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应有侧重点,可以根据本校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能力等方面,规划不同的戏曲课程。由于师范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专业戏剧学院的人才培养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课程的分类,学时、学分的设计上,都要遵循因材施教、合理有度的原则。高校要结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和其自身所处地域的地方戏曲文化,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戏曲教学。例如在广东地区粤剧艺术应该说是渗透到了老百姓的生活当中,粤剧是广东省最大的地方戏曲剧种,在广东、广西、港台澳地区都流行。学校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戏曲艺术的养分。在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基础课程中,可以在大学一二年级增设戏曲的课程,学生通过对传统戏曲文化课程的学习,能掌握戏曲基本理论知识。

戏剧教育提供了一种安全而有益的方式,让学生透过别人的故事,透过别人的眼睛看世界。通过不同的历史故事编排的剧目,让学生能够理解他人的处境,能够理解与自己背景迥异、来自其他民族、信仰或阶层人的处境,学会理解同情他人。学习、赏析戏剧能极大地增进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让人受益无穷。所以我们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接受了融合式戏剧教育的学生,更加富于自信心、创造力和同情心,能有更高的情商。

二、大力发展精品课程,以《戏曲剧目赏析》课为切入点,推广普及戏曲教育

传统的以理论讲述为主的授课形式,在戏曲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戏曲作为一门表演艺术,集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为一体,在故事当中,真挚的感情,丰富的肢体语言,光靠教师的讲授很难让学生感受到。而通过多媒体的技术,运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使用观摩、讲解、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手段,结合戏曲的理论知识,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让学生赏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趣味性,还能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和认识不同的戏曲剧种。戏曲剧目赏析课的相关剧目需要教师对戏曲的量和各种不同类型的戏曲要有一个很好的把控,从戏曲不同类型的剧目、表演艺术、服饰的归置、流派风格等不同的方面分析讲解,让学生们从视觉上、听觉上多方面接收不同的信息,更好的感受到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的艺术魅力。

这种赏析课的教学方式,能够比较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它的教学模式首先是让学生观看视频为主,通过音像资料最直观和具体的了解一切信息,利用看戏的这个环节,教师进行一些戏曲知识点的讲解,例如从音乐的唱腔到锣鼓曲牌,从各种道具布景到华丽的服装与头饰,让学生从感兴趣开始,通过这些不同的兴奋点,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在观看与讲解以后,让学生讨论所欣赏的剧目,分析所看到的戏曲当中最明显和深刻的艺术特点,通过学生自我的思考和分析,更好地记住不同的戏曲剧种的特点和精华。例如欣赏京剧《闹天宫》,它是京剧传统剧目,故事情节选自《西游记》的第五、第六回合,学生都很熟悉故事的情节发展,在戏曲当中,孙悟空这个角色从京剧的脸谱设计到猴戏当中的各种翻跌技术的表现,都可以使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演员如何在自由和灵活的舞台上表现出孙悟空的霸气和神威。在戏曲当中,孙悟空与四大金刚对打,演员把武术的技巧揉合到武戏的表演中,把西游记中猴王的生动形象充分表现出来。教师从这一出京剧当中,就可以把京剧当中脸谱、京剧唱腔等戏曲知识介绍给学生认识。

三、戏曲实践教学的多元化

所谓多元化的教学,就是要把戏曲艺术与器乐教学、视唱练耳、声乐教学、舞蹈艺术等课程有机的结合到一起,通过合理而有效地结合,能更好的让学生掌握戏曲艺术的韵律和风格。例如在器乐教学当中,民族乐器与戏曲音乐本身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戏曲音乐本身也是由这些民族乐器演奏出来的,通过对不同地方戏曲音乐的学习,吸收其音乐精髓,不管是对器乐演奏技巧还是对戏曲的艺术风格都大有好处。还有视唱练耳的教学当中,也可以加入不少戏曲的元素,特别是在一些多声部视唱当中加入戏曲锣鼓的节奏元素,还有一些戏曲音调唱腔所做出的改编,都能加入到视唱练耳的教材当中。

还有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戏曲曲目应适当加入到声乐教材当中,我们的学生不应只会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更应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对不同的戏曲唱腔略有了解,事实上在中小学的音乐义务教育课程当中,例如京剧《宇宙锋》、粤剧《帝女花》、河南的豫剧《花木兰》等,课程从欣赏到学唱都有涉猎,教授这些知识,都需要音乐教师不仅仅要有良好的声乐演奏技巧,而且对不同地域的戏曲唱腔有较好的了解与诠释。我们的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戏曲演唱技巧,对戏曲音乐的行腔、归韵以及地方的方言等,要进行研究与学习,要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学唱戏曲唱段和说唱类的唱段,只有通过亲身的感悟与学习,接受传统音乐的熏陶,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才能在基础的音乐教育中,成为一个优秀的戏曲音乐的传承者。

四、通过现场观摩和组织讨论的方式,提高戏曲艺术鉴赏能力

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外,应多创造条件,通过组织学生现场感受戏曲,能更好的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比如说有机会邀请一些戏曲名家到校园里,为大家演绎一些经典的戏曲剧目,特别是在一些地方院校,当地本身就有一些戏曲音乐或者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音乐,利用这些地方的丰富资源,推进地方戏曲音乐艺术的普及,这也是作为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举措。我们不仅可以把戏曲名家请进校园来推广普及戏曲艺术,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因为戏曲艺术本来就是现场表演的艺术,只有亲身感受,才会更好的体会戏曲本身的魅力。例如在广东地区流传而且保留比较完整的粤剧,除了粤剧团还有一些社区的剧社,都有专业的粤剧演员或者是一些粤剧发烧友在进行戏曲的演出,组织学生到这些社团进行观摩、交流、表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老师可以提前先安排教唱一些名段,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与戏曲表演者进行互动,使大学生真正在戏曲表演中感受戏曲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戏曲的兴趣。

当然不管是通过媒体媒介还是亲身体验感受,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并在老师的指引下,得到合理的解释,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讨论问题,例如说某一部戏曲作品中有什么角色,他们的人物形象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性格特点,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位戏曲人物,为什么他使你印象深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同学们一起深入的研究戏曲艺术的特色,通过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思考,让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与丰富想象力,鼓励对自己家乡的戏曲进行调查和了解,这样不仅可以加深青年一代对戏曲艺术的了解,还能更好激发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热情,为以后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戏曲艺术打好基础。

戏曲艺术进课堂,让戏曲艺术重新走入青年一代的视野,是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让我国民族传统戏曲艺术,被更多的年轻人所认识、欣赏、再到喜爱,这对提高我们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大意义,中华民族这些宝贵的文化艺术,需要我们这些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创新与传承,优秀的戏曲艺术才能根深叶茂,历久常新。

参考文献:

[1]王群英.高师戏曲课程开设方式及效能分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8,(10).

猜你喜欢
普及戏曲高校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8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海峡姐妹(2018年9期)2018-10-17 01:42:44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戏曲研究(2017年3期)2018-01-23 02:50:39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人民音乐(2016年1期)2016-11-07 10:02:41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天文知识普及
视野(2012年2期)2012-07-26 02: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