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艳 唐亚男
【摘要】:沥青路面是指在矿质材料中掺入路用沥青材料铺筑的各种类型的路面。由于裂缝是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特别在冬季和春季,因时有雨、雪水渗入,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使本来就处于裂缝状态的路面病害更加趋于严重,最终导致破坏。为了提高路面质量,减少沥青路面病害,必须对沥青路面早期裂缝的认识及防治工作有所加强。
【关键词】:沥青;路面;裂缝;防治
1沥青路面裂缝的型式
沥青路面裂缝按裂缝的形状可分为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网状裂缝(龟裂)和不规则裂缝等四种型式。
1.1 纵向裂缝
损坏特征: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的长直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这类裂缝通常由路基、基层沉降,或施工接缝质量或结构承载力不足而引起。路基、基层沉降引起的纵缝,通常断断续续,绵延很长;施工搭接引起的纵缝,其形态特征是长且直;而结构承载力不足引起的纵缝多出现在路面边缘,由于路基湿软造成承载力不足,从而导致纵缝。
1.2 横向裂缝
损坏特征:与道路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有时伴有少量支缝。横向裂缝多由路基、基层裂缝的反射或由路面低温收缩造成;最初多出现于路面两侧,逐渐发展形成贯通路幅的横缝。
1.3 网状裂缝(龟裂)
损坏特征:相互交错的裂缝将路面分割成形似网状或龟纹状的锐角多边形小块,块的尺寸小于50cm×50cm。网状裂缝(龟裂)是行车荷载的重复作用而引起的疲劳裂缝,其最初形态是一条或几条平行的纵缝,随着荷载重复作用次数的增加,平行纵缝间出现了横向、斜向连接缝,形成多边的、锐角的、形似网状、龟裂状的裂缝型式。
1.4 不规则裂缝
损坏特征:路面裂缝呈不规则形状,块的最长边长小于100cm。不规则裂缝主要由面层材料的收缩和温度的周期性变化所致。
2 沥青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1)改建公路中新老路衔接处处理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造成路基不均匀的沉陷或者滑坡,形成裂缝;
(2)新建公路中由于碾压不均匀,出现路基、基层局部未压实或两侧密实度不够,使路基、基层承载力不足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形成裂缝;
(3)沥青混合料摊铺时,接缝处理不当,造成路面渗水或面层压实度未达到要求,在行车作用下形成裂缝;
(4)傍山公路一半是挖方,一半是填方,如果施工时未按规范要求处理,易造成自然沉降,经长时间行车的作用形成裂缝。
2.2 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
(1)路基、基层出现干缩或冻缩形成裂缝,反射到沥青路面上产生裂缝;
(2)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基层的上、下层横接缝出现重叠或搭接过少而形成裂缝,反射到沥青路面上产生裂缝;
(3)冬季气温下降,沥青路面收缩形成裂缝。
2.3 网状裂缝、不规则裂缝产生的原因
(1)基层整体强度不足,沥青路面老化,在行车的作用下形成网状或不规则裂缝;
(2)沥青面层偏薄,不符合设计要求,或交通量超过设计能力,造成网状或不規则裂缝;
(3)沥青面层在温度周期性的变化下产生收缩,造成不规则裂缝。
3 裂缝对沥青路面的危害
沥青路面裂缝是常见病害之一, 如果沥青路面裂缝得不到及时修补, 将对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带来影响。裂缝对沥青路面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裂缝的初期(1~2年内)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无明显影响但随着裂缝的增大, 雨水或雪水的逐渐侵入, 导致裂缝两侧的路面结构或土基含水量增加, 甚至达到饱和状态, 其结果是结构层承载能力明显下降, 在大量行车荷载作用下, 产生冲刷唧浆现象, 加速路面破坏。
(2)縱向裂缝的发生容易形成沿行车方向呈台阶状, 裂缝的凹陷或灌缝沥青凸出, 影响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桥头跳车处的路面横向裂缝, 在路面集水的作用下加速了跳车现象的发展, 同时对路基造成危害。
(4)块状的路面纵横裂缝如不能及时修补, 将很快发展成为网裂, 松散甚至坑槽, 导致路面病害的发生, 影响路面的功能
4 沥青路面裂缝的防治措施
4.1 横向裂缝
(1)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2)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再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左右,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cm-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3)根据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按该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4)桥涵两侧填土充分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4.2 纵向裂缝
(1)采用全路幅一次摊铺,如分幅摊铺时,前后幅应紧跟,避免前摊铺幅混合料冷却后才摊铺后半幅,确保热接缝。
(2)如无条件全路幅摊铺时上、下层的施工纵缝应错开15cm以上。前后幅相接处为冷接缝时,应先将已施工压实的边沿坍斜部分切除,切线需顺直侧壁要垂直,清楚碎料后,宜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然后铲除敷贴料,并对侧壁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再摊铺时控制好松铺系数,使压实后的接缝结合紧密、平整。
(3)沟槽回填土应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需达到要求。如符合质量要求的回填土来源或压实有困难时,须作特殊处理,如采用黄砂、砾石砂或又自硬性的高钙粉煤灰或热焖钢渣等。
(4)拓宽路段的基层厚度和材料须与老路面一致,或稍厚。土路基应迷实、稳定。铺筑沥青面层前,老路面侧壁需涂刷0.3kg/m2-0.6kg/m2粘层沥青。沥青面层应充分压实。新老路面接缝宜用热烙铁烫密。
4.3 网状裂缝
(1)沥青路面摊铺前,对下卧层需要认真检查,及时清除泥灰,处理好软弱层,保证下卧层稳定,并宜喷撒0.3kg/m2-0.6kg/m2粘层沥青。
(2)原材料质量和混合料质量严格按GB50092-9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选定、拌合和施工。
(3)沥青面层各层应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证上下层的良好连接;并从设计施工养护上采取措施有效的排除雨后结构层内积水。
(4)路面结构设计应做好交通量和预测工作,使路面结构组合与总体强度满足设计使用期限内交通荷载要求。上基层必须选用水稳定性良好的有粗粒料的石灰、水泥稳定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