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勤
摘要:《怒海争锋》是一部反映风帆时代英法海战的电影,讲述了英国“惊奇号”击败法国私掠船的曲折故事。影片获得多项奥斯卡奖项,深受好评。本文从影片中所体现的海权与海战的传统,大海中的烂漫主义体现,海洋的男性角色定位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怒海争锋;海洋;传统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5-0175-02
《怒海争锋》是根据Patrick O'Brian的Aubrey-Maturin系列小说改编的一部海战题材电影,讲述的是英国海军舰长Jack Aubrey指挥“惊奇号”追逐并击败法军私掠船“地狱号”的经过。故事情节设计跌宕起伏,扣人心悬,完整地展现了19世纪海战的整体风貌,从作战、航行、生活,甚至人际关系,都充分还原了历史。电影的整个叙事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海的浪漫情怀、风云多变,海权争夺中的残酷与睿智,海员之间的真挚情感、勇气与责任。该片是一部糅合了众多海洋符号的经典影视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英雄主义史诗般的赞美。本片获得了2004年奥斯卡最佳摄影奖、音效奖等十余项奖项。
一、海权与海战的传统
了解海洋传统,首先必须了解的是私掠船。17~18世纪,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海权的发展,通过“三次英荷战争”、“七年战争”,英国击败荷兰、法国,逐步取得世界海上霸主的地位,并夺取了法国在世界各地的大片海外殖民地,获取了巨额财富。从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列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动用了包括“鼓励海盗袭击它国船只”在内的一切手段。私掠船,是一种获得国家授权可以拥有武装的民用船只,用来攻击他国(主要是敌国)的商船(甚至军舰——如果力所能及的话),其实质是国家支持的海盗行为[黄立,2009]。故事的背景正是在这种时局下产生的:法军私掠船“地狱号”号和英皇家海军的“惊奇号”相互追逐,一决高下。整个电影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与对海洋的高超驾驭水平。战前动员,The ship is England舰长受到浓雾中的突然袭击,全舰受到重创,舵机被打中而无法机动迎敌,舰长命令用小艇把船拉入浓雾中,在浓雾中保存自己,从而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在战后讨论中,舰长向医生解释了什么是Weather gauge(上风向)——这是风帆时代战术中最重要的机动要素,也是所有舰长都必须掌握的,是驾驭海洋的直接动力来源。船员也好,舰长也好,都能行走自如地爬行在风帆之上。还有一处在海战时通过转动风帆来打击敌人的场景,这个场景在《未来水世界》和《加勒比海盗》两部影片中都出现过,无疑是对人舰合一的操控技术的一种诠释。必须要指出的是,舰长和随船医生Stephen Maturin是朋友,医生同时是一名生物学家,喜欢收集标本,探索未知,而海洋为他提供了最好的环境,战船提供了到达的途径,以至于虽然受伤修养,还是不忘会有用的蜥蜴。这种探索的精神,正是大航海时代,人类对于未知世界态度的写照,也是西方文明发展迅速的重要因素。这个情节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当年达尔文就是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上完成了他的环球旅行。做手术的画面也是血腥而真实的,通过一句话就能体现,往地上多撒写沙子(血水太多,走路打滑)。舰上值得关注的还有一群充满朝气的小海军,但这不是童子军,而是正规的军官候补生(midshipman)。这是当时的一种传统,这些少年通常都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庶子,大约在13岁就上船担任军官的杂役,两年航海生活后,15岁时可以透过介绍人成为候补生,满20岁时就可以参加尉官考试。比如英国的海军英雄纳尔逊,十几岁就到军舰上实习,后来一步步升成将军。他们从小接受正规的海军传统教育:Strength,respect and discipline。Hollom是其中一名不得志的候补生,经历数次考试都没有考上少尉,水手们也不尊重他,以至于水手Nagle故意撞击了Hollom而当作什么也没发生,这一切被船长看到后,Nagle被处以鞭刑,这不只是等级观念,更是纪律的因素,没有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是无法对抗海洋的巨浪与敌舰的炮弹的。“没有尊重就没有纪律”作为一名船长,杰克深谙此道。在海上,他管理并指挥着“奇迹”号,在海上,它就代表英格兰。在航海技术方面,六分仪、海图和沙漏的使用,使军舰能准确定位和计时,这对于指挥作战和巡航无疑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绕道100海里,咬住敌人的船尾,这只有航海高手对敌我动态、天气、风向、距离有精确计算才能达到。被敌人第二次占领上风向的时候,他立刻选择逃跑,这是对时局准确的判断。在夜间,被敌船追上的时候,做了一个假的船桅,放到海中,这不是海战的战术,是计谋,是在大海中求生的欲望所逼迫出来的智慧的火花。与天斗,与海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影片还从船员、淡水补给、维修(船坞和随舰)等各方面体现了军舰的后勤情况。充足合理的后勤有力地保障了战斗的进行。
二、大海中的烂漫主义体现
海军从来是个贵族的军种,既然是贵族,那就不会缺乏生活的情趣与浪漫。而当这种烂漫的背景变成海洋,其情调则大大不同于舒适安逸的花园和风平浪静的湖面。在该片中,主要的烂漫塑造是通过音乐来体现的。会拉小提琴的海军军官与一位对生物学念念不忘的船医,两个看起来风格迥异的人,组成了“琴瑟相合”,而且奏的跌宕起伏,紧扣故事情节。即便战败了,舰长也不忘和医生演奏一曲,这是一种乐观的精神,即便面对困境和挑战,也无所畏惧的勇气。提琴曲成了另一种叙事语言。在船医第一次准备下船踏上加拉帕戈斯时,响起了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NO.1,他此时愉悦的心情表露无疑。但没多久,随着战鼓的响起,法国人绕到了船后,危机随之出现。第二次,响起的是欢快的小提琴曲,医生发现了躲避在加拉帕戈斯另一端的敌人,马上通报船长从而掌握了先机。Hollom自杀的事件发生后,一向独断决绝的船长独自呆在船长室,小提琴的音乐初次变得十分温柔,甚至有些哀婉,船长陷入自责之中。当然这片子中还有许多动听的音乐,比如甲板上水手们热闹的民谣,这等于是在强调他们的英国身份。又比如战斗临近时的鼓声,与海面的浓雾和风帆一同预示着未知的生死。电影中这种例子还有许多,这些音乐并不困难,但组合在一起的效果却出人意料的好,仿佛许多人在用高低不同的嗓音说话,共同组成美妙的加拉帕戈斯重奏。电影里还有一个不受欢迎的见习官,但是他有一把好嗓子,适时地一展美妙歌喉,令他的不受欢迎有一个更为具体的理由。老兵做完脑部手术,苏醒过来开口说话,没有什么庆贺能比得上歌手和音乐了。
三、海洋的男性角色定位
与许多文学作品中把大海比喻成母亲不同,影片中,大海更像是另一个需要驯服的敌人,也从侧面映衬出船员们的男人味和硬派的作风。这些元素通过令人屏息的海洋追逐战,热烈而丰盛的军官晚餐,嬉笑打骂的水手生活体现出来。欣赏《怒海争锋》,就像欣赏一座流动的英国生活。漂泊在外,却始终坚定前进的方向,万般困难,也始终坚持到底,明知危险,却依然义无反顾。若用意识形态的观点来看,本片的故事就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殖民利益进行的争斗,更多的是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基础上集体主义精神的展现,在战争中充满了人文主义关怀和对自然的崇敬。严格来说,《怒海争锋》是一部战争片,两条船之间的战争才是重点,但是海的场景让人过目难忘。《大白鲸》、《海浪拉尔森》,还有本片,这些故事里的海不同于我们平常向往的那种波澜壮阔、一望无际、只作为景观的海,在这些影片中,海是绝对不甘心只做一处景观供人欣赏的,他是神,只有常年与他打交道的这些水手和船长们清楚地知道这一点。面对失败,船长说:“The fact is we were soundly beaten”。船长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一种客观而豁达的心态;不推诿,不回避,这是一种勇气。接舷战,船长一声令下:“Follow me,for home and for prize”,身先士卒,敢于直面强敌,给全体船员带来的信心是难以想象的。“Very fast,if shes well-handled”,当医生认为自己的船太老太旧,不适合作战的时候,船长自信地说,他的船依然敏捷、快速,只是需要看谁来操控,这是一种具备了对海洋深层次的理解才会有的自信。暴风雨中的追击,虽然不是海战,但同样扣人心弦,巨浪打来时,船就像一片枯木,而船上更为渺小的人却要在甲板上操控、瞭望,还有在甲板上加固装备、爬到高高的桅杆上收放船帆的水手。后桅最终被风浪打断,几乎把船拉沉,落水的水手却正在努力顺着绳子游向船。为了保住船只,最后不得不砍断绳子,船只恢复正常了,而落水的水手却越来越远,最后在风浪中消失了。这一段描写,把人面对大海的无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追击也好,落水拯救也好,都无法同大海抗衡,只能寄希望于大海给予的机会。几位年轻的军官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因流言蜚语而投海自尽的,有虽年轻断臂而不改其志的,有勇敢杀敌而为国捐躯的,这些青年,正是英国海上帝国的希望和未来。
四、总结
海洋是人类大航海时代之后,所有重大历史事件都无法回避的地方。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从影片中所体现的勇气、意志、爱国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也是这个时代,我们迎接来自海洋的挑战所应该拥有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黄立.剑指亚丁湾——中国海军远洋护航[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