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改革探究

2016-05-30 00:13:05胡珍珍
亚太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胡珍珍

摘 要:《財务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学习,是为企业的日常核算服务的,是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基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使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又能掌握技能,本文对财务会计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财务会计;教学改革;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39-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领域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愈来愈高。国家有关部门对未来10年人才需求的预测中,会计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会计专业也是目前各大院校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招生规模也日益扩大。面对如此庞大的潜在会计人员,高等院校做好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要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办出特色,其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根本落脚点还是在课程上。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如何改革,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

(一)文化课水平相对较低。高职高专属于高考招生的第四批次,有的高校还可以自主招生,高考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不用参加高考),所以文化课基础相对较低。

(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很多学生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认为只要在校,每门功课达到六十分,就可以无忧无虑度过三年的光阴,然后拿到毕业证,万事大吉。

二、《财务会计》课程的特点

(一)内容多且难度大。《财务会计》课程的主体内容是属于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覆盖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一般而言,《财务会计》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中的日常业务都会涉及到,体现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主体内容。该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多且杂,所以,实际教学中,有具体课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解,传统的单向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知识更新快。《财务会计》课程中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主要来自《企业会计准则》,但准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正逐步接轨,所以修改属于常态。如:2014年1月至3月,财政部制定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40号—合营安排》,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等会计准则。

(三)实践操作强。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进企业从事具体的实务工作,实践性很强,学以致用十分重要。所以会计工作的特点要反映在《财务会计》的日常教学中,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

三、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于理论化。课程大多是由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转换成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以我所在的学校来说,专科生财务会计在大一下半学期开设。对学生来说,刚学习完基础会计,还没学明白,又开始了理论化很强的财务会计,一方面会感到迷茫,另一方面感到上课很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点在上课时感受很深刻,很多学生基础会计掌握不好,导致财务会计课程很难开展。

(二)理论和实践有较大差距。好多学生学完了财务会计,都不清楚自己到底学了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教学内容实践性差,理论和实践脱节。在讲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时,我把一个实际工作中的例子带到了课堂,在编制调节表时,明显能感到学生的困惑。所以说,理论和实践还是有较大的差距的。

(三)专业课程设置遵循本科模式,缺乏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在目前的高职高专会计学课程中,从教材选择,到上课方式、讲授内容,再到实践课,大多遵循本科模式,没有根据专科生的特点,设置课程,特别是财务会计的实践课。所以,专业教育要突破传统的“本科模式”,增加配套课程技能训练课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

(四)教学方法陈旧。现阶段的教学还是采用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为主。针对现在90后的学生特点,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财务会计》课程改革的方法

(一)编写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教材。高职高专学生与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所以应在教材上有所区分。对于专科学生应开发适用于专科学生的重理论更重实务的教材。比如:教材的编制不从库存现金,到财务报告的顺序来安排,而按经济业务流程从企业设立之初筹集资金开始,到编制财务报表的顺序来安排,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了解企业是怎么运作的,加深理解。

(二)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上,按岗位进行理论学习,每一个岗位都以案例作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根据岗位不同,执行相应的任务。如:岗位出纳,任务是银行结算、记账凭证的编制、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的登记方法等等。

(三)打破常规教学顺序,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理论和实际操作一体化”的专业人才,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无缝式对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但实际情况是,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专科生的培养还是传统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认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或程序应进行创新,顺序应该是:在课程开始时先培养学生的岗位认知,到企业去亲身感受职业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岗位式教学,且每个岗位都设置小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去思考,结合案例进行准则的讲解。在期中,学习税务岗后,进行综合实训。实训后讲授财务报告。这样不仅可使学生,感到新鲜,而且在实习过程中,还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后续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主动去寻找答案,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五、总结

为适应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高等院校应始终坚持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能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基础充实、理论够用、以实为本,以能为上”的主体思想为宗旨,在《财务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始终把握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

(作者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财务会计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7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38:15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职高专《旅游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环节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