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菁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024-01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而改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教师追求的理想课堂教学效果。所谓教学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投入最少时间和最小精力以尽可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现在笔者就此谈一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精心备课,实现有效教学的第一步
孔子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告诫人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充分的准备;有了准备,才可能获得成功。教师上课也是一样,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首。众所周知,备课对一名教师而言非常重要,语文课本中貌似简单的一篇文章,但它所蕴含的知识量与信息量往往非常丰富,除了要求教师对课文熟悉之外还要求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透彻。把课备好了,把基础夯实了,那么教学中的有效性才能显现。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备课中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深入解读《语文课程标准》。教师只有准确了解本学段、本单元、本课的教学目标,才能准确全面的把握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度”,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和明确性,进而才能更好思索让学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其次,要正确领悟教材,了解作者。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分析教材,解读文本,才能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教师分析教材不仅要理解文章简单的表面意思,而是要通过了解作者生活与写作的背景,透过他的文字,去揣摩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所采用的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他的文章结构、思路以及文章使用的材料证明了怎样观点。然后再回头思考,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他的写作技巧、语言等,有哪些值得我们的学生借鉴、模仿。把文本要点归纳,存放于心中。这样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做到心中有痕,教学无痕。
除此之外,备课还要了解学生即所谓的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这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实效性。例如执教五年级上学期《浙江潮》一课,课堂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全文及谈谈体会,但学生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无法从文本中直接领悟出来。正好备课时候,我有意识到学生可能因为与文本时代有距离,对作者情感的抒发直接领悟可能较难。我备课时对此特地预设采用提问方式,分别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是:“塘江大潮在哪里,位于哪个省?这个省份属于哪个国家?我们国家有如此雄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你为之感到怎样?”这三个问题成阶梯状,学生容易理解回答,进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我国所拥有的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无比自豪之情。
二、充分自主,有效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即使再客观的讲解课文,讲解文章的人物,但仍免不了带有教师个人体会和感情色彩。因此会把自己心中的人物,有意无意的输送给学生,让学生形成一种固有的认识。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运用自己的方法,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教材的内容,这可能要比听老师讲解要来得容易。
例如,教学《种子的梦》这一课,一上课我就指导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针对课题和文本提出自己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机板书。最后同学生一起针对所提出问题,梳理一下问题顺序,板书如下:
(1)这是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呢?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2)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有这个梦想?
(3)种子的梦想能实现吗?为什么?
问题整理后,让学生联系课文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小组之间展开讨论。这时候学生就会惊奇的发现大家问题的汇总,就是文章作者写这篇诗歌的原因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梳理后的问题层层递进,能一步一步深入的挖掘课文的中心思想。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之后,为了更深入理解文章,我此时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针对性的提问和引导,课堂效率随之也提高了。
这样课堂教学,打破长期以来沿袭的教学模式及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而是让学生是自己提出问题,互相探讨解决途径,必然会更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们应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为一个引导者,有方法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学习,进而更好达到课堂教学预设效果。
三、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既包括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学,也包括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不管是选择哪一种教学方式,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知识水平与教学的目标进行选择。同时,在课堂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也要根据实际的生成与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展开教学。
例如在教学《红树林》这一课时,许多的学生基本上没见过红树林,少数的学生也只是在电视或者是图片上看到过。本课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放映大海边上红树林的图像,使学生能更加真实的感受“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绚丽多姿”的红树林奇异景色,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然后再让学生闭目想象走进红树林中,与红树林近距离接触并谈谈自己感受,最后让学生随着优美动听的乐声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红树林的美丽神奇以及其敢于抗争的精神。这样教学方式既有利于学生自觉地理解课文,还能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更有效进行课堂教学。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需要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关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备好课是关键。同时教师要切合实际,打破程序化,探求新途径。教师要懂得从学生自身的特点出发,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泉州台商投资区张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