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6-05-30 22:33田佳佳
艺术评鉴 2016年14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田佳佳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不断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本文以安顺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建设

一、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现状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总面积9267平方公里,总人口289.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39%。安顺历史悠久,素有“中国瀑乡”的美誉,具有穿洞文化、夜郎文化、牂牁文化、屯堡文化、三国文化、攀岩文化、三线文化等独特的文化优势。安顺市辖西秀区、平坝区、普定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以及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龙宫风景名胜区,87个乡镇(办事处)、1007个行政村。

近年来,安顺市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逐步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有市级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县级图书馆5个、文化馆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4个,大型文化广场1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村级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1千瓦以上电视台1座、广播电台1座,县级电视及调频转播台5座,行政村“村村通”52260座、直播卫星“户户通”131143户。拥有民间文艺表演队200余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63支,全国文化先进县1个,国家级文化艺术之乡2个、省级文化艺术之乡3个。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10处,省级50项,市级14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4人(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47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家和22家。

二、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一)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已有市文化馆、图书馆的基础上,建成了11家电影院(城区5家,率先在全省实现县县有数字影院的目标)、文化中心、虹山湖水幕电影、音乐喷泉广场、驼宝山广场、塔山广场、若飞广场、南马广场等一批大型文化设施,为全市人民提供了高品位的文化阵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正在筹备建设的有市大剧院、新图书馆、新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项目。

二是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近年来,利用中央和省级扶持资金引导和推动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有力地调动了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一批县文化馆和图书馆得以新建、改建和扩建,县级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如普定县文化馆在第三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名列全省前茅,被评为国家县级一级馆。

三是乡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目前,全市87个乡镇办事处,共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农家书屋1837个、电子阅览室122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130户,行政村“村村通” 52260座、直播卫星“户户通” 131143户,实现全市行政村全覆盖。

(二)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坚持把重大文化惠民工程作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抓手,以基层为重点扎实推进。“十二五”以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顺利推进,现已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村村通卫星广播电视,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23%和93.96%。建成1837个农家书屋和80个数字农家书屋,配置了130户“数字图书进农家”设备,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62个、村级基层点1686个,实现所有乡镇、行政村全覆盖。建有城市数字电影院11家,拥有数字银幕26张,座位3361个。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1万场,覆盖1007个行政村,观众达330万人次,放映工作连续5年排名全省第一。建设普定县城关镇、马关镇,西秀区刘官乡、旧州镇等10余个乡镇所有行政村的农村广播。这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有效弥补了基层文化资源的不足,改善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条件。

(三)统筹整合公共文化资源

一是围绕各种节庆组织群众性活动。每年元旦、春节、元宵、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庆期间,利用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及人员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结合中心工作策划主题性活动。结合廉政教育,组织廉政戏曲小品大赛;结合计划生育,组织计生晚会;结合建国、建党等重大纪念日,组织大型合唱、广场表演等活动;结合营造学习型社会,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包括“双阅读”活动、图书馆服务周宣传活动等,激发广大市民的读书热情,引导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三是注重打造品牌举办特色性活动。精心筹划的“广场展演”“家庭才艺大赛”“多彩贵州”歌唱、舞蹈、小品大赛选拔赛等已成为全市文化品牌。这些具有全市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体现了艺术性、观赏性、教育性和群众性的统一。尤其是近年来举办的 “安顺山歌大赛”“安顺花灯大赛”“安顺地戏大赛”等活动已成为安顺文化的新亮点。

四是充分挖掘文艺创作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积极引导广大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创作弘扬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进行展演,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对广大业余文艺社团,坚持以“小题材、小投入、小制作、为大众服务”的理念加以引导,鼓励业余作者积极投入创作。对群众文化活动中涌现的好作品,组织作者重点加工,精心打磨,并建立激励机制,设立“安顺市文艺作品奖”,调动文艺人才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全市文艺创作资源。

(四)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对《亚鲁王》等國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积极申请项目经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数字化建设、培训、比赛、展览、展示、传承人带动等多种方式吸引广大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将省级项目《抬亭子》申报为国家级保护项目,将市级《花山布依古歌》等5个项目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10处,省级50项,市级147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4人,其中国家级2人、省级25人、市级47人。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建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24家,其中省级2家、市级22家。

(五)建设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按照“市县有馆长、乡镇有站长、社区有主任”的思路,多渠道加强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建设。一是积极与高校共建,探索高校培养人才、地方使用人才的双赢模式,将黄果树艺术团作为安顺学院艺术学员学生实习基地,既解决了高校实习基地问题,又为当地补充了大量文艺人才。二是落实乡镇文化服务中心编制1-2人,专门从事乡镇文化管理服务工作。三是对文艺表演队伍进行登记管理,对民间优秀演员进行跟踪管理,鼓励参加大型赛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四是利用“三区”文化人才培训项目,组建师资队伍,分赴各县区、乡镇开展大规模文化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人才。五是利用市文化馆、图书馆以及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开展免费开放服务,聚集了一大批文化艺术专才。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文化艺术人才1000多人,各类业余文艺团队200多支,涵盖舞蹈、合唱、歌舞、民俗表演、戏曲、健身、乐队、书画、摄影等,进一步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与发展。

三、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式,主要是以行政推动为主,导致一些县(区)对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经济底子薄等原因,公共文化设施基础仍然薄弱。如安顺市现在还有3个县(区)无图书馆、2个县(区)无文化馆,18个乡镇有人无站,18个乡镇无免费开放经费。全市文化馆、图书馆建设面积基本不足,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狭小,设施陈旧简陋,多数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

(三)文化人才匮乏,文化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近年来,安顺市文化人才有一定的发展,但基层文化人才仍然相当匮乏,一是基层文化专业人才缺乏。二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身兼多职。三是村(社区)爱好文化活动者多,但缺少文艺专业人才和文化活动带头人、组织者。安顺市的文化队伍建设结构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隊伍发展速度也有较大差别。一方面,有些类型的队伍数量很少。另一方面,大部分业余队伍都是由中老年人组成,而青少年队伍比重相对过低,因此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四)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不良现象。一是市、县(区)图书馆得藏书量过少、图书更新过慢。二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因设施不全、缺乏活动组织者或缺少经费等原因,有效利用率不高。三是由于农村大多数的青壮年都已外出务工,留守的农村群众基本上以儿童、老人为主,导致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乡镇基层服务点、村级基层服务点的使用率普遍不高。四是乡镇综合文化站时有被借占现象,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四、推进安顺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是支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未建成或未达标的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等进行新建或改扩建。二是支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村覆盖。三是支持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扶持地方文艺院团发展,扶持地方文艺走出去,甚至出国交流。五是帮助培训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一批长期活跃在基层、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优秀群众文化团队。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设计研究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